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几次,怕是山大王还在,手下哪里还有喽啰使唤,要是听说有哪家镖局被劫镖了,那八成是自己太吝啬,银子没使够。说来说去,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讲理的不讲理的,怎么也得讲个人情世故。只不过说到底,这都是底层的江湖,真正的大侠如何会管这些俗事,那等高手,动辄一剑平山川,一刀断江河,再来说这些事情,便是毫无意义了。” 胡伯点头道:“是这个理。” 火堆渐渐熄灭,汉子们续离去,几乎都回到营帐里休息,火堆旁便只剩下胡伯和叶如晦两人。 叶如晦借着火堆残存的光线,看着已经是满头华的老管家,忽然缓缓开口说道:“前辈既然有这般修为,早前山贼出没,为何不出手?” 胡伯一怔,随即释然,轻声道:“老朽年迈,年轻时候的武力剩不下几分了,那批山贼确实无用,只是老朽事事都要以夫人小姐的安全为重,实在不好轻易暴露。” 叶如晦低声道:“忍心见死不救?” 胡伯苦涩一笑,“都是把命交到老爷手上的,生死早就不属于自己了,今天老朽不出手救下他们,过些时日也自然没人出手救我,江湖真不是想的那么美好,无奈大抵是要多过潇洒的。” 叶如晦不再说话,起身离开,只剩下胡伯在身后幽幽一叹。 借着月光,叶如晦在一颗大树前停下,盘坐在大树之前,背靠大树,叶如晦缓缓闭眼。 白日里,他未出现时,那批山贼和这批护卫只能算是实力相当,只是山贼人数占优,因此占得上风,并且杀了好几位护卫,那老管家明明有第三境的修为,却硬是没出手,眼睁睁看着这些人死。所以说有时候叶如晦真的想不通他们的想法。 这次出门,目的地自然是东越禅宗,但期间作何路程,却都是自己打算,院长师叔走之前告诉他,若是觉得外面不错,不回陵安也是不打紧的,倒是一直没有表达看法的老师的老师好像有些不满,只是也没有说出口。而那个一直看起来不太好说话的宰辅师叔更是对此事并不知情,看样子是被陵安局势搅得脱不开身。 所幸自己并未答应华章侯的请求,不然那里有现在的悠闲时间,不过越过边境时,倒也可以去和华章侯告别,算算时间,此刻华章侯怕是应该在陵安启程了。吴州出利刃,倒是大楚上下都知道的,不过此行吴州的叶如晦倒也不是想觅得一柄趁手的兵器,只是想着去东越之前好好看看大楚风光,对武道也有裨益。 想着想着,叶如晦思绪便渐渐偏远,木然一惊,却是想起了那个叫叶姜的女子,叶如晦低声笑道:“如玉,” 随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本章完)
第178章 岁月如山风
(复更了) 叶如晦独自靠在树下,仔细在脑海里琢磨着那本刀谱上的精妙招式,倒也不担心同行的那批汉子和老管家,不过真说起来,要担心也是那几位担心叶如晦。 江湖上虽说是一样米养百样人,但主流还是用剑的和用刀的占了大部分,因此江湖有剑林和刀林之称,可为何没有枪林,鞭林之说,归结起来,无非是用剑的用刀的占了大部分,当年诗仙李青莲有诗说世间剑士千百万,虽说有些夸大的成分,但足以说明剑士在江湖中的数量。刀客能够抗衡剑士,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汤槐安作为这江湖上为数不多的刀道宗师,不论修为,单论对于刀道的领悟,丝毫不弱于楼知寒,而叶如晦怀中这本《河满》,既然是汤槐安毕生对于刀道的感悟,自然不必多说就知道有多珍贵。 叶如晦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在远处的胡伯,朝他微微点头,胡伯才慢慢走过来,走到叶如晦身前,坐下之后,胡伯递给叶如晦一个水囊,才微笑开口道:“先前与公子说了这么多倒让老朽没了睡意,这些年心里的话真的想找个人说上一说,要是到了明日,公子离去,自然也就没人喽,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趁公子还在,和公子说上一说,只是没有打扰到公子?” 把水囊放在鼻子前轻轻一闻,果不其然是酒,叶如晦喝了一口,抹了抹嘴,笑道:“有酒便是一切都好说。” 胡伯点点头,低声道:“老朽年轻时候,也就是如公子这般年纪的时候,自然没有公子风姿,但也是想的仗剑天涯,一剑斩尽不平事。只是修为不足,又好出头,有次在街上看见富家公子强抢良家妇女,出手制止以后,不过第二日便被城外被那公子所雇好手一顿海扁,不过好在那位公子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倒也没有伤及老朽性命,不过倒是让老朽看清楚了这江湖的本来面目,日后再遇见这类事情,倒也只好绕路而行。而立之年之后,便在一家镖局做镖师,公子先前讲得那些江湖规矩,其他人不明白,老朽倒是看的真真的,不过好景不长,有次走镖对方不讲规矩,便只能动手,也是技不如人,被人击伤了肺腑,从那个时候便落下了病根,一直医治不好,镖局东家也就给了几十两银子,让老朽走人了。老朽也明白,理解东家的苦衷,后来便是入夫人府中为奴,反正这江湖也走了看了,自然不去想其他了,就这样度过余生也好。不过在这吴州待了这些年之后,年纪越大,便是越是想回家了,老朽的家乡也是江南水乡,美得很。” 叶如晦点点头道:“倒是上了年纪都想落叶归根,只是都不容易。” 胡伯转而看了一眼叶如晦,倒是感觉颇为轻松,他也算是老江湖了,什么样的人没有看见过,有些世家子弟看似温和可亲,实则心里比谁都毒,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倒是心地不错,只是太过于依赖家族,显得不是那么干练,倒是看似出身不怎么骇人的叶如晦,言谈举止间所表露出来的是真真切切使人感到亲切。行走江湖不就还是交朋友么,叶如晦怎么说就是这最好的人选。 胡伯问道:“公子这趟出门是为了什么,该不会是随便走走?” 叶如晦笑了笑,“家里长辈其实安排了路子,说是想当官,怎么也弄个县令的官帽子来戴戴,想参军边军也是能去的,只是我对这些没兴趣,这么趁着长辈们还没定下来,先出来走走,怎么也看看这大好河山。只是也不单是走走,最后还是有事的。” 胡伯哈哈一笑,“倒是年轻,还可以闯荡闯荡,我看公子修为不错,再过十几年,怎么也是个武道宗师,只不过以后还是得归家的,不然家里那些东西,你不去拿,怕就是要给别人了。” 叶如晦摇摇头,“家里还有长辈倒不是这样以为,他倒是觉得人活的自在些好,在世的时候常教导我要顺心意,不过就是去世的早,不然晚辈何以至此。” 胡伯没有接话,交浅言深本就是行走江湖的大忌,叶如晦不去挑明,他自然不好开口问。 抬头看了看天色,胡伯叹了口气道:“倒是想和公子多聊聊,倒是看这天色,怎么都不敢再打扰公子休息了,只是最后老朽还是有两句话要说说。” 叶如晦低声道:“洗耳恭听。” 胡伯正色道:“江湖打打杀杀很正常,只是要说比起来庙堂,那自然是要差远了。不过在这吴州,最不能惹的便是边军了,公子若是家世不凡,便当老朽没说,不过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一点的好。至于这最后一点,便是这世间女子最是惹不得,不管有理没理,女子都是不讲理的。” 叶如晦沉声道:“如晦记住了。” 胡伯点点头,转身离开。 而叶如晦重新靠在大树上,摇了摇手里的酒囊,借着月光,把怀里的那本《河满》拿出来,吐出了一口浊气,仔细对上面的招式进行拆解。 说是一本刀谱,但其实里面大多是汤槐安对于刀道的感悟,真正的招式实在不多,但每一式都异常精妙,就像汤槐安的挑帘式。 摇摇头,叶如晦叹道:“倒是事倍功半了。” (本章完)
第179章 提酒的学生
(共六千字,两章一起了。安) 吴州城的城墙不算高大,甚至因为修建的时日太长了,城墙显得异常斑驳。 作为一座边塞重城来说,吴州城太过简陋,这在王朝的历史里,几乎是没有过的事情,不过这一切的其实也不难理解。 作为王朝最为鸡肋的边城,吴州所邻的是东越,而东越世代与大楚交好,双方已然近半百年没有生过战争,而最近一次摩擦,双方也仅仅是象征性的对峙片刻便理智收兵,并未影响到两国关系。 兴许是快要临近吴州城内,护卫们显得很惬意,叶如晦骑着马跟在胡伯身后,仔细打量这里不同于陵安的风光。年纪最大的胡伯兴致勃勃。 “这吴州城,看起来是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