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楚-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一块冷冰冰的东西,也顾不得看,少年转身就跑,在人群中,只是瞬间便不见身影。    小道士苦着脸依稀看着那道背影,无奈道:“我的。”    低头看了看胸前的那块污渍,紧了紧身后的剑,小道士缓缓入城。    而那个偷拿了小道士东西的少年,入城之后,连着穿过几条熟悉的巷弄,才终于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停下喘气,等确定没有人追上来之后,才有空端详手里拿的东西。    只是等他真的静下心来看清楚手里的东西之后,片刻之后便暴跳如雷,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本以为自己手中最差也是块银锭子的少年在现手里的东西竟是半块红薯之后,换做谁也不可能坦然面对。    木了半天,可算是接受这无比惨淡现实的少年哀叹一生,紧了紧身上满是补丁的衣袍,随意将这块红薯扔在街角,心里想着该怎么去面对卧床的老母亲的少年浑然不觉有个小道士早到了他身后。    小道士捡起那半块满是灰尘的红薯,不满开口说道:“不喜欢吃你拿它干嘛?”    那少年闻声转身,看到这这个小道士,惊骇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小道士不说话,倒是身后那柄长剑忽然出鞘,在小道士身旁盘桓,小道士摸了摸剑身,才说道:“不思尘带我来的。”    被这副场景惊骇到无以复加的少年,痴痴望着这副分明是神仙手段的场景,想着小时候去偷听街上说书先生说书,说书先生讲的能够御剑千里的剑仙不就是眼前这个看似年岁不大的小道士么?    小道士也就是从青城山下来的思尘,其实论剑道修为还远远达不到御剑的深厚气机,只是古剑不思尘毕竟是灵剑,而且是主动认思尘为主,也就不用耗费多少心神便能够轻松牵引不思尘御空了。    那少年缓过神来,忽然跪在思尘面前,磕头道歉:“神仙大老爷,是小的错了不该偷神仙大老爷的东西的,神仙大老爷大人有大量放过小的。”    声音凄切,脑门不停的磕在青石板上,很快便出现了一滩血迹,这弄的思尘哭笑不得,思尘耐着性子劝了好几句,也没能劝起这个跪在地上的少年。    毕竟是少年心性,思尘有些不耐烦,索性不再劝,反倒是自己离开。    思尘继续前行,他这次来陵安,是因为师傅说师叔会来陵安会入皇宫,入皇宫之前,思尘有一句师傅说该告诉师叔的话要告诉他。    至于在师叔来陵安之前,他的住处是一栋叫“相思难”的小楼,据自己的那个师傅说,这栋楼是师叔在陵安的家,里面有个女子自己可以叫姨。    只是师傅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思尘不明白的问了一句,师叔有家么?    而师傅站在问剑坪,看着远处的风景,自言自语说了很多,思尘只是隐约听见几句,师叔是没有家的。所以当思尘抬起头说剑阁不是师叔的家么的时候,师傅更是颓然摆手。    走出小巷,面对这偌大的陵安,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行人,思尘一下有些犯难,漫无目的的走了一会儿,思尘穿过一处小巷来到一处庭院之前。    正犯难的思尘看见一个从庭院旁过的老人,急忙上前喊道:“老伯。”    那看起来气色红润的老人缓缓站立,转过头看着这个负剑的小道士。    思尘开口问道:“老伯,你知道相思难在哪么?”    那老人生出笑意,看着这个负剑的小道士,轻轻问道:“青城山来的?”    思尘惊愕道:“老伯你怎么知道,好多人都说我是个小道士,其实我是个剑客。”    老人指了指思尘的衣衫,解释道:“青城剑阁的剑衫,书上写的有。”    思尘低头看了看身上的剑衫,再次问道:“那老伯,你知道相思难在哪里么?”    老人平静摇头,莫名看这个负剑的小剑士有些欣喜,指了指身后的那处庭院,轻轻开口说道:“那里有整个陵安最厉害的读书人,他们或许知道。”    思尘开怀道:“那太好了,那我去问他们。”    只是才踏出一步,思尘又苦着脸说道:“师傅说不能随便进别人家门的。”    老人摇摇头,听着里面传来的书声,笑道:“我带你进去。”    思尘看了看这个祥和的老人,点点头。    “那老伯,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书院。”    “哦,就是那个和咱们剑阁一样厉害的书院么?”    “不是,那个书院在南边。”    “那这里是那个读书的书院?”    “嗯。”    “那老伯你是这里的教习么?”    “我是这里的院长。”    “哦,那老伯你这么厉害都不知道相思难在哪里,里面有人知道么?”    “里面还有人比我更厉害。”    “哦。”    院长大人停下脚步,看了看身后的思尘,不知道为何有股自内心的欢喜。    (本章完)


第162章 难在己外
  宰辅大人自从下定决心要施行新政以来,每日除了睡觉几乎都在疏谏阁内,不曾在其他地方看见过宰辅大人的身影,初时皇帝陛下还来看过几次,也劝宰辅大人不要过于劳累,只是以宰辅大人的性子,多半是把皇帝陛下的话当成耳旁风了。    来过几次的皇帝陛下见劝不动宰辅大人,也就不再劝了,就让宰辅大人一个人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了。    期间,宰辅大人不仅在翰林院借过几本关于前朝法制的书籍,还曾经到书院藏书阁里去翻看了数本相关的书,除此之外,便当真是几乎没有离开过疏谏阁了。    刑部尚书白与书是往疏谏阁跑的最勤的那一批人之一,每天宰辅大人才到不久,第二个一定是白与书。而越和这位当朝第一人的宰辅大人共事越久,白与书越是钦佩这个权柄已是满朝上下找不出来第二个的老人。    不说其他,单是宰辅大人这份认真劲便足以让太多人叹服。    宰辅大人正在翻阅一本关于前朝法制的书籍,看得津津有味,倒是放下手里的工作暂时不做,显然是对这本书十分感兴趣。坐在对面的白与书偷瞄了一眼,现油黄色书皮上有行小字,白与书视力不好,看不清楚。倒是这行小字之上的两个大字看得十分清楚。    书名论法,是前朝史官李可法的绝笔作,这名史官因为在朝堂之上替友人开脱,被盛怒的汉朝皇帝打入死牢,在狱中十年方才完成这本著作。不过虽说是心怀不满,李可法在动笔之时也并未存了什么其他心思,因此这本书的内容大多不是杜撰,皆是大汉朝实实在在的事实。只是在完成这本著作的时候,其友人被查明是的的确确是有罪的,这使得李可法感觉无颜面对世人,遂在死牢里上吊自杀,消息传到皇宫中,大汉皇帝亲自给这本书命名为:论法。    取的是“世人情论,自已法度”之意。    白与书眼见天色已然不早,但宰辅大人仍旧没有抬头的打算,不由得轻轻拍了拍桌面,本来按理来说,宰辅大人日夜劳累,此时看书放松也无伤大雅,只是这些天一直跟着宰辅大人一起的白与书,已经把宰辅大人的秉性了解的七七八八,知道要是没有叫他,等会怕是又少不得被数落几句。    白与书不怕数落,只是每每看见这个老人露出懊恼的神色,他都会于心不安,这个其实放在其他地方怕是早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还在为王朝这今后的走向劳心劳力,白与书实在不忍心让他伤心。自他进疏谏阁与宰辅大人一起共事以来,满朝风声不断,大多说他傍上宰辅大人这颗参天大树之后,以后仕途倒是不用担心了。他不忌讳这些说法,旁人的看法也不全对,宰辅大人能够变法成功,那自然能够让他在今后的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若是失败呢?后果自然要大的多。    前朝想要变法的人也不在少数,拿最近的来说,下场如何,不也是被车裂么?    难怪古大学士有句话流传世间,叫“变法之难,无异于登天。”,以前白与书不懂,现在可算是深有体会。    宰辅大人放下手中的书,歉意一笑,轻声笑道:“倒是老夫耽搁时间了。”    白与书摆摆手,笑道:“打扰宰辅大人看书的雅致,倒是下官的错了。”    看了看窗外天色,宰辅大人难得伸了个懒腰,这才缓缓说道:“白与书,你别学老夫,莫因为看书耽误了正事。”    第一次听到有如此说法的白与书哭笑不得,无奈说道:“宰辅大人日夜操劳,倒是该好生歇息歇息才是。”    向来不拘泥于小节的宰辅大人打趣道:“老夫怕是身体比你白与书要好的多啊。”    白与书这些天渐渐有些摸清楚了宰辅大人的性子,倒是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和宰辅大人开玩笑,只是转移话题道:“宰辅大人,新政细微已十之七八,为何不先行施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