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之九品芝麻官(大秦)-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如那几个同伴的神色马上变得恭敬起来,炼丹师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职业,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十分的稀少,而每一个修真者修炼的时候,都离不开丹药,这就决定了炼丹师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受尊敬的群体。

    像姬佑君为什么会那么倨傲,说话从来不给人留情面,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单单是因为他是姬煜川的唯一弟子,同时也是因为他也有成为一个出色的炼丹师的潜质。

    定如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秦大人,请你务必再慎重考虑一下贫尼往日的提议,你真的不适合留在世俗中当官,而是应该离开尘世,全力修炼。相信有我们僧录司的全力支持,你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内,取得长足的发展,将来以至有可能和姬大师齐名。”

    秦之初笑了笑,“感谢定如你的再次邀请,可是我不会为加入僧录司,而舍弃我的官位的。

    我在宁清县做了几个月的父母官,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们盼着能够有一位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官员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只需这样,他们才能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

    秦某不才,不敢说清正廉明,一心为民,但是我自问做事还是能够让老百姓认同的。我如果离开宁清县,那么宁清县十三万百姓就有可能重新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秦某于心不忍呢。”

    定如叹了口气,她从来没有见过像秦之初这样贪恋红尘的修炼之人,她以前不是没有见过在尘俗中大富大贵的人,可是当他们得知有机会修炼,得道成仙,得法成佛,谁不是二话不说,丢掉所有的荣华富贵,一心修炼。恰恰这秦之初就是个例外,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秦大人,你这样的选择,实在是让人惋惜。唉,这样吧,贫尼回头把你的情况,向都纲**师反映一下,看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定如最后还是不忍心秦之初埋没在炼丹制药方面的才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帮秦之初一次。当然,帮秦之初也是帮她自己,如果能够把秦之初这样的炼丹大才引荐到僧录司中,她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了。

    (去读读

正文 第311章 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

    第311章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

    第311章儿臣已经有了意中人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

    定如的意思是想请秦之初到僧录司到京城的分舵,也就是京城的僧纲司,去一趟,不过秦之初却没有同意,他现在可是背负着顺德帝让他尽快离开京城的圣旨,他既然要在大周朝做官,那么不能抗旨不遵,就得成为他的底线之一。

    定如也知道秦之初与她不同,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人在官场,也是一样。定如只好跟秦之初约定回头到宁清县去找他,便和他分开了。

    通过这次跟定如的接触,秦之初大致摸清楚了僧录司的组织结构,定如在这一细节上,倒是有一说一,并没有瞒他。据定如所讲,僧录司的总舵设在蓬莱岛上,然后在两京二十三行省五个都指挥司设置有僧纲司,在各府又设置有更低一层的分舵僧正司,在各府下辖的县中,择选重要的几个,设僧会司。

    其中僧纲司的首领叫做都纲**师,副手叫做副都纲**师。僧正司的首领叫僧正**师,僧会司的首领叫做僧会法师。

    道录司的组织结构跟僧录司差不多,只不过是分舵的名称以及首领的职务名称有些细微的差别。

    这样的组织结构很类似于大周的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关系。不过,在僧录司中,正印**师有着比皇帝还要高的绝对权威,总舵对各分舵的控制也相当的严苛、有效,不像世俗中的官府,朝廷对地方各级政fu的控制日渐衰弱。

    如果赶在太祖皇帝时期,像成亲王、肃清王和北疆王、安南王这样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借他们十个八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有谋反之心,别的不说,光他们想离开京城,前往封地,都不可能顺利完成,地方各级官府会拼了命的阻止他们。

    而现在,朝廷只能期盼着地方各级官府不要和四王勾结在一起,他们就烧高香了。

    和定如分开之后,秦之初没有在京城继续逗留,便慢慢地离开了京城。刚从京城的南大门出来,他就跳到了飞舟之上,取直线,朝着豫北府飞去。

    他先回了一趟老家,给父母请了安,问了好之后,隔天一大早,就离开了家,直奔宁清县。在家的时候,在飞行的路上,他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不断地琢磨着雷系法术的精髓。

    就在秦之初离开京城之后不久,京城有头有脸的王公大臣、一品大员等,凡是觉得自己有点面子的,全都不约而同地派出去了求亲队伍,前往太子府求亲。

    智屏郡主晋升金丹期,成了大周修真界数得着的顶尖人物,这个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智屏郡主返回京城的时候,就传遍了京城高官贵族的府邸。只是那时,顺德帝病危,谁也不敢去触皇室的霉头,去向智屏郡主求亲。

    如今,顺德帝神奇病愈,京里面的王公大臣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都忘记了挂在智屏郡主身上“克夫郡主”的名号,都想着要把智屏郡主变成自己的儿媳、孙媳,哪怕智屏郡主“克夫”的能力仍在,但是只需能够换回来一个金丹期的郡主,死一个儿子或者孙子又算什么。

    一连数天,太子府上就迎来了不少求亲使者,以至还有大周的属国派出的求亲使,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只需太子同意让智屏郡主下嫁给他们的儿子或者孙子,那么他们就会全力支持太子登上皇位,坐拥大周江山。

    这一次顺德帝病危,让太子看到了自己的短处,虽贵为国之储君,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那些手握实权的王公大臣几乎都选择了观望,尤其是大国公,竟然没有一个主动表态支持他的。

    太子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楚、齐、燕、赵、韩、魏等大国公乃是太祖皇帝敕封的世袭罔替的国公,只需这天下还姓姬,还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做皇帝,那么他们的地位就不会遭到动摇。

    而他们就算是明确表态支持太子,等到太子登基为帝之后,他们也不会多获得多少好处,反过来,不明确表态,太子登基为帝,也无法奈何得了他们。

    京里的王公大臣纷纷上门提亲,让太子心动不已,他很想答应下来,他是智屏郡主的生身父亲,在大周,男女的婚事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需当爹娘的点了头,婚事就**不离十了。可是太子却没敢这么做。

    太子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不同与其他的儿女,打小做事,就自己拿主意,等到她成功修炼之后,他们的位置就经常颠倒过来,常常是智屏郡主以保护者的姿势出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尤其是这次,智屏郡主从东海归来之后,更是她力挽狂澜,将父皇救活。

    太子琢磨来琢磨去,又跟太子妃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听一听智屏郡主的意见。智屏郡主是太子所有的子女中,唯逐个个在外**开府的一个。好在太子府和郡主府离得不是很远,快马跑一个来回,也就是一盏茶的工夫。

    太子遣了自己的贴身太监去郡主府请智屏郡主,智屏郡主不肯过来。太子无奈,只好请太子妃亲身去一趟郡主府,母女俩拉拉家常,顺便提提智屏郡主的婚事。

    太子妃把情况跟智屏郡主一说,智屏郡主就不耐烦地说道:“母妃,儿臣的婚事,由儿臣自己做主,你们就不要操心了。”

    太子妃忙道:“智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说你是仙师,可是也不能一生孤单呀。

    别看母妃没有那个福气成为一名仙师,可是母妃也知道不少和仙师有关的事情,很多仙师都是有道侣的。作为一个女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比男人艰难一些,如果能够寻一个强力的依靠,就会轻松很多。

    这次到太子府提亲的王公大臣,除了那些想趁机捡便宜的之外,还有一些也是替他们家族的资深仙师提亲,其中有好几个都是心动期大完美境地,距离金丹期只有一小步,你要是能答应下来,不但你多了一个随时能够凝结金丹的道侣,你父王也多了一个强援呀。”

    智屏郡主蹙着黛眉,“母妃,照你这么说,要是不顾忌名声的话,是不是准备把女儿许配给十个八个随时都能凝结金丹的男人呀?好为父王多找几个强援呀?”

    太子妃讪讪一笑,“看你说的,你父王还有母妃怎么可能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