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地仙的徒弟,这成绩也难以让人理解,按照科举规矩,参加乡试的人不能超过一百八十岁,参加会试的人不能超过三百六十岁,我不信这人能在短短的一百八十年内,竟然修成了元婴!你说这有可能吗?”
“是啊,科举为国选秀,拣选的都是年轻人,过了岁数就不能参加考试。这位姓桑的,功力到了什么境界?怎么在啸音这一项,超出我们这么多?”
“不会是他作弊了吧?难道说,他携带了放大音声的法器?”
“或者说,这人是妖兽变化成人形,因此才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啸音?”
“这件事有古怪,我们应该要一个说法。”
一时间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议论个不停。
然而,贡院始终没有人出来解释。
此时,桑子明已经看完了榜单,早早的回旅店修炼去了。
对于这个成绩,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诧异。他原本不想这么高调,可是除了凑巧学会龙吟之声外,他也不会别的啸音之法啊!再者说,这门啸音完全是他自学来的,并没有投机取巧,是他个人实力的表现,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说得过去,唯一的麻烦是,如何解释啸音传承的来源?
龙吟之声,属于秘传心法,一般人是得不到的。
难道说,又要用神仙托梦的方法来推脱?
好在暂时也没有考官过来询问,他也就得过且过了。
第二天早上,田刚蒙蒙亮,一千五百名考生,都已经来到贡院门口。
辰时,贡院的大门敞开了,所有人接受检查,走进大院内,准备进行仙文考试。
贡院正中,有一个气势宏伟的殿宇,门楣上写着“仙文殿”三个字。
这座宫殿又高又大,足有五十丈长,三十丈宽,足以容纳两千名考生。
这种仙文测试,也不怕考生之间相互抄袭,因为就算别人写的仙文拜在面前,如果功力不到,也没办法模仿出来,空有其型而无其实,得不到天道认可,那是没有用的。
大殿的边上,点了一圈明亮的蜡烛。顶上还有一颗颗的萤石,照得殿内十分明亮。
正前方有一个香案,香案的后面有几个雕像,分别是三官大帝尧舜禹,至圣先师孔子,仙文集大成者仓颉祖师,还有一位新近崛起于仙界的春秋老仙。
这些人都是仙帝,分身影像无处不在,这些雕像就像他们的分身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黄昏界的天道。
因此之故,这场考试等于在几位仙帝的眼皮子底下举行,孰优孰劣,很快就能出结果,也没有人敢在这种坏境下作弊。
曾经有人试着抄写别人的文章,然而只要有十五个字以上的雷同排列,抄袭的人就会当堂晕倒,然后被监考官扔出大殿,不但今科的成绩没有了,连以后参加乡试的资格也被剥夺了。
桑子明静静的坐着,抬头看着大殿横梁上极其复杂的符文,心里感受着仙文殿的神秘之处。
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慢,整个身心融合到大殿的空间里。
他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座大殿庄严肃穆,似乎承载了数万年的文韵和传承。
他隐约看见,一道道七彩的法则丝线,交织在大殿之内,还看见这些丝线的源头,似乎出自前面香案后的六位仙帝,其中三官大帝尧舜禹的身上光彩有些暗淡,仓颉祖师身上的光彩较强一些,至圣先师孔子身上的光彩更强了,而最强的光源竟然来自看似年轻的春秋老仙。
他心里感到惊异,不知道春秋老仙年纪轻轻,为何会有老仙之名?老仙身上的光彩,为何这样醒目呢?难道说,他的分身真的抵达此处了吗?
正在桑子明感到惊讶的时候,忽然有一位考官,拿着一块白板,出现在大殿之中,上面写着考试的题目“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这句话出自《中庸》,原话是: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意思是说: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外表平淡而内具意味,外表简朴而内含文采,外表温和而内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知道教化别人是从自己做起,知道细微之处影响全局。这是历来公认的为人之道的至高境界。
桑子明拿出了青狼笔和琅玡砚,一面磨墨,一面构思文章。
他虽然实力很强,但也能猜测得到,这些考生中有不少厉害的人物,至少有人具备了考中进士的实力,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三千六百个仙文,而且能写出“大成”境界的文章。
桑子明如果不留余力,写出一篇圆满境界的文章大有希望,但如果放水太多,也有可能会落榜。
因为他跟别人不同,学习仙文的时间太短了。
他掌握的仙文参差不齐,截至目前为止,大约有四百个入道级别的仙文,一千五百个圆满境界的仙文,剩下的还在大成和小成之间。
以他的功力,如果去写入道级别的仙文,还是有些吃力的,所以他拿出青狼笔和琅玡砚,至少能让自己节省几分力气。
趁着磨墨的功夫,他转头看了看周围的考生,发现使用好笔好砚好墨的大有人在,并非只有他一个人。
这里毕竟是南都,家境富足的人很多。即便自己家没有好笔好砚,也可以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用一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也算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了。
第176章 丹青灵雾
桑子明慢慢的研磨松墨,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他才开始落笔。
这场考试要不眠不休的持续三天,所以他一点儿都不着急。
他先在草纸上书写普通的文字,大约花了一个时辰,写出一篇四百字的文章,然后慢慢修改,仔细推敲。
正因为他学过的仙文参差不齐,有的境界高,有的境界低,所以他才要反复琢磨,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文字。
一直到了午时,他才开始在符纸上书写真正的仙文。
他并没有压制自己的实力,因为陆九龄告诉他,科考是一条捷径,最好不要留一手,如果能写出花团锦簇的文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收获,但是联想到考秀才的时候,他因为中了案首,所以有机会进入琅琊祠,而且得到一枚灵枣,由此可以想象,如果这一次能在乡试时考中案首,获得的好处只会更大。
桑子明安定心神,慢慢的写着,他胸中的浩然正气,一点点发散出来,沿着手臂进入青狼笔下,形成一个个饱满圆润的仙文。
他一口气写了二十个仙文,其中有七个入道,十三个圆满,形成两个完整的句子。
这二十个仙文,就像二十个有生命的虫子,在符纸上轻轻颤抖,字迹忽隐忽现,颜色也在不停的变化,从纯黑变成淡淡的青色。
黑墨落在符纸上,吸收灵气之后转化为青色,这是只有在大贤笔下才能出现的事!如果境界再高一点,还可以转为红色,那就是能代表地仙实力的颜色了。
古人说,“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圣贤惑焉。”“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桑子明写出的仙文能变成青色,这在整个大殿之中是头一份。
随后不到盏茶功夫,便有一股淡淡的白雾,从窗外飘进来,显示笼罩了符纸,进而笼罩了青狼笔和他的手臂,渐渐的连他的身子都包裹进去!
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他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字,也曾见到一丝丝灵气从空中落下,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浓厚,也不会将他的全身包裹进去,往往只是覆盖住符纸就完了。
桑子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精神抖擞,浑身充满了灵力。
所以他再一次深深的吸气,然后源源不断的写下去。
他写的并不快,每一笔都一丝不苟,符纸上的仙文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圆满和入道进别的仙文,那些不太熟悉的仙文都被他尽量替换了。
渐渐的,他的身体周围白雾缭绕,只有符纸上的仙文,发出闪闪的金光。
这一幕落在周围人的眼里,禁不住露出震惊的神色。如果不是在考场上,他们肯定会惊讶的叫起来。
如此景象,也落在监考官的眼中,让他们惊诧莫名。
在这仙文馆中,负责监考的人,足有五十位修士,其中功力最高的乃是步虚巅峰的钟铁水,然后是步虚中阶的钱忠林,还有五六位元婴真君,剩下的都是金丹真人。
钟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