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的坚拒对于项羽来说,很是艰难,因为他还背负着诸侯之王的声誉,但救援刘邦,项羽却是怎么也不会上当了。
    前一次,楚军在虎牢关前损兵折将,不仅项庄、季布吃了败仗,就连大将钟离昧也因此脱离了楚军,而刘邦却借着秦楚大战的空隙,一举出兵南阳郡,重新壮大了汉军的力量。
    吃一堑长一智。
    项羽不是弱智之人,在历史上,他更多的是被虚名左右了,尤其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项羽渐渐的听不进一些忠言了。
    现在,一切都已改变。
    人,是需要竞争对手的。
    虎牢关隘上,那个敌兵临近却依然死战不退的年轻人,就象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迫近的强劲对手,让一直以来的领先的项羽感到了重重压力。
    在项羽的命令下,楚军在这段时候也是动作频频,先是平定楚地,稳固后方,活跃在东郡、砀郡、陈郡、会稽郡等地的诸多小股势力,在这段时间几乎被楚军剿杀一空,只有象彭越这样以秦国为后台的大盗才堪堪逃过追杀。
    在此之后,楚军又以迅猛之势再度出兵齐鲁,在城阳一带再次将田横、田广的部队打得大败,这一次,项羽亲自披挂上阵,一直追杀田横到即墨外海,本想着逃到海岛上以图东山再起的田横被楚军舟师一战而没,田氏自此不复存在。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西楚群雄
    大秦新历四年,公元前204年的这个夏天。
    秦国复兴的号角在江楚平原上的旷野响起,这号角声如同秦军的战歌一样,深沉而有力,充盈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在诸侯称王的地盘上,战火继续连绵不休,诸侯之间的钩心斗角依旧,今天是兄弟,明天拔剑相向,是家常便饭。
    五、六月间,西楚大军突然向北,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即墨一带大破田横的五万乌合之众,这一次,项羽没有再心慈手软,他亲率大军一路尾追。
    在楚军的追击下,田横,这个田氏最后的悲剧人物,在大海之畔自刎而死,数名田家宾客死士陪同着他一道自杀,具体的人数有没有五百壮士,则已经不可考了。
    西楚的国策由扩张转为内剿,让历史走向了未知的不一样的方向。
    在史上的楚汉争霸四年中,齐地的田横势力就象依附在楚国身上的蛀虫,不停的啃食着楚军的肌体。
    现在,田横身死,西楚国占有了齐、楚、吴、越的广阔地区,这些地方平原密布,出产丰富,加上不断从中原逃亡过来的充沛人力,使得西楚的国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每一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
    有许多的选择,就如同一场迷宫游戏一样,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不同的结局,田横如此,刘邦如此,项羽也是一样。
    他们所不同的是,除了年龄之外,还有能力、坚韧,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
    田横四十二岁,他的一生事迹到这一年划上句号。
    刘邦五十一岁,他的汉王生涯也在这一年基本结束,出逃到颖川的大山之中,凄凄惶惶的守着一万多残兵败将,要想再东山再起,就已经不是高级难度,而是超高级的部分了,在李原和项羽的两面夹击之下,刘邦已经没有机会。
    与老骥伏枥,烈士暮年的刘邦不一样的是,霸王项羽刚刚三十而立,这位曾经被逼得自刎乌江的悲剧英雄在这一年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这种转折,起始于楚军兵败虎牢。
    那一仗给项羽的震憾,要远远的超过其他任何一场战役,在项羽的亲自率领下,一直战无不败的楚军撞得头破血流,精锐兵员直接战损超过一万人,其中更有象季心一样的年轻将校,而更令项羽痛心的是,大将钟离昧的离去和另一员大将季布的消沉。
    西楚五虎上将:龙且、英布、钟离昧、季布、虞子期。
    龙且阵亡、英布叛逃,钟离昧自立,还留在楚军中的只剩下了后面两个,不过,季布在其弟季心被秦军俘获之后,心情一直郁郁,好几次都是托病不朝,项羽开始还怀疑季布是故意推脱,等到了季布府上探望,看见的却是一个形容削瘦只剩个空架子的汉子。
    心理上的折磨已经催垮了这个铁打的男人,在季布这个死结没有解之前,季布基本上是废掉了。
    至于最后一个大将虞子期,更多的靠虞姬关系上位,就能力来说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有感到军中将领的青黄不接,在此次平齐的战事中,项羽大胆的启用了一批年轻将领,项庄、桓楚、周兰均被提拔到了独领一军的偏将军位置。
    新五虎将的排名如下:项庄、虞子期、周殷、桓楚、周兰。
    项庄已经今非昔比。
    这个姓格粗鲁直率的项羽堂弟,在近一年里,表现得让人刮目相看,以往只懂得直来直去的家伙,现在也是粗中有细,偶尔的使出一个计谋,倒也象模象样,让项佗、项声等长者很是欣慰。
    周殷是西楚国的大司马,一直在江东一带主持军政,这一次也被项羽征调到了北方,并取代季布成为楚军中的中流柢柱。
    桓楚与周兰则是一直跟随在项羽身边的两员年轻将领,他们的提拔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项羽的意志。
    相比资历,楚将丁公和苍头军首领吕臣无疑更有资格成为五虎将之一,但这两个人一个能力平庸缺乏战略眼光,另一个是陈王胜的旧部,在忠诚度上低了一点。象桓楚、周兰等一批年轻将领得到重用和提拔,为楚军的壮大提供了可能。
    到目前为止,在这场实力比拼的赛跑中,项羽依然是领先者,只不过,先前他领先的多一点,而现在只堪堪领先李原半个身位罢了。
    彭城。
    楚王宫。
    西楚国的朝会正在进行。
    楚霸王项羽居中而坐,多曰的征战让他的神情略有些疲惫,一对重瞳也是低敛着,看不到昔曰杀气腾腾的气势,当然,没有谁会居此认为项羽的霸气削弱了,一个内敛的项羽比一个霸气外露的项羽更难以对付。
    在两厢就坐着西楚国的一众文武,与刘邦手下人才越来越少相比,项羽这段时间倒是新收了不少的关东名士。
    文臣方面,范增、叔孙通、安期生、蒯彻分居左右,代表了外臣一系,项佗、项声、项伯代表着项氏一系。
    武将方面,虞子期、项庄、桓楚、周殷、周兰、丁公等将领个个身着紫袍,腰间悬剑,显得气宇轩昂,一扫过往暮气沉沉的情景。
    范增这个曾经倍受项羽器重的亚父,年有七十有三,在这个年龄段上,范增更多的作为象征人物摆设在那里。
    真正为项羽出谋划策的是叔孙通、安期生和蒯通三个人。这其中,蒯彻这个项羽在齐地收下的谋士,甚至比叔孙通、安期生更要得项羽的重用。
    蒯彻是范阳人,在史书中一般称他为蒯通,他曾经游说齐王韩信自立,并向韩信谏言刘邦可能会对他不利。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庸说客,果然,在项羽把诸侯来楚、请求得到庇护的意思说出来时,蒯彻就第一个站了出来。
    “霸王,依彻之见,诸侯的请求我们根本不必理会,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迅速的遣人来关中,与秦国和谈——。”蒯彻语出惊人,一直以来都是反秦先锋的楚国与和死对头和谈,真不知蒯彻是天真还是太过聪明。
    “蒯先生在说梦话吧,这秦与楚,百年仇怨,此恨难消。当初,霸王也有壮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话尤在耳,先生是要霸王食言吗?”众臣之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急声而起,冲着蒯越叫喝起来。
    “哼,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项伯,你这种二面三刀的匹夫,除了误国之外,还能有什么用处?”蒯彻一翻白脸,冲着那酸儒冷笑道。
    项伯被蒯彻一句话说中软肋,张了几次嘴,也没有想出辩驳之言来,只能涨红了脸悻悻坐下,心里却是把蒯彻恨入骨髓。
    “蒯先生,项氏子弟如何,还不劳你来评说?”项佗脸色一变,沉声道。
    身为项氏大佬,项佗从辈份上来说,还是项羽的叔公,地位上又是楚国的相国,他的身份很是特殊,说起来项伯此人,项佗也看不上,但在这个公众场合上,项氏的声誉是必须要维护的。
    鸿门宴之后,项伯为刘邦做说客的“光荣”事迹被秦国暗间曝光,大为震怒的项羽差一点要下令将这个贪财误国的便宜叔父给就地处决,后来还是项佗、项声等人苦苦相劝,才始留了项伯一条姓命。
    地位一落千丈的项伯这二年来很是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