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朱由检道:“皇兄,你认为呢?”
  朱由检稍作思索,道:“皇上,臣认为靖王的话有理,不止是朝廷的祭祀,礼部,各地,乡间也都应该理清,天地,宗庙,社稷,陵寝,圣者,先贤等等,都应该有明确说法,以告天下,同时祭之。”
  朱栩颌首,转向靖王道:“这件事督政院会议商讨,上奏文昭阁,若是没有瑕疵,开廷议,颁布天下。”
  靖王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也知道,今天是说不了什么正事了,看着众人,沉色道:“大雪封路,孙阁老等商议,出海,沿三岔河北上,明日中午可到沈阳,都去休息吧,有什么事,到了沈阳再说。”
  一天一夜了,大部分都是文臣,一路颠簸,要不是为了见皇帝,估计早就撑不住了,众人也都起身遵旨,申用懋安排他们依次回房休息。
  可朱由检去没有走,一直坐在那没有动。
  朱栩好奇,看向朱由检道:“皇兄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
  朱由检这一路上也算是冷静了下来,这次朝廷平复辽东,功勋都会记在皇帝身上,明年皇帝又到了亲政的年纪,他这摄政王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不过他神色不变,看着朱栩,有些迟疑的道:“听说皇上有意调樊一蘅任甘肃巡抚,不知是真是假?”
  范景文是叶向高的学生,虽然在上次东林党清理中没有恶行,可也被勒令辞官,顺天府府丞樊一蘅顺利上位。这樊一蘅之前是襄阳知府,不论是履历还是能力都很得傅昌宗,周应秋,孙承宗,毕自严等人赞赏,在政院也表现很突出,政务能力让朱栩刮目相看。
  甘肃新设,又处偏远穷困之地,朱栩需要有能力的人稳住局势,这樊一蘅是第一人选。
  朱栩不知道朱由检打什么主意,没有隐瞒的道:“嗯,朕是有这打算。”
  朱由检道:“那顺天府府尹,皇上心中可有人选?”
  朱栩眉头动了动,隐约明白了。范景文之前是文昭阁中书舍人,是朱由检推荐,朱栩才同意他上任顺天府尹。
  这顺天府府尹,管理的是京城,乃中枢要害,往往都是皇帝心腹才能任命。
  有很好的反面例子,宋太宗之前就是宋朝国都开封府府尹,权势滔天,他哥哥宋太祖驾崩后,他顺顺利利的登基为帝,那个时候宋太祖的在世的次子已经二十五了。
  总之,这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
  朱栩现在也有些看不明白朱由检了,若有所思的道:“皇兄觉得谁合适?”
  朱由检没有犹豫,道:“臣举荐宣府巡抚陈新甲。”
  朱栩神色不动,心下了然。
  这陈新甲是万历三十六年的举人,注意,是举人,不是进士!
  崇祯二年被周应秋举荐,推选入刑部,一路做到了刑部郎中,在秦良玉整肃北方四镇的时候,又被秦良玉看重,主持了一系列外事,包括修城,督粮督饷,甚至还有监军!
  崇祯四年被孙传庭看重,派遣巡抚大小凌河,功绩斐然,得不少朝廷大臣赞赏。
  因为陈新甲不是进士出身,所以他在一举一动在朝野颇受关注,朱栩也很是留意。
  听到朱由检推荐陈新甲,朱栩不知道这陈新甲是不是朱由检的人,不过他也不在意,点头道:“既然是皇兄推荐的人,那朕准了。”
  朱由检闻言心底长长吐了口气,朱栩连这个要求都同意,那就说明还没有废除文昭阁的打算。
  不过终归还是要问个清楚明白,他谢了恩,然后才沉吟着道:“皇上明年就可亲政,关于文昭阁,不知皇上有什么打算?”
  朱栩暗笑,这才是他想问的重点了,右手拍打着膝盖,没有迟疑的道:“虽然文昭阁是依先帝遗诏而来,可皇兄这些年尽心尽力,为大明也为朕做了很多事情。朕也知道,外面有不少流言蜚语,皇兄不用当真。待明日到了沈阳,朕就传旨,让皇兄以及文昭阁阁员搬入原来的内阁,阁员也都加大学士头衔。”
  这就相当于将朱由检这个空头摄政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内阁首辅!
  依照大明规制,六部九寺,可都是需要向内阁呈报一切政务的!甚至是内阁还有极大的官吏任命权!
  虽然景阳宫未必肯将这种权力真正的下放给内阁,可这也说明,皇帝没有猜疑,也没有要废除文昭阁!
  朱由检是一个内有大志,一心的想要中兴大明的人,纵然现在皇帝平复了辽东,可大明还远说不上就兴盛了,朱由检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听着朱栩的话,朱由检深吸一口气,长身而拜道:“臣叩谢皇上,臣愿为皇上,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栩对这点从来没有怀疑,虚扶着道:“皇兄免礼,你我兄弟,皆为太祖之孙,理当勠力同心,中兴大明!”
  朱由检内心激动,不知道怎么说,只能使劲点头“嗯”了声。
  朱栩又安抚似的与朱由检说了几句,这才让朱由检去休息。
  坐在大堂内,朱栩也是长吐一口气,对于这位皇兄,他也只能暗暗说声抱歉了。
  “皇上。”孙承宗与袁可立双双进来,都是一脸忧虑之色。
  朱栩看着两人,笑道:“又怎么了?”
  两人对视一眼,袁可立道:“皇上,海水结冰,水师的船被困在岸边,没有办法出海。”
  朱栩眉头一挑,道:“然后呢?”
  孙承宗道:“皇上,现在雪并不大,马车难行,马应该还可以。”
  朱栩轻轻摇头,道:“诸位大人做了一天一夜的马车来的,还没有缓过来,禁不起颠簸了。”
  孙承宗想了想,道:“皇上,可将车轮取下,以平滑的木板在雪上,以几匹马拉动,速度应该慢不了多少,现在动身就出发,明天中午应该可以到沈阳。只是,护卫可能……”
  朱栩不在意方法,他只要是明天中午按时到达沈阳即可,大雪漫天,黄太吉也未必敢出来。
  他颌首道:“好,你准备吧。”这又是要七八个时辰了。
  孙承宗见朱栩同意了,暗松口气,抬手道:“遵旨。”
  袁可立颇为意外,没有训斥,没有怒骂,就这么同意了。
  刚刚没有休息多久的大人们,再次被叫起来,安排在一辆辆没有轮子的马车上,灯火通明的准备启程。
  广宁,西平堡方向相继升起数个大篮子,警惕的监视着四周。
  朱栩与平王,靖王,曹化淳等人坐在一个车厢内,其他人也都挤在一起,马夫打马,四匹马,拖着马车向北快速行去。
  马车内,曹化淳道:“皇上,我们先到西平堡,然后换马,过了辽河,熊大人的人就在等着,再过五十里,就能到沈阳了。”
  朱栩点头,雪并不大,可也难行,四匹马拉着也并不快,这也是孙承宗要求立刻启程的原因,晚一点都可能错过时间。
  与此同时,沈阳也在做着准备攻工作,鲍承先与孟乔芳已经在做演习,满沈阳的权贵都聚集在一起,演练着怎么迎接大明皇帝。


第492章 扶持信王
  坐在这种车厢内,比马车内更不舒服。
  不过朱栩也经历过更难受的时候,坐在那摇摇晃晃,闭目假寐。
  他边上下一点是曹化淳,厢璧左右坐的靖王与平王,平王也闭着眼,唯有靖王朱履祜一直没有办法定下心。
  好一阵子,朱履祜看向朱栩,以一种和缓的语气问道:“皇上,真的要将文昭阁移到内阁吗?”
  给朱由检换个哪个地方都可以,唯独“内阁”例外,那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没有道理进了内阁还不给权的。
  这是一种明示,皇帝要放权给信王,要扶持他了。
  朱履祜不清楚皇帝在打什么算盘,可清楚,这一不小心会有严重的后果。
  朱栩睡不着,闻言睁开眼看向靖王,笑着道:“怎么,你有什么其他看法?”
  信王,靖王,平王是目前宗室内地位、权势最高的三人,朱由检乃皇帝的亲兄弟,平王执掌宗人府,靖王的督政院涵盖了都察院全部职权,虽然眼下还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可潜藏的权势令人心惊。
  朱履祜看着朱栩,微微躬身道:“皇上,信王缺乏远见,做事又反复,臣认为,以他这种急功近利的性格,不适合主持眼下的政务。”
  朱栩没有说话,朱由检的性格他是比较了解的,大明现在正是革新的关键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稳步推进,决不能半途而废,任何一项政策的突然废止,都会令改革重挫,甚至给整体计划蒙上阴影。
  朱履祜见朱栩不接话,思忖一会儿,又道:“皇上,臣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