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方外:消失的八门-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齐:“三百多里吧,也是一百六十多公里。我们顺着水流走,在这片山地里来绕了好几个大s形。”
  叶言行:“走了这么多弯路?”
  丁齐:“这是个笨办法,也是个聪明的办法,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这里的地形,也不知道水会流向何处。崇山峻岭很不好走,这可平原走直线慢多了,而且我们还耽误了七、八天,并不是每天都是在赶路。”
  他们在路确实耽误了,因为山下雨,虽然背包里带了雨披,但在雨翻山越岭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不定脚下一滑会摔伤,甚至跌落深谷,所以白天干脆也待在宿营地练功。
  丁齐觉得很幸运,至少这一路走来谁都没生病或受伤,而且山总能找到合适的宿营地。他们第一天在山丘半坡找到的那种地方,是挑空的山崖下如一间房屋大半开放的石窟,这片山地里虽不是随处可见,但只要路走得足够远,几乎每天都能发现。
  这一带的山也有很深的山洞以及复杂的孔隙,但丁齐不会找这种地方宿营,有天下午他们倒是进了一个很大的山洞,曲曲折折走到一个很大的洞厅,随即退了出来。那里面的气味很难闻,地粪便成堆,不用抬头看,知道洞壁挂满了那种夜间活动的白翼龙。
  这里的黑夜是如此深沉,想必很多动物也是躲在洞穴,所以宿营地最好还是选择在一眼能看清楚的地方,以避开未知的危险。还好总能找到这样的地方,这不得不是幸运。
  夜间宿营的时候,丁齐于定坐也曾与这些山岩下的石窟“沟通”。山洞又不会话,怎么能与人交流呢?这用语言不太好解释,是一种感觉。
  如册门入微术,想入门要将手的东西看成是活的。而修炼方外秘法,便讲究与天地共情,哪怕不用“心灵感应”这个词,这也是种心理现象。
  当方外秘法修为到达兴神境,这种感觉更是明显。感受天地的意志,首先要感受周围环境的气息,山洞不会话,但感觉仿佛却能告诉你什么。
  这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丁齐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很久之前。如果当年真有五万太平军进入了琴高台,那么也会散落在这个方外世界不同的地方,恐怕到处都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首要的生存任务是寻找合适的宿营地,并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但天然的宿营地哪有那么好找的,成建制的军民可以快速集结,然后根据地势自己建造一些适合临时宿营的地方,如在山坡的岩层下挖出一个个这样的空间来。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平原或村庄?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村庄啊,山的人也不知平原在何处。
  今天在高坡看见的田地和村庄,应该是那些太平军残部走出崇山峻岭之后对环境进行改造的结果。而在他们来之前,平原应该也是原始丛林吧。
  像四不像这种擅于奔跑的大型食草动物,其实平原更适合它们生存,如今却只能在深山里见到,还不是因为适合开垦与居住的平原都让人类给占据了。丁齐坐在石龛与石壁共情,可能是一种感应也可能是一种猜测,他认为山这些宿营地是前人留下的。
  丁齐正在闭目沉思,又听孟蕙语问道:“一百六十公里,师父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
  丁齐睁开眼睛答了两个字:“心盘。”
  方外秘法以观身境入门,而观身境的修炼首先从“心册”开始,由“心册”到“心界”,其实借鉴的是丁齐所学的心理学技巧以及风门心盘术入手功夫。身心是一个世界,与身处的世界共情,才能去体会与感应另一个世界,然后寄托心神祭炼手之物,以突破入微境。
  景石相当于一把开门的钥匙,能够感应到方外世界之后,在平常时刻保持这种状态,将景石视做那个世界,这是寄托心神祭炼的过程。只要做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变得简单,拿着景石走进去是了。
  修炼到隐峨境,其实是锻炼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同时伴随着那妙不可言的神识出现。景石已不必拿在手,它与身心一体,是属于“我”的一部分。
  进一步修炼到兴神境,是真正的与世界共情了,相当于自我意识的延伸与再发现。方外秘法与世间流传的其他秘术不同,伴随着修炼丁齐能感觉到所谓法力的增长,但它本身并不追求什么神通法力,只为探寻与发现方外未知。
  其实每一层境界的修炼都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如观身境、如入微境,算没有突破下一层境界,也可以继续修炼下去,掌握得越来越纯熟。
  琴高台是如此之广大,丁齐眼下尚无法影响与感受整个世界的意志,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突破兴神境,也不妨碍他继续探索更高的境界。
  那么方外秘法修炼到兴神境之后,下一个境界是什么?丁齐已经给它起了个名字,还是借用江湖八大门的秘术,称之心盘境。他甚至隐约有一种感觉,在琴高台找到出去的门户,恐怕关键在于能否将兴神境修炼圆满,并突破到下一层境界。
  这二十多天的路途,丁齐其实一直在修炼,他在凝炼心盘。虽不知整个琴高台的景象,但只要走过的地方,都会在元神清晰的呈现,像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又像一幅立体的时空图景。
  等到走出崇山峻岭,丁齐才发现他们兜了这么大的圈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水流会在山拐多少个弯,他们也不能在山野漫无目的地乱闯。找一个方向走直线更是不可能,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攀援和翻越。
  这些天丁齐的速度一直不快,一方面是因为道路难行,而他还要保护好身后的三名弟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凝炼心盘。正因为元神有这样一个心盘,所以他才知道如今究竟走了多远,如此地形假如按直线距离大致是多少公里。
  方外秘法凝炼心盘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几名弟子都已修炼过入门功夫,趁此机会丁齐对他们详细讲解了一番,也算让他们对将来的修炼轨迹有个清晰的认识。
  次日天明后,他们收拾好装备背包,尽量打扮得干净整齐些,至少显得不是那么狼狈,而且精力体力都调节到最佳状态。谁也不清楚此地的原住民好不好打交道,保持最佳的状态也能防范意外,总之尽量不要引起误、避免起冲突。
  天亮不久,近处的田地里没有人,但远处的村庄里已升起了炊烟。他们从山坡往下走的时候,已能看见有人从村庄里出来了,虽看不清人形轮廓,但也能看见一个个点移动着往外走,有不少人是迎着这个方向来的。
  “师父,这里居然有向日葵,是野生的吗?”
  丁齐:“纯野生的可能性不太大,最早应该是有人带进来种的,后来在野外生长了。”
  山坡有向日葵生长,无规律的成片散落分布,像是野生的。向日葵是明代引进国的,成为一种重要油料作物,葵花籽也迅速取代了西瓜子与南瓜子的地位,成为一种最常见的休闲零食,生吃亦可,炒熟了更香。
  如果当年的太平军有人带进了葵花籽,然后在此地播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情况。这里是方外世界,可能最早有向日葵,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在山这么多天都没见过,只在接近人烟的山坡看见了,可见不是此地的原生物种。
  山坡下的平原水系纵横,田地间有明显的道路,他们找了最大的那条路,这条路有很多座桥,而且基本都是砖桥,以大块的方砖砌成。他们背着包大约走了一个时,终于和一群人在道路迎面相遇。
  丁齐正准备打招呼呢,那帮人也看见他们了,赶紧跑着冲了过来。这是想干什么?丁齐下意识地握紧了棍子,不料那些人来到身前几米远的地方,一起跪下叩首道:“恭迎几位天兄!得谕之后,我等日夜守候,终于也有天兄降临我们东大营了!”
  ;
  134、真约
  14、真约
  方外图志记载的“琴高台”,在当地原住民眼是整个世界,他们将这里称之为“天国”,这个称呼显然带着当年太平天国的影子。 但外界太平天国的历史早已模糊,甚至只是已久远难以考证的神话传,他们在这里已生息繁衍了万年。
  丁齐对三名弟子讲的那个“无忧乡”的故事,竟然得到了某种巧合式的印证。琴高台与外面的世界时间流逝速度确实不同,外面只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而已。
  丁齐等师徒四人被当地原住民称为天兄,他们来到的地方叫东大营,总共包含四个村庄,居民有七百余人,可见每个村庄的规模都不大。整个天国内共有东、西、南、北、五个大营,分布在五片适合聚居的平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