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末当土匪-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甚至还对于那些机器很有研究,特别的蒸汽机,家中财务颇丰的他,甚至在家中自造过蒸汽机,不过,最后由于没有设备和其他人才的支持,失败告终。
而当陈冬生一看到这人的履历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还是从这数千人中掏出来一个有用的人才,虽然他在专业知识上比不上东北军政府中的制造局那些专家,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是同时还是一个可以通过八股文考试得到举人身份的人。,在见识上,这样的人必然就会比那些只会研究的专家好很多。
现在在陈冬生心中的打算里,这样的人,不能让他搞研究,之余研究的工作,东北均的制造局有人,他只要做的就是,领导制造局。
毕竟,要在东北军找出来一个同时兼备洋务,和旧学的人是在是太难,现在的东北制造局还是让常子洪带着,但是,常子洪作为盛京制造局的技术型领军人物,同时兼备太多的琐事的话,会大大的影响盛京制造局的研发进度。
只要那个于康同意的话,那么陈冬生就打算把他派到盛京制造局给常子洪给当副手去。
而那八个通过了中级考试的人来到东北王府的时候,一边期待着见陈冬生,一边打量着这个前清的陪都皇宫。
这几个人中,愿意来参加考试,并且还一路过关斩将,自然是心中都愿意投效东北军政府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东北军政府和满清政府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要不人家怎么会说,中国的读书人是最没有骨气的一个群体呢!
在每一个朝代更替,新朝代建立起来的时候,最先跳起来的永远都是读书人,他们会从各个方面,不管是圣人的话还是古人的事迹中,都能找出来一个理由。那就是,旧朝代的灭亡是天意,而新朝代的建立也是天意。
都是顺从天意,符合民意。要不怎么说,他们是一群最没有骨气的群体呢,想象一下,当初宋被元灭,明被清亡的时候,虽然也有一些读书人奋起反抗。但是更多的是为这些异族人歌颂功德。直接吧他们说成了是汉人的衣食父母了。
陈冬生很赞同的一句话,那就是:“山后,无中国”
第二卷 展翅 第七十八章 盛京学院
 更新时间:2008…12…20 21:20:41 本章字数:3251
虽然心中对那些迂腐的读书人没有上面好感,但是,由于目前的形式需要,陈冬生没有必要把那些读书人都推离到对立面。
拉拢大部分,打压一小部分,是陈冬生决定的最后政策。而这一次的科举开始中,对有着前清功名的士子采取的较为松垮的态度就让他们成为了东北军政府的第一批具有功名的人群也是根据这一方面的考虑。
如果说到实处的话,陈冬生对于他们还是属于那种不屑的态度的。在陈冬生的心中,人才绝对不是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人。
他要的是能帮助东北快速的建立起一个工业化体系的人才体系。而陈冬生虽然对旧式书生的态度不太好,但是,对于人才,陈冬生还是很在意的。
早在初到盛京的时候,陈冬生就已经开始考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在锦州战事初步稳定了后,陈冬生就开始新建立了一个教育部,这个教育部中,邀请了一个在盛京有着比较大威望的学者,安晖山担任了名义上的教育部长,而这个安晖山一开始也是不愿意的,但是在陈冬生的利诱外加派遣士兵保护他的家人的时候,终于屈服在东北军士兵的枪口中,担任了东北军政府政务院下属的教育部部长一职。
而他也只是名义上的教育部长,陈冬生看重的是他在盛京读书人中地巨大威望。而教育部的实际工作则是全部按照陈冬生的指示下进行的。
在教育部成立后,立即就成立盛京学院,主要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并由陈冬生自己亲自担任第一人的校长。
首先,从盛京内的一些普通人家和商人家庭里面,招收了数百人年龄在十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是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点关于洋务之间地事情。而且进行的又是免费教育,外加发放津贴。而且,这还是半强迫型地。所以。这几百人中,他们的父母家长也是没有多大地意见。
而他们的的学习周期十六岁以上的只有一年。十六岁到十四岁的是两年,而十四岁一下的就是三年。
一年的那些只是教授一些普通的知识,他们在一年后将会到东北军下属的制造局工作,担任制造局的新鲜血液。
学习两年地这一批就是进一步学习,学成后,看情况,如果学习成绩好的话,就将继续学习下一阶段,而学习一般的话,也将进入盛京制造局工作。
而陈冬生的希望就是放在了那一批十岁到十四岁的学生上面。这些人都将接受系统地新式教育。到三年后,他们就是盛京制造局乃至东北工业发展的基础。
不过,上面说的这些学生最快的也要明年的夏天才能学成,而这个期间,东北同样地需要大量地人才。自己培养的周期太长,那么就要找现成地,而这此的科举也有这一个成分在里面。
不过,让陈冬生大出意外的是,这数千的前清举人秀才中。竟然只挑选出来八个人。实在是让陈冬生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失望透顶。
看来,人才还是要在南方等地找那些曾经流过洋的。或是在新式学院出来的人,这样才可以勉强可以成为陈冬生心目中的人才。
但是。这样的难度实在是非常的高,不说陈冬生这个土匪的头衔让无数的新式人才止步,就算是现在东北军和满清爆发的战争也让无数的人止步,毕竟,要通过清军的封锁线来到东北的话,那样就是属于背叛朝廷,会牵连家人的。
何况,在南方还有着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大佬,在那些新式人才心目中,他们的地位比起陈冬生来高的太多。所以,目前的中国大地上,基本上所有的新式人才都围在李鸿章首领的北洋集团,和其他的一些洋务领军人物的集团中,根本就没有让陈冬生插足的余地。
但是,陈冬生面对这样的形式,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他没有办法让别人否认自己以前是一个土匪头子的事实,也没有足够的大义来感动那些人。
既然没有办法拉拢外人,那只有自己培养和在东北境内挖一些堪用的人才了。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陈冬生对于那八个人的期望也很高,毕竟,这怎么说都是从数千人挑选出来的人才。
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陈冬生特地把最后的面试安排在了王府内。
而陈冬生见这些人的时候,也叫上了韩章和常子洪以及沈重阳,杨承瓒等人,为的就是让这些这个时代中的人来辨认这些人才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是陈冬生自己辨认的话,那么陈冬生会出现极大的打击,因为就连在沈重阳和韩章等人称为天纵奇才的杨承瓒在陈冬生心中也只不过是一个能理解他想法的人。
而那八个人,不用说,也比不上杨承瓒了。
而当这八个人出现在陈冬生的眼前的时候,感觉有些怪异,因为这几人的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多的,看上去最老的一个大约已经有了五十多了,而最年轻的一个看上去还是一个少年。
不过,他们的身份都一样,都是这此东北科举考试中的优胜者。这次陈冬生要见他们,并不是说要让他们分除高低来,只是为了把握他们长处,以便分配他们最合适的工作。
而这几人中间,除了那个于康,陈冬生已经知道他擅长机器制造外,其他的人在履历中都看不出来。
而那几人一见到陈冬生,全部都按照先前编排好的礼节东北军内部行礼,并没有说以前的那种人们一见到陈冬生的时候就来个三扣九拜的场面。显然,他们在事先就被人告之了。
而他们也是按照东北军内部人对陈冬生的称呼统一叫道:“军座!”
陈冬生看着这几个人,点了点头,轻声道:“恩!”
而这个时候,下面的人也被旁边的一个眼神示意,而那八个人中为首的于康站了出来,带着一种读书人独有的傲气和自信沉声道:“今科新进举人,于康。”
而于康的话一听,下面的几个人也都连续说道:“新进举人,连丰才。”
“新进举人,成天浩。”
等他们都自报名字后,陈冬生看着那个让他比较感兴趣的于康看了过去,只见这个于康长的还算高大,年龄约二十五上下,一身模仿东北军军服的紧身衣服,显示出了一种精干的态度。
而其他几人也都是身穿和于康差不多的那种衣服。这种衣服是盛京的一些裁缝铺根据东北军的军服仿制而成的,除了不能用被东北军禁用的绿色和青色外,也剔除了一些普通人穿着不适合的设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