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展开,只能被动挨打的危险。
对于苏军的狂妄,梦曦甚至建议,让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北上切断石勒喀河谷,然后集中兵力,就在石勒喀河谷聚歼东路苏军。
宋哲武也有些被苏军的轻视所激怒,不过在和陶蓉仔细进行了一番沙盘推演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原因是,苏军火力猛烈,石勒喀河谷距离边境又过近,苏军会得到航空兵的有力支持,要一次聚歼三个军十多万人的苏军,以第四路军目前的力量,把握不大。如果强行要歼灭东路苏军,即使达到战役目的,自身伤亡也是会十分巨大的,甚至可能完全是一场消耗战,这对整个保卫北蒙的战役全局会很不利。
因此,宋哲武只好更改原有作战计划,急调在温都尔汗的周耀明四十八军火速北上,在温都尔汗东北方150多公里远的石勒喀河谷的出口处阻击苏军;同时命令马法五四十六军放弃克鲁伦,西撤温都尔汗,接替四十八军的防务。
克鲁伦距离温都尔汗有250多公里,虽然一路上都是平坦的河谷,可是宋哲武的大部分卡车都去了东北,马法五要退回温都尔汗,只能靠步行。这么远的距离,至少也需要六天时间,才能赶到温都尔汗。包括此后的休整和接手防务,最快也要十天的时间。因此,宋哲武指示李文田,要求周耀明必须在石勒喀河谷出口到温都尔汗这一段的山地,阻击东路苏军10天以上的时间。
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四章抗战东线阻击
对于苏军有可能沿石勒喀河谷进攻,李文田并不是一点准备没有,在河谷的尽头驻扎有四十八军的一个旅。wWw、
东路苏军的先头部队是一个配备了大量卡车的步兵师,苏军也充分意识到石勒喀河谷出口的重要战略意义,只有控制住这个出口,苏军大部队才能走出河谷展开,否则就要被堵在河谷中,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
而先期的空军侦察报告,河谷尽头有数千中**队把守。
因此,虽然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现在正在发展恢复阶段,卡车产量不大,苏军远东特别集团军装备的卡车并不多。可他们还是集中了东路部队的几乎所有卡车,运载这个先头师沿着平坦的河谷快速来到河谷出口,目的就是要趁中**队的援军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一举攻占这个重要的出口。
周耀明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部队出发了。
虽然周耀明没有和苏军交过手,对苏军没有感性认识,可是李文田在作战会议上,反复向他们介绍了苏军的情况,目的就是让他们这些高级将领们对苏军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轻敌思想的出现。
按照周耀明了解的情况,他知道仅凭这一个旅是挡不住苏军多久的。而苏军既然不顾后方,冒险选择了走石勒喀河谷这条路,河谷出口就是他们必须要得到的战略要点。以军事常识判断,苏军一定会派遣有力部队,以最凶猛的火力猛攻出口,力图在最短的时间为苏军大部队打开通道。
因此,他的援军能否及时赶到,是决定河谷出口能否继续控制在手中的重要条件。
从温都尔汗到石勒喀河谷出口这一段都是高山峻岭,这里属于肯特山脉东侧,根本就没有什么公路,只有山区小路。这150公里的距离,如果实在平原或者是道路较好的情况下,平时十分注重长途越野训练的第四路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可是走这样崎岖的山间小路,行军速度要满许多,周耀明的四十八军全军要在短时间赶到河谷出口处是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周耀明并没有准备把全军都拉到石勒喀河谷出口,而是一路上在险要地段留下了两个师建立了数道防线。他是做好了援军无法按时赶到,河谷出口提前失守的准备的。周耀明自己则亲率两个旅前去河谷出口支援。
周耀明的谨慎,对延缓苏军进攻的脚步,保证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及时回防温都尔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果然,苏军先头师赶到河谷出口后,立刻对守军阵地展开了最为猛烈的进攻。
虽然苏军先头师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也没有携带大口径重炮,可是75mm山野炮的数量还是远超周耀明的这个旅的。而且,进攻的苏军不仅有猛烈炮火支援,还有配属东路苏军的二百多架飞机助阵,一时间炸得周耀明这个旅的阵地硝烟弥漫,山石乱飞,火光冲天。
虽然周耀明的这个旅占有有利地势,而且还预先修筑了防御阵地,可是伤亡还是很大,仅第一天就伤亡1000来人,近乎全旅的七分之一。
给这个旅造成巨大伤亡的主要是苏军的飞机。苏军的二百多架飞机,并不是一窝蜂地一次飞来轰炸扫射,而是秉承苏军空军的一贯传统,多波次不间断的对阵地进行轰炸,这让缺少高射机枪的守军穷于应付。防守部队的头上几乎就是一直有飞机在盘旋扫射,战士们一边要应对好似波浪般一波连着一波的苏军步兵的猛烈攻击,一边还要忍受苏军飞机的疯狂轰炸扫射,伤亡惊人是在所难免的。
三天后,这个旅在阵亡了两千多人后,终于没能顶住苏军的疯狂进攻,被苏军突破了主峰阵地。
由于旅部通讯连遭苏军轰炸,电台被毁,旅长在没有请示周耀明的情况下,就带着大部分都是伤员的四千多人的残部退了下来。
接应到这个旅后,周耀明的援军距离河谷出口还有四十多公里的距离,等到援军赶到出口,苏军早已站稳了脚跟,想要夺回河谷出口已经不可能了。
周耀明只好命令两个旅就地展开防御,命令这两个旅要轮番阻击后撤,交替掩护,每次必须顶住一至两天才准许后撤。
周耀明自己则带着军直属部队和这个几乎被打残的旅,随后撤至预设阻击阵地。
对于有预设阵地,仅仅阻击苏军三天就损失两千多人,被突破阵地的现实,接到东线总指挥楚溪春报告的李文田既惊讶又愤怒。
让他惊讶的是,这次苏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火力之凶猛绝非满洲里之战可比,他面临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让他愤怒的是,这个旅长不顾司令部的严令,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就敢擅自带部队后撤。大战初始,这样的恶劣先例是绝对不能开的,否则对以后抗击苏军的战斗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也可能有着致命危险的。
这个旅长必须要严惩,以儆效尤。
这个旅长原是赵凤武西北军的部属,虽然李文田也知道他的电台被炸,可是他还是狠心电告楚溪春和周耀明,把这个旅长就地正法,同时上报宋哲武,并要求通报全军。
占领了石勒喀河谷出口的苏军,并没有马上对四十八军溃退的部队进行追击,而是在河谷出口处巩固占领的阵地,防止四十八军反攻。在等待了两天,苏军后续部队到达后,苏军才再次对四十八军阻击部队展开进攻。
擅自撤守阵地的旅长被正法,这在全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第四路军虽然军纪很严,可是枪毙旅级高级军官,在第四路军军事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虽然有些军官对于此次执行军纪有些不满,认为李文田这是在借这颗脑袋来震慑全军,可是这也让各级军官们真正打起了精神,逐级严厉督战,都横下一条心,做好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准备。
四十八军的负责迟滞阻击苏军的这两个旅,利用苏军等待后续部队的这两天,抓紧时间努力构筑阵地。鉴于苏军炮击和轰炸猛烈,都挖了大量的防炮洞。因此,虽然苏军的炮击和轰炸更加猛烈,部队伤亡也很大,可也硬是咬牙坚持了两天才转移至下一道阻击阵地。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几天的阻击下来,周耀明和他的四十八军的的将领们逐渐建立起了和苏军作战的信心,打得更有章法了。wwW!
两个旅每次阻击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加。在后撤至四十八军一百三十八师的阻击阵地前,一个旅已经能利用有利地势顽强阻击苏军三天。
虽然伤亡依然很大,可是,已经可以从容组织防御。几天下来,苏军的伤亡也开始逐渐增多起来,苏军夺占河谷出口的这个先头师也无奈地撤下去休整。
为了尽可能的迟滞苏军的进攻,楚溪春命令周耀明派出军直属特种大队,深入敌后,以中队、小队为建制,昼夜袭扰苏军,其中一个中队更是深入到了石勒喀河谷腹地,专门袭击苏军的运输部队。
这些袭扰部队,在白天经常对小股苏军的搜索部队进行伏击。往往是苏军的搜索部队刚刚搜索完某一区域,运输部队就遭到突然猛烈地袭击,人员被杀伤,物资被焚毁。这让苏军不得不派出重兵对辎重运输部队进行保护,而这些运输部队同样也饱受地雷的困扰。
重兵保护的运输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