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一位拜师呢?这捕快我看不当也罢,明年便有春闱会试,今年赶不及童子试了,秋闱乡试倒是可以一试,不过之前公子先得去捐个秀才身份……”
“你觉得我应该去参加科举?”段飞放下笔,奇怪的问道。
苏蓉说道:“若想当官,这应该是最稳妥的途径了,公子这些日子一直刻苦读书,难道不是为了考个功名么?”
段飞微微摇头,说道:“我只是想打发点时间而已,四书五经就算要背下来也不是难事,不过……咱们大明朝考的是八股啊……八股……”
八股文是明朝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的每个段落都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八股文连饱学的老儒都为之头疼,何况段飞这个穿越来的‘文盲’。
提起八股文苏蓉也没了话说,沉默了一阵后段飞问道:“江南有什么饱学的大儒或是致仕的大官?老呆在这里无所事事也着实无聊,不若出去走走,碰碰运气也好,我知道你一定是闷坏了的。”
苏蓉双眼一亮,说道:“公子打算带我出行么?江南的名士与致仕的大官多了,比如致仕镇江的大学士杨一清,若能拜他为师,公子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杨一清?”这个名字段飞记得,这杨一清了不起啊,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谋反,武宗命杨一清总制军务带兵平叛,杨一清眨眼间便活擒了安化王,比王守仁捉宁王还快,他还说服监军的大太监张永,回京之后张永依计弹劾权倾一时的刘瑾,致使号称站皇帝的刘瑾一夕垮台。
杨一清还有许多故事,段飞就不清楚了,此人被后人文比唐朝开元盛世的名相姚崇,武比大将郭子仪,他14岁乡试中解元(高考省级状元),18岁中进士(全国高考前二十名)一生三起三落,前后被刘瑾、杨廷和、张璁这三个权倾一时的人排挤陷害,曾经督理陕西马政,曾经总制三镇军务,建设边防,曾经率军平叛诛逆,还是名扬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与大明前七子的李东阳齐名。
苏蓉摇摇头,又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当然,杨大学士肯收公子为弟子的可能性太低,公子不如找一位落魄的名士大儒拜其为师,这样或许还有些希望。”
“说吧,看看有哪位大神不嫌弃我小捕快的身份,肯收我为弟子吧。”段飞苦笑着说道。
苏蓉思索道:“嗯……江南名士很多,目前最有名的应属当年吴中四大才子的唐寅与……”
“唐寅!”段飞大叫一声,拍案叫道:“唐伯虎还没死吗?他住在哪里?我要去拜他为师!”
苏蓉给他吓了一跳,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唐大师自然还活着,过得虽然不好,至今仍居住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中,不过此人后半生受人迫害,愤世嫉俗,眼高于顶,以卖画为生,未必适合作公子的老师,再说他前些年曾经受宁王重金请去南昌为其做十美图,虽然唐寅后来装疯离开南昌,但是恐怕还是会受到牵连,公子不妨再考虑下其他名士,比如唐寅的好友文徵明以及女婿王宠……”
段飞沉吟了一下,冷静下来,他笑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都还没去过呢,不如请几天假和你一道去游山玩水,顺便去拜访下江南名士吧。”
苏蓉欣然笑道:“苏蓉是公子的丫鬟,这一年里自当随在公子左右伺候,不过……我觉得公子还是辞了官职吧,公子不缺那点钱,有事情的话闵大人自会来请,公子何必还要挂着那个名呢?又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头……”
段飞摆摆手,无奈地说道:“好了好了,就这么定了吧,准备一下,明天就去苏州,我这便去向闵大人请辞。”
在知了声的伴随下,段飞与苏蓉两人租船直下扬州,拜访了谢志钧及史羽峰,给岳家兄弟俩捎了些避暑的物件和零嘴,随后段飞他们继续乘船来到了位于长江北岸的瓜洲镇,递上名帖,求见致仕大学士杨一清。
果然如苏蓉所料,杨一清避世而居,岂会轻易见一个没有才学名气的普通人?两人在门外等了一个时辰,只等到门子带来的一句托词:“身体不适,不能见客。”
段飞倒也没有恼火,他当初去应聘的时候闭门羹吃得多了,对江南其他名士段飞毫不眷顾,他与苏蓉乘舟继续顺着运河过常州直达苏州。
在苏州北城,段飞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传说中的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五月末的天气能热死人,桃花早已凋敝,桃花庵不过是几座茅屋,历经十多年的风雨业已破旧不堪,段飞与苏蓉沿着小路走过虚掩着的栅栏木门,走到了桃花庵正门前。
轻敲门扉,段飞高声问道:“唐寅唐解元在家吗?扬州段飞前来拜访!”
“不见。”门后传来的话比杨一清大学士还要坚决果断。
段飞与苏蓉相视一笑,苏蓉做着口型对段飞道:“公子,现在就看你的了。”
来之前苏蓉跟段飞打了个赌,要段飞用除了砸钱之外的其他办法请动唐寅收他为弟子,若段飞能够办到这不可能成功的事,苏蓉就在段飞身边多留一年,否则就把契约还给苏蓉,任她离去,现在,是考验段飞的时候了!
第〇九四章 【六如居士唐伯虎】
段飞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微微一笑,高声吟道:“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考场岁月催;
功名利禄一场空,
不若人生一场醉。
提笔熬墨挥如雨,
凤凰出轴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
只叹朝堂几人回。”
这首诗是段飞自电影《笑傲江湖》中一首诗修改而来,他念得抑扬顿挫,颇有电影里令狐冲吟诵时那种一诗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只听得想看他笑话的苏蓉也睁大了眼睛,傻傻地,傻傻地……
“好个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考场岁月催;功名利禄一场空,不若人生一场醉……”斑驳的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拉开了,一个身材消瘦头发花白,面目清雅留有长须的老者站在门口,望着段飞道:“这首诗是你做的?扬州段飞?嗯,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你是何人弟子,找我唐寅何事?”
段飞得意地朝苏蓉一瞥,然后躬身向唐伯虎一拜,说道:“我是专程来请唐解元到我家做西席先生的,一千两拜师礼在此,还请老师笑纳。”
唐伯虎喝道:“且慢,你家住何处?为谁所请?唐某虽然落魄,又岂是趋炎附势之徒,黄白之物再多我也绝不会随便收学生的。”
段飞恭谨地说道:“在下学识浅薄,读书时有很多不解之处,久慕唐解元大名,故而冒昧登门拜访,翼能延请唐解元为西席先生,以便随时可以求教。”
唐伯虎浑浊的双眼里冒出一缕精光,他仔细看了段飞一眼,说道:“以你做那首诗的才情胸襟,唐某亦自愧不如,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段飞道:“唐解元此言差矣,我做些歪诗还行,肚里的墨水实在少得可怜,想当年唐解元文采风流,乡试中一举夺魁,会试时文章亦出众得令主考官也脱口惊呼,唐解元的才学岂是我能向背的?”
唐伯虎淡淡地说道:“程翰林看上的那两篇文章都不是我写的。”
段飞微微一笑,说道:“不论如何,唐解元是有真才实学的,唐解元若实在不肯屈就,我也不勉强,这张银票还请唐解元收下,倘若唐解元有空,可到扬州宝应县一游,在下定奉为上宾,美酒相待,来去自如犹若自家。”
唐伯虎眉头一皱,再次推拒道:“段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请勿再以解元称呼,唐某只是一潦倒文士,偷闲山人耳,近日更受宁王牵累,不胜烦扰之至,不敢牵累公子。”
段飞道:“那好吧,在下不如以唐大师称呼?唐大师自号六如居士,为何还这么看不开呢?宁王不过一跳梁小丑而已,唐大师何需为之烦恼?去到段某府上,这些俗事自有段某打理,唐大师再无需挂虑。”
唐伯虎听得呆了一般,嘴里念叨道:“六如居士,六如居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一个六如居士,段公子是从何处听到这个名号的?”
敢情唐伯虎没听清段飞的话,又或是听到六如居士之名而忘记了其他话,段飞暗暗抹了一把汗,笑道:“这是小可随口胡诌的,唐大师若是喜欢,不妨就以此为号?”
唐伯虎嘴里再次念叨起那句《金刚经》里的经文,额头上愁眉一展,他仰首笑道:“有法无法,如梦如露,好,今后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