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流-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衾孤枕也不与后进的年轻妃嫱们争宠夺爱。
除了李恪,杨淑妃还有另一个儿子蜀王李愔,她对他时常约束管得很严,因为李愔是个典型的浑浑噩噩、胸无大志、只会鲜衣怒马吃喝玩乐的二世祖。相反,不管李恪在宫外如何折腾如何锋芒毕露,她都一概不闻不问任其自由。
就如同,她从来没有生过李恪这个儿子。
天下哪有不疼儿子的母亲?个中苦楚,除了杨妃淑无人能明白。
倾叙衷肠之后,李恪便将纳妃一事与杨淑妃说了。杨淑妃听闻儿子要纳妃自然是高兴,但也提出了疑问,与权万纪所虑相差无二。李恪开解数语,杨妃便也就释然了,只是要李恪必须遵求父皇首肯才行。
李恪便将李世民的原话说给杨淑妃听了——“朕这一关,你算是过了。但是,还得你母妃和秦家的人同意啊!”
杨淑妃听后,却如同当头被淋了一桶冷水,热情与欣喜瞬间冷了下来,神色间还添了一丝忧色。
“怎么了,母妃?”李恪好奇的问,“父皇都同意了,母妃还有何忧虑?”
“恪儿啊,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你父皇吗?”杨淑妃面露忧色的道,“你父皇说这话,只是不好当面拒绝你,损你颜面。以他的性情,他若是同意,当场就会许诺赐婚,并着令有司操办了。因为他知道我这个做母妃的是肯定不会有意见的,秦家也肯定不会拒绝。如今,你父皇却是不露形迹的借我与秦家的名义巧妙推搪一下,言下之意,就是此事还需得缓上一缓,并不适合在这时候操办。以免,造成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看来,父皇也有诸般顾虑……”听闻母亲的话语后李恪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说道,“母妃,皇儿懂了。大概是父皇招我回京调往兰州监军,已经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如果皇儿此时迎娶秦家之女,无异于火上浇油。父皇最看重的,是朝堂的稳定。相比之下,皇儿的婚事只是小事一桩了。”
“恪儿,为娘听说陛下要调你回京前往兰州之后,几夜睡不着觉,心惊肉跳。”杨淑妃娥眉轻锁低吟道,“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皇儿让母妃担忧了……”李恪颇为自责的上前来,搀住杨淑妃的胳膊动情的道,“皇儿知道,这几年来母妃在后宫过的日子很凄苦。一切都是皇儿不孝,是我此往太过骄纵放肆锋芒毕露,让外人对我们母子诸般猜疑与忌惮。当初皇儿之所以愿意舍身前往高丽,也是想让母亲过一些安宁的日子。到了外面皇儿十分思念母妃;这一回来,却又引来风波无数……皇儿,无奈啊!”
“哎!……”听到恪这一番发自肺腑的感伤之言,杨淑妃闭眸摇头而叹息,幽幽道,“这也许,就是我们母子的命数。江山更易鼎革故新,为娘身为前隋的公主能活到现在并生下你们兄弟俩,已经是万幸了。为娘已是十分知足,并无其他奢念。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这一回来,朝野内外后宫之中,无数的眼光又投到了我们母子身上。恪儿,听为娘一句劝。你现在不要去秦家提亲,更不可以马上操办婚事。今日出了这含冰殿,你马不停蹄即刻奔往兰州,片刻也不要停留。”
“母妃……”李恪茫茫然的看着他母亲,伤感的道,“皇儿多时未见父皇与母妃,只想在长安多留一两日,多看自己的亲生爷娘几眼,这也有错吗?”
“有错……”杨淑妃转过身去,话中已有哽咽,“你要尽孝,旁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会想,吴王得蒙重用风风光光的回京了,他要翻身了,他的野心就要实现了。他们会认为,借助兰州之战的名义,眼下正是你网罗门客拉笼助力的大好时机。你知道,朝野上下有多少人盯着兰州之役吗?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大好时机。哪怕是在你吴王麾下讨一个马前卒的小差事,将来论功行赏也定能平步青云。因此,纵然你不去网罗拉笼别人,也会有很多人来巴结招惹你。所以,我的恪儿……你还是快快离京吧!”
“娘!……”李恪悲怆的大叫一声跪倒下来,抱住他母亲的双膝泣不成声的道,“你的恪儿从来没想过网罗谁、拉笼谁!我思念父母怀念故土,我深爱我的霜儿!我好不容易回了长安,就想把我深爱的女子娶进门来,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与幸福,这也是错吗?”
“提亲纳妃的事情,等你离京之后为娘会替你暗中操办。”杨淑妃已经潸然泪下,依旧是背对着李恪,低吟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秦家家主翼国公新丧,为人子女应当守孝现在不宜提及婚事。再者,长兄如父,现在不管是秦家嫡长子秦通还是霜儿的亲哥哥秦慕白,人都不在长安,远在兰州。这棕婚事也需得秦通与秦慕白首肯才行。所以,为娘在长安替你请媒提亲;你去了兰州,还得要当面向秦通与秦慕白下聘求亲才行。何时你们打完了仗重回长安……何时再操办婚事。”
李恪无言以对,只是紧紧抱着杨淑妃的双膝,闭目流泪。心中暗忖道:现在我终于明白父皇的话中之意了……要让我母妃和秦家的人同意,言下之意就是要按这些约定俗成的婚娶规矩来办。说白了,就是让我先去兰州,再议婚事!
“去吧,恪儿……国事为重。”杨淑妃抬着头,垂下手来轻轻抚摩他儿子的脸颊,两行清泪顺着她白玉面的脸庞,涓涓而下,滴落到了李恪的额头上。
李恪慢慢的松开母亲的双膝,退后两步,恭恭敬敬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起了身来,“母妃多保重,皇儿……去了!”
说罢,转身就走。
杨淑妃瘫坐下来,不敢出声的掩面痛哭。
“儿啊……你知道为娘有多想念你吗?你……快去快回,平安,保重!”
出了含冰殿,双眼通红的李恪仰头看天,深深呼吸。不经意的,他突然想到了谋反伏诛的齐王李佑。
当初,李佑之所以谋反,最大的原因固然是在于他自己心术不正与他舅舅的唆使。但是,他母亲阴德妃与妹妹高阳公主的遭遇,以及阴家与李家的世仇,何尝不是一个重大诱因?
李恪对李佑被捕后押往京城之前的说的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但愿来世,不要生在帝王家!”
“哎!……”长叹了一息,李恪闭目摇了摇头,拱手对着含冰殿和武德殿方向拜了几拜,自语道,“父皇,母妃,皇儿回了家却不可逗留不及尽孝,这就走了……你们要,多多保重!”
半个时辰之后,李恪一行数十骑从长安东面春明门出了长安,翻身上马往西北奔去。一路奔出十数里到了渭水河边方才停下。
李恪驻马回望,岿然壮丽的京都长安与蜿蜒起伏的终南山,如诗如画。
“殿下,怎么又突然决定马上离京了?兰州战事十分紧急吗?”权万纪问道。
李恪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微眯眼睛神色凄迷的看着长安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长安的战事,远比兰州要紧急凶险。我,惹不起,只好躲。”
“哎!预料之中……”权万纪也甚是无奈的摇头,说道,“殿下,命里注定你只能如此漂泊不定。走吧,去兰州也好!哪怕边关矢石交攻刀光剑影,也比这看似平静的长安,要安全得多!”
“走吧!!”李恪沉喝一声勒马转头,一声厉喝挥鞭而下,策马朝前狂奔而去。
权万纪深深叹息一声,与众人拍马跟上。
此时,鄯州。
秦慕白率领玉门关兵马抵达此地后,十万大军饱受饥寒跋涉千里,伤了元气,因此只好花些时间来整顿休养。
大非川那边有李道宗坐镇,秦慕白派信使与他通了往来消息,得知那边安宁无事,暂时可以放心在后方操练兵马筹备大战。同时,也要等候朝廷派来的十五万援军与补给辎重。
回到鄯州州城里,秦慕白终于把日夜思念的宝贝女儿小楼儿抱在了怀里,一家人乐开了怀。原本陈妍跟着秦慕白前往玉门关的时候,是把小楼儿拜托给李道宗的。李道宗仓促起兵去了大非川时,只好将这个小宝贝疙瘩交给了在鄯州养伤的澹台双双照管。
曾经飘零江湖身为冷血杀手的澹台双双,悉心照顾恩人之女小楼儿,不敢丝毫怠慢。一来二去,二人结下了极深的感情,如同母女一般。看着秦慕白与陈妍回来了就要将小楼儿抱走,澹台双双还极为不舍的流泪了。
陈妍看在眼里,悟在心头,私下对双双说道:“双儿,既然你如此喜欢小楼儿,小楼儿也跟你如此投缘,你就做她义母吧!”
“真的吗?少帅会同意吗?”双双欣喜之下也有顾虑,说道,“我们姐妹出身微贱,能够再世为人封官拜将已是少帅莫大的恩赐了。再者,皇帝陛下将我们姐妹赏赐给高阳公主殿下左右服侍,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