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巧妙的是徐兴夏在世界地图上,还将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都全部标识出来了。对于朱娄元来说,郑和下西洋,简直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虽然后来闭关锁国,禁止海上贸易,给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一般的读书人,对于郑和的壮举还是非常敬佩的。他们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越郑和的。
然而,他的自信遭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徐兴夏那里,他很遗憾的得知在两百年前,郑和的壮举,的确是无人能及的。但是,在两百年后,郑和的壮举,就有点落后了。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西班牙、葡萄牙人,都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已经完全越了大明朝。而大明朝,由于自己的错误的禁海政策,已经被大海狠狠的抛弃了。
用什么来证明?证明就是南洋地区的那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他们是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的。期间,他们需要穿越数万里的海洋。他们要从欧洲到达亚洲,可能需要航行整整半年的时间。那些出现在南洋地区的欧洲人,都可以在徐兴夏的世界地图上准确的找到。而在此之前,大明朝的人只知道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洋,却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方位。单单是这一点,朱燮元就不得不相信了。
朱燮元曾经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他当时就感觉,里面将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描述得稀奇古怪,简直是乱弹琴。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势力存在?可是,《西游记》里面描述的一切,和徐兴夏描绘的一切,比较而言,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啊。无论吴承恩的想象力如何的而丰富,他所描述的世界,也没有徐兴夏的世界地图这般光怪6离啊。
居然还有全身黑sè的人!在大洋的对面,居然还有6地!在南洋的南面,居然也有6地!海洋的面积,居然是6地面积的三倍!大明朝西北地区的大沙漠,和非洲的大沙漠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切,都让朱燮元难以消化,难以接受。
本来以为明朝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了。朱燮元深深的为自己的国家的广袤丰饶而自豪,可是,从世界地图上看,大明朝也就是巴掌大的一点。别的国家,或许人口没有大明朝多,疆域却有可能过大明朝。比如说,那个该死的什么奥斯曼帝国,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国度,横跨了欧亚非三地。
不知不觉间,朱燮元居然觉得,明王朝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光是在6地上,就至少可以容纳二三十个的明王朝啊。就算这个大明朝不存在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依然还有更多的“大明朝”存在。一个大明朝的兴亡更替,和整个世界的兴亡更替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儒家的读书人,从小就有xiong怀天下的xiong襟。所谓的“天下”就是他们眼里看到的一切,又或者是自我认知的世界。以前的他们,看到的只有大明朝。现在的他,看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在强烈的知识冲击下,朱燮元的眼界,一下子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他脑海里思考问题的角度,顿时就不同了。以前,是站在明王朝的角度看世界。现在,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明王朝。
原来的他,最怕徐兴夏颠覆明王朝,霸占明朝的江山。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徐兴夏。现在,他觉得很惭愧。他感觉自己显然错了。世界如此之大,徐兴夏又何必死盯着明王朝这巴掌大的地方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以徐兴夏的能力,以白衣军的战斗力,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是他不能掌控的?
徐兴夏感觉到什么,笑着说道:“朱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朱燮元努力控制着内心的jī动,目光熠熠的盯着徐兴夏,缓缓的说道:“徐总兵,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大吗?”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问我没有用,你最好是实地察看一下。”
朱燮元明知故问的说道:“我怎么实地察看?你描绘的世界,是如此的广袤,就算是穷我的一生,都无法察看所有的地方啊。从我们这里走到欧洲,即使是骑马,也要好几年的时间吧。”
徐兴夏笑着说道:“这还不简单?军队去到哪里,你跟到哪里就是了。我也没有说,要称一下子就看到整个世界。再说了,要看到整个世界,也不需要你一个人全部看完的。我们身边的人,同样可以帮我们看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眼睛的。大家看到的一切,综合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了。”
朱燮元的心情,顿时急促的澎湃起来。他居然有机会,走到这么远的地方吗?当年的郑和,也仅仅是到达红海附近而已,距离遥远的欧洲等地,还有无比漫长的路程啊。但是,现在的他,却有可能走到比郑和更远。走的比郑和还远,这是什么概念?从这一刻开始,朱燮元,这位曾经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陕西按察使,彻底的无法淡定了。!。
【第524章】京察,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沉默良久以后,朱燮元才将思绪慢慢的拉回到现实中来。WWw!他深深的看了徐兴夏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不知道徐总兵什么时候邀请总督大人前来视察宁夏镇?总督大人对宁夏镇还是很关心的。”
徐兴夏微微一笑,心神领会的说道:“还请按察使大人代为安排。”
都说官场上的人,喜欢隐晦的说话。明知道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不能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必须绕几个圈圈。朱燮元为官多年,自然也养成了这样的毛病。幸好,他这次说话,不算非常的隐晦。徐兴夏也能听得懂。朱燮元这么一说,徐兴夏就知道,他是希望黄克缵也能看到这个世界地图,接受一下教育,提升一下境界。
认真说起来,黄克缵和朱燮元,其实是一条线上的人。两人的执政理念,有些相似,又同时在陕西为官,相互间形成了很密切的联系。如果一方得到了什么消息,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另外一方的。这也算是一种共同进退的盟友关系。当然,这并不是党。
事实上,他们两个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派系。他们都属于游离手党争之外的一群人。在大明朝的政治权力当中,他们是属于靠边站的典型。
陕西三边总督这个位置,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承担的风险,比所获得的收益多得多。陕西三边总督辖下的四个军镇,只要有一个起来闹事,就足够毒边总督头痛了。
这不,徐兴夏起来闹事,黄克缵的日子,就非常的不好过。他的三边总督职务,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被拿掉,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前来接手。徐兴夏和他的白衣军,表现得如此的生猛,谁知道前来接手的那个人,会不会成为徐兴夏的目标?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如果是急急忙忙的赶来送死,那就没有意思了。
所谓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这些都是méng人的。就连这样说的那些人,自已都明白,只能是表面上说一说,世界上绝对是做不到的。为了拉拢自己人,为了打击敌人,有相同利益需要的人,肯定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走到一起。说到底,还是核心上的利益争夺。党争的核心,就是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分配问题。
其实,万历皇帝也是个精明到不能再精明的家伙。不要看他几十年不上朝,仿佛完全不理朝政。其实,他在深宫里面,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朝廷的。谁谁谁是一伙的,谁谁谁是一党的,他在深宫里面,还是想对清楚的。但是,党争一旦形成,即使皇帝想要消弭,也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是默许这样的现象存在。
因为,皇帝是依靠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来维持权力的平衡的。当满朝都是“党”的时候,他也只能依靠这个党,去攻击另外一个党,却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党”的现象存在了。既然没有办法彻底的消除,他也就只好承认事实的存在了。
因为没有明显的派系倾向,使得黄克缵和朱燮元两个,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能得到万历皇帝的嘉许。比如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等,肯定有万历皇帝的意思在里面。这样的职位,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朱批,内阁是肯定无法决断下来的。陕西三边总督,下辖四个军镇,如果放在某个党的手里,估计万历皇帝是不会太放心的。
然而,由于没有明显的派系倾向,在很多时候,却又是坏事。因为,这会使得他们在朝政中,相对的孤立。在当时,没有党派,就意味着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人提拔你。就算有功绩,也不会有人给你大力的推荐,大力的宣扬。相反的,如果出了问题,肯定会被各个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