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河南所办的事,一五一十讲给皇上听,什么强征粮食,城外济民,巧破斩龙帮,大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抄家以资赈灾,偃师县遇刺,洛阳城断案,皆说的是绘声绘色,精彩之处,令朱木匠是连声叫好。
等到岳肃讲完,朱由校再次问道:“爱卿,国舅现已提押回京,你打算如何处置?”
“陛下,国舅终究是皇后的哥哥,臣不敢妄加处置,一切还请陛下裁决。”这是一路之上,岳肃合计好的说辞。既然都把人押回京师了,自己在如何处置的问题上,还是一言不发的好。
对于岳肃没有说要杀、要砍,朱由校很是满意,微笑地道:“爱卿说的不错,让终究的皇后的哥哥,皇后诞下龙子之后,身体不是很好,若因这是,再影响了身子,朕觉得不太妥当。要不然这样,廷杖二十,发刑部大牢,关上一段日子,让他多吃些苦头,长点记性,然后再令他闭门思过。爱卿以为如何?”
岳肃明白,这是皇上事先准备好的处置意见,何必去与皇上争,当即表示同意。
就这样,刘名果再次大人去顺天府,狠狠地赏了张中信二十廷杖,后移交刑部大牢关押。
接下来的日子,皇上赐了许多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还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留岳肃在宫中陪伴。
正月初一,是皇上赐宴‘肃德宫’的日子,旨意上的时间是在晌午,抵达用餐,皇后也会出席。不过说来也怪,皇上竟还下旨,请郡主沐天娇一同前往。沐天娇虽说在进京后,给皇上呈了请安、拜年的折子,可按理说,最多是皇后接见一次也就足够,谁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召她去。
这事沐天娇也不太理解,但原因很简单,就是黔国公沐启元也给皇上上了份折子,内容很隐晦,表面上是拜年,稍微提了一句,“小女与岳肃同来京城,给陛下请安,还望陛下担待一二。”
这份折子呈给皇上之后,沐天娇的请安、拜年折子也到了,朱木匠干脆将两份折子,一起交给张嫣,令张嫣接见沐郡主。二人谈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转过天来,皇上就传旨,让沐天娇同岳肃一道前往,甚至连岳肃的妻子,提都没提。
岳肃一清早就收拾准备,刚到巳时的时候,门外通传,有人前来给岳肃拜年。岳大人的人缘实在不怎么样,别的高官,在这几天都是宾客盈门,就他这顺天府,那是冷清的很,也就是自家人在家中自娱自乐,不过却也安逸、祥和。
听说有人上门拜年,岳肃反倒纳闷起来,问道:“来人可自报家门?”
差役答道:“来人自称姓熊,男的叫熊兆圭,女的叫熊瑚,只说给大人拜年。”
姓熊?岳肃还真不认识什么姓熊的人物,但大家大早上来拜年,总不能闭门不纳,当下吩咐,花厅奉茶。
岳肃自到花厅等候,不一刻功夫,只见一对青年男女走进花厅。男的能有二十四五的样子,身材挺拔,英姿不凡。女的能有二十上下,长得俊美俏丽。
二人来到花厅中央,不等岳肃开口,直接跪倒在地,“小侄熊兆圭,侄女熊瑚,给岳叔父拜年。”跟着,二人便说了一大堆拜年的话。
说完,又将拜年贴与礼物呈上。他俩送的,只是普通的四色礼物,并没有什么特别,也不名贵,想来也是知道岳肃的秉性。
岳肃心中再次疑惑起来,这两个人的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怎么竟称呼自己为叔父。连忙说道:“二位快快请起,本部院与二位素未平生,何来叔侄之宜,莫不是认错人了吧。”
熊兆圭与熊瑚站起身来,随后就听熊兆圭说道:“家父与大人同殿为臣,故称大人为叔父。”
“哦?”岳肃再次一愣,在京任顺天府,也不是一两天了,满朝上下,大多都认识,还没听说有哪个姓熊,怎么今天冒出一个,和自己同殿为臣的呢?岳肃不解地道:“不知尊父大名?”
“家父姓熊,名讳上廷下弼,曾任副都御史,辽东经略,只是现在,已为刑部阶下之囚。”熊兆圭悲伤地说道。
熊廷弼!
听到这个名字,岳肃心头一震,似乎上辈子,依稀记得这个名字,好像还是一个很能打的将领。不过熊廷弼都当过什么官,后来是怎么死的,岳肃却不清楚。他好奇地说道:“原来是熊大人的子女,不知二位到此找本部院所谓何事?尊父又是因为下狱的呢?”
这话说的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但也是有原因的,人家都抬出父亲的名字了,自己总不能说不认识吧。于是,前边的那句话,就和久仰大名的客气话,没有什么区别。
自己连他二人的老子都不认识,人家却来拜年,想必是有事相求。岳肃心里跟明镜一样,即说父亲在刑部蹲大牢,那肯定是求自己帮忙翻案之类的。
“回叔父的话,家父之所以入狱,全因前年经略辽东之时,与巡抚王化贞意见不合,才遭此祸。当时王巡抚主战,家父主守,家父认为鞑子骑兵彪悍,若主动出击,必然惨败,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便是前车之鉴。而王巡抚不听家父之言,拥兵自重,将家父架空,妄图主动出击,建功立业,谁想去年正月,敌酋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辽西进攻。渡过辽河,攻占西平堡。王巡抚调出广宁、闾阳的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同时后金方面派入广宁的间谍孙得功挑起了兵变,打开城门迎接后金军队。王巡抚狼狈逃出广宁,在右屯见到家父,请家父设法抵御鞑子。而家父因当初王巡抚不从其言、擅作主张之事,耿耿于怀,便幸灾乐祸,轻言嘲笑,随后也未殊死报国,尽守土之责,消极退入山海关。接着王化贞也退入关内,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完全被鞑子占领,消息传至北京,皇上震怒,将家父与王巡抚逮捕听候审理,后经刑部和大理寺的审判,处以斩刑,只是暂行并未行刑。家父虽然有罪,但当时情况,确实是无力回天,大人可以详查。家父入狱之后,唯有都察院副都御史杨大大代为说情,可皇上并未准允。小侄此次前来,是希望叔父,替家父说请,免其一死,侄儿感激不尽。”
说到此,熊兆圭与熊瑚再次跪下,重重地给岳肃磕了三个响头,而后,熊瑚说道:“家父一心忠于朝廷,其心可昭日月,现辽东局势仍然不稳,朝廷还属用人之际,家父在万历四十七年初任辽东经略时,曾令鞑子难越雷池半步,敌酋闻家父之名,心惊胆寒。如家父一死,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所以侄女斗胆,请叔父代为说请,饶家父一命,家父定当马革裹尸,以报皇上活命之恩。望眼天下,能说动皇上,全家父性命者,唯有叔父。只要家父能留得性命,侄女为奴为婢,也心甘情愿。”
说完,兄妹二人,再次给岳肃叩头。熊瑚这番话,说的不假,但那句“全家父性命者,唯有叔父”有点夸张,朝野上下,起码还有两个人能救熊廷弼的性命。一个自然是魏公公,另一个自然是内阁首辅叶向高。只是那熊廷弼,说是东林党,那是胡扯,人家压根跟东林党一点关系也没有,倒是王化贞却的的确确是东林党保举的,不过后来跳槽投了魏公公。要知道,熊廷弼当辽东经略的时候,魏公公的权利还没有现在这么大,权利大都在东林党的掌握之中,如果熊大人有东林党撑腰,又岂会被王化贞排挤。
熊兆圭和熊瑚曾经托人求过魏忠贤,无奈魏公公开价开高,二人付不起这笔银子。眼下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多了一个岳肃,而岳大人又是闻名的青天,于是兄妹二人才抱着尝试的态度,前来拜年,希望岳肃能够求父亲一命。
岳肃听罢他俩的讲述,心中暗自琢磨起来,到底要不要出手相助。还是前世的记忆帮他做了决定,人才难得,国家是用人之际,留下熊廷弼一命,或许真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岳肃对历史的走向还是清楚的,明朝在未来的些许年后,就会被清朝取代,保全有用之人,在日后的战争中,为国效力。
当下,岳肃说道:“二位快快请起,国家确属用人之际,熊大人人才难得,本部院岂能坐视。如此,等一下本部院亲自走一趟刑部大牢,看看尊父近况如何,然后再行面圣。”
他这也是想瞧一瞧,熊廷弼是不是真的人才。
第七十三章 刑部大牢
(';熊廷弼是不是人才,单从他的二女身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虎父无犬子么。熊兆圭与熊瑚来见岳肃,没有一味的哀求、哭诉,而是晓以大义,动之以情。于是岳肃决定,先去刑部大牢见见这位熊经略。
当下,岳肃点上护军、差役,带着杨奕山、铁虬、厉浩然、厉浩荃熊家兄妹前往刑部大牢。以岳肃现在的身份,到哪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