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在官家确定去汝南王府前,看到这出戏!”王雱却不信他做不到:“只需能做到,我们就有好戏看了!”
~~~~~~~~~~~~~~~~~~~~~~~
与此同时,陈恪就种种弹劾的辩解札子,也送到了赵祯面前。
对于弹劾他与商人勾搭,陈恪说本人没做官前,的确运营了些生意,这是举朝皆知的。但是自从中进士后,早曾经将一切的生意,全都转给昔日的同伴,本人和家人名下,再没有任何生意。对于这一点,开封府都有存档,只需调取一查,便可了如指掌。
对于他否定《尚书》,异端害道,陈恪更是愤慨。他说我又不能否认《尚书》,只是证明先进传播的是王肃所作的伪书,乃副本清源之举!若明知是伪书,却依然说是真经,使学子们悬崖勒马,这才是异端害道!
他表示情愿公费出版一本《尚书伪经考》,请天下读书人评判,谁能证明他是错的,他情愿伏少正卯之诛!
对于弹劾他与大理公主暧昧不清,陈恪就更郁闷了。人家大理那边女子地位高,滇王又短少帮手,什么事儿都是他妹子出面,我若只是为了男女之防,避而不见。岂不误了国度的大事。难道非得因大节而失大义,御史们才能称心?
还有那指摘他玩忽职守,置武学院于不顾的!陈恪更是出离愤怒了!武学院创办三年,一步步日薄西山、日薄西山,到底是谁的功劳?当武学院被整得死去活来时,言官们都去哪儿了?
换了你半年领不到薪水,没有饭吃,你还会持续在武学院等死么?钱粮不到位,师生窘迫之极,还开哪门子课?
最后陈恪泣血上奏,请官家敦促有司,救一救武学院的忠义之士吧!不然未来国度有事,谁肯替大宋卖力?!
陈恪的文采极好,将满腹冤枉化为两千字的奏章,一个做大事不惜身,却惨遭小人诽谤的奸臣笼统,便呼之欲出。
赵祯看完后,重重一拍桌案,冷笑连连道:“好好好……”然后便让宦官去把曾相公找来。
须臾,曾公亮觐见。
赵祯让他看了陈恪的奏章,曾公亮起先一片黯然……这些日子,在某些人的策划下,一众言官对陈恪群起而攻之,大有不将其搞倒搞臭,便誓不罢休的架势。他有心陈恪说两句坏话。但是大宋的言官,那就是一群对手越强越兴奋的疯狗。生怕好意办坏事,他只好不断闭着嘴。
看到最后时,他的神色变了,失声道:“不能够吧,一个多月前,他来找我那次,微臣就下了批文!”
“连枢密使的批文都不管用了。”赵祯黑着脸道:“这大宋朝到底是谁说了算?”
“微臣这就彻查。”曾公亮起身道。
“寡人算是看明白了,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用。”赵祯摇摇头,沉声道:“有些人,就是想把武学院挤兑死!”说着重重一拍案道:“他们其心可诛!”
曾公亮很少见官家发这么大火,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要知道,树立皇家武学院,是符合大宋和赵家的利益,却会让文官感到不安。他们担心武将的地位提升,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虽然如今还不好说,冲击到底有多大。但是出于天分的反感,依然会竭力阻遏武学院的出现。
如今赵祯曾经明晰感遭到,文官们的抵触,并以为这是他们无私自利、罔顾君国的表现。
但是……曾公亮也是这样的,他心一沉,咬牙道:“可见,必须得实真实在提高武学院的地位了!”
赵祯有些不测的望了他一眼,赞许的点点头道:“不错,光一块‘皇家’的牌子没用,还得来点真实的!”说着让人找出曾公亮上月所上的札子,在前面批了红,递给他道:“你去找富相公决议此事,不必再拿到朝会上议了!”
曾公亮双手接过,只见那手本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奏请效官学例,改制武学札’!——
分割——
祝大家新年高兴,大吉大利,龙马**,全家高兴!
另外,说说接上去几天的更新安排。过年时期,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应付和交往,所以,从明天到初五,每日一更,初六恢复正常。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三三九章 秋来春早去(中)
陈恪的苦肉计终于奏效,在拖延了两个月后,两府相公于政事堂中,议决曾公亮的《奏请效官学例改制武学札》。。)陈恪作为其首倡者,兼皇家武学院判,也被通知出席。
札子内容已经抄发给了诸位相公,但会议开始,还是先由一名舍人念了一遍。
几位相公面色沉肃的听着,修炼到他们这个份上,你已经无法从表情言行,去揣测他们的真实想法。若是还用那套察言观色的法子,保准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是以陈恪也眼观鼻、鼻观心,学着相公们修炼起养性的功夫来。
直到那舍人念完了,富相公方缓缓道:“枢相,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曾公亮点点头,沉声道:“古者出师,受成于学。将帅之任,民命是司,长养其材,安得无素?是以官家在三年前,复设武学于武成王庙,如今三年过去了,皇家武学院的境况却岌岌可危。朝廷需要拿出办法来,扭转颓势,望诸公以大局为重、早作决断,尽快为朝廷培养出合格的将领,以增强我大宋的军事力量!”顿一下道:“这也是官家的意思。”
曾公亮扯虎皮做大旗,但诸公并未动容,因为在大宋朝有专门的封驳司,如果认为皇帝的旨意不妥,可以将其封还,请皇帝重新下旨。所以皇帝的旨意也不是金科玉律,若相公们都觉着不妥,那赵祯这道旨意。也就作废了。
“诸公怎么看?”曾公亮说完,富弼对众相公道:“诸公怎么看?”
众人对了对眼,参知政事王拱辰道:“我记得二十年前,范文正公便办过武学,却只存在了九十三天。”
“不错。”众人点头称是。
“当时为何会开不下去?”
“招生情况太差,范公担心,会让敌人以为我大宋人不爱习武。从而产生轻视之心。”另一位参知政事孙汴道:“所以,才关闭了武学,改为由各地长官资助良材自学的方法。来为国家养才。”
“可见,武学已经不是头一回开不下去了。”王拱辰沉声道:“这说明武学院本身就是个错误,用这种方式培养将才。也是不可取的。”
陈恪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这王拱辰信口雌黄、以因为果、颠倒黑白,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可见为大宋引入逻辑的必要性……
“武学院开办不下去,不是它本身有什么错,”曾公亮不悦道:“而是因为有太多偏见和敌意存在了!”
“我没有敌意,”王拱辰也拉下脸道:“只是认为官学的经验,并不适合武学。诸位相公都熟读史书,敢问古之名将哪个是出自武学?汉唐之世。''纵使没有武学,也一样可以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将领,打造一支当世强军!”
“书本上学不来带兵打仗的本领,武学里只能培养纸上谈兵的废物!”顿一下,王拱辰义正言辞道:“大宋的军官。也应该在军营中培养,在战场上成长,而不是像读书人一样,坐在学堂里念书!”
王拱辰的这番反驳,十分有代表性,代表着大宋官员对武学的各种不待见。
曾公亮气得胡子直翘道:“大宋开国一百年了。用你的法子可培养出什么精兵强将过?”
“诚然没有,但那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王拱辰久在枢机,各种推诿扯皮,运用的无比纯熟:“枢相需要我一一展开么?”
“我只问你三个问题。”曾公亮能当上枢密使,也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他深吸口气,不再跟着对方的思路走:“第528章团隐隐浮现。假以时日,与文官抗衡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可以沉重打击那些将门贵胄,改变军队是簪缨世家之禁脔的现象。
想到今年查空额时,军队中的种种不堪,皆透着末世的景象。若任由那些将门胡作非为下去,大宋朝拿什么去抵御异族的入侵?大家都要沦为亡国奴!
富相公等人当然知道,仅靠运动式的反腐,是于事无补的。风声过后,就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只有终结将门把持军队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风气。
支持武学改革,会对文官集团造成威胁,甚至给大宋带来危险。但不支持的话,军队烂透了,国家羸弱不堪,一有外战则原形毕露,亡国灭种并非危言耸听。
两难的选择,摆在了相公们面前……
“咱们还是听听,仲方怎么说吧。”一番权衡之下,富弼心中的天平开始悄悄倾斜。
“遵命。”陈恪站起身,先向众位相公行礼,然后朗声道:“以下官愚见,世上一切贪腐渎职,皆因控制不力!控制不力,包括权力难下行、监督不到位、以及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