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代的司天监,虽然官不大,也没什么权力,说出话的威力却不小,因为他们是负责跟老天爷沟通的。比如日食啦、彗星啦,他们都有权警告皇上,这是出了小人了、或者你有失君德啦之类的……这要放在后世,当然没人信。
可在帝制时代,不管你心里信不信,表面上都必须信。因为皇帝统治的神圣xìng,来自于他上天之子的身份。天子,当然得听他爹的,而他爹什么意思,全凭司天官来解读。
这次他们说六塔河在开封之北,帝王坐北朝南,在堪舆学上说,这相当于在皇帝头上动土……
“官家什么反应?”
“官家……唉……”欧阳修郁闷道:“实话说吧,自从痊愈后,官家一直临朝渊默,一语不发,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那文相公呢?”陈恪知道,六塔河工程的最大支持者,就是文彦博。文彦博因为贝州平luàn骤贵,又因为贿赂张贵妃的蜀锦事件遭贬。他深知自己根基浅薄,此番卷土重来,正要用此千秋之功,来坐稳大宋宰相的位子。
“文相公当场就驳斥说,六塔河在汴京东北方向,根本不是正北,两个司天官就算不是存心捣鬼,也是严重渎职,当斩!”
“两个司天官当时冷汗就下来了,他们也没想到,文相公能当场抓住他们的漏阳修接着道:“朝臣们这事也反应过来,纷纷声讨两个司天官僭言不轨!不过倒也不是一边倒,也有人指出,官家上一次莫名其妙发病,正赶上景佑元年黄河决口。这次挖修六塔河,官家又一次发病,可见绝对不是巧合。”
这是真的,景佑元年八月,刚刚亲政、年轻力壮的赵祯突然昏倒,人事不知、长达数天,且所有御医都诊断不出病因,与这次情况十分类似。而几乎是同时,黄河在横陇决口,滔天的大水,使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令所有人都记忆犹新。
之后十几年里,赵祯一直没有发病,直到今年正月初一。现在有人将其,与六塔河联系起来,这让赵祯不由眉头紧皱。
“昨天过午,官家有旨意出来,令皇亲、御史、水臣、司天官、再次勘察六塔河,确定到底有没有妨碍。”欧阳修叹口气道:“队伍明天就该出发了。”
“皇亲是谁?”陈恪问道。
“汝南郡王、知大宗正寺赵允让,也是赵宗实的父亲……”欧阳修顿一下道:“这个比较蹊跷,汝南郡王身体不好,这种出京之事,一般都是由北海郡王、判大宗正寺赵允弼效劳的的。”
“有意思呵。”陈恪轻笑道:“这可是个苦差啊……”
“官家的心意,还是不要忘揣。”欧阳修捻须道:“这件事越来越复杂了,老夫反倒踯躅起来。”
“怎么讲?”
“两个司天官不过是小喽啰,胆敢对国政大放厥词,必然有人在背后撑腰。”欧阳修面lù不齿道:“最爱耍这种手段的,就是贾子明。”
“必然的……”陈恪点点头。子明是贾昌朝的字,贾昌朝属于欧阳修的前辈大佬了,资历高的很,在庆历年间就当上了宰相。然而庆历新政开始后,他便被范仲淹、欧阳修赶出朝廷,也就在那时,他跟庆历党人结成了冤家。
如今他是以参知政事判大名府、兼河北路安抚使,地方上的第一高官,依然是官家十分倚重的大臣。最重要的是,在‘河入六塔法’确定前,他的‘回归旧道法’,是呼声最高的。
如果能采用他的方法,回河成功的话,贾昌朝将立刻获得足够的声望,重登宰执之位。所以他对六塔河方案,简直恨之入骨。这次官家生病,终于让他找到机会发难了。
“他们本就怀疑,老夫跟贾子明同流合污,”欧阳修叹口气道:“三郎,不瞒你说,这次贾子明跟老夫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想用yīn阳说事。这时候我再上本,肯定会被视为叛徒,只怕要火上浇油了。”欧阳修是有德君子,这时候让他去跟政敌,一同与昔日的盟友作对,心里自然不会好过。
“老师……”陈恪也叹了口气,道:“你不是教导过学生,要对事不对人么?”
“不错。”欧阳修点点头,再叹一声道:“跟数十州县百姓的安危比起来,老夫这点虚名,算得了什么?”
“老师,你觉胜算大么?”
“不大。”欧阳修断然道:“论起智谋来,文相公当世无匹。何况,富相公也支持他,两位宰相同心协力,基本上便没什么悬念了。”顿一下,他抖擞jīng神道:“但这些事,我们总要做的!不做,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恪重重点头。
五天后,陈恪从六塔河转会,未及洗净身上的泥土,便去郡王府找赵宗绩。
赵宗绩早就翘首以盼了,两人便在他的书房中,推敲了整整一天,炮制出了一份十三页的奏本。
终于忙完了,两人长舒一口气,赵宗绩却又苦笑道:“朝廷派我王叔,率十几人的团队去调查,估计不日也就转回了。只怕咱们这个,用处不大。”
“……”陈恪这几天,已经彻底想清楚了:“庙堂之争,非咱们能左右的。你我只要尽力就好!”他竖起食指道:“最低限度,要保证堤上军民的安全,要提前下游州县的百姓,官家是仁君,仁者爱人,你抓住这一点,能做到,就功德无量了!”
宗绩点点头,突然听到有敲mén声,接着听shìnv道:“公子,郡主来了。”
“哦……”赵宗绩将奏章一收,有些意外道:“妹妹怎么来了?”
便见个面莹如yù,国sè天香的宫装nv子,提着个食盒。出现在两人面前,看到陈恪也在,她yù容微微晕红,款款一福,这才对兄长道:“方才做了些点心,给哥哥送过来。”
“仲方兄,这是我妹妹湘儿。”赵宗绩为两人介绍道:“湘儿,这位是……是那个……‘脱布衫’。”
“那次的事情,多有得罪,望郡主海涵。”陈恪自然认识这nv子,不正是那次被自己劫持的小郡主么?只是三年不见,小郡主长成大郡主,不仅仅是长高了哦……
“三郎哥哥救父义举,小妹不胜感动,些许误会,不算什么,”那郡主款款福一福,柔声道:“既然哥哥们有事,妹子就不打搅了。”
“恭送郡主。”见她这般端庄,陈恪也跟着拘束起来。
“三郎哥哥太客气了。”郡主又福一福。
“不客气,应该的。”陈恪再抱拳道:“郡主再见……”
“三郎哥哥再见。”郡主再福一福。
“虽说礼多人不怪,”最终是赵宗绩受不了了,撵人道:“也不用这么客气吧。”
“哥哥,莫取笑我……”郡主微微脸红,这才退了出去。
待她离去后,赵宗绩马上把食盒打开,笑道:“快来尝尝我妹妹的手艺,她做的面点,可不比那些老字号差。”说着轻咦一声道:“怎么都是双份儿,难不成知道我有客人?”——
分割——
修空调的来了,祈祷能修好吧,阿mén……
!@#
第一二二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
第一二二章兄弟多就是好啊!
大内,福宁殿。e^看
盘龙镂金大mén内,悬着一层层明黄sè帷幔,每一道帷幔便是一层mén,一直通到最内里的寝宫。
铺了明黄软垫的胡chuáng上,坐着大宋朝官家赵祯,他穿一身淡蓝sè的便袍,用嵌着碧yù的蓝绸束发,面带微笑的望着在座的两个假子。
坐在左边锦墩上的,是个面如冠yù、温文尔雅的年轻人,他身穿着紫sè的官服,脸上满是关切之sè。
右边锦墩上,坐着个国字脸,浓眉重目的年轻人,也穿着紫sè的官服,脸上浮现淡淡忧sè。
这是他看着长大的两个孩子,大的叫赵宗实,是他堂兄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十三子,小的叫赵宗绩,是他堂兄北海郡王赵允弼的二子,年龄相差两岁,当年都在宫里抚养过。
虽然后来,把他们送出去了,但赵祯从未停止过关心,连他俩的婚事,都是他和皇后cào办的。两人也以父礼待之、定期进宫请安,可以说一直情同父子。
听了两人的问安,官家微笑道:“我的身体,已经好很多,你们不用挂念了。”
“叔父还是要多休息,国事什么的,有相公们cà宗实的声音,如他的长相一般温柔:“这次一定要调养好了,不能留根。”
“嗯,”赵顼点点头,温声道:“你家大郎的疹子好了么?”
“前日便已经好了,现又活蹦luàn跳的了。”提起儿子来,赵宗实脸上的笑容,终于热烈了一些。他那八岁的长子赵仲针,生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深得官家的喜爱。
“有一阵没见他了。”赵祯责怪道:“怎么没带来让我见见呢。”
“怕是没好利索,带了病气来,”赵宗实温声道:“过两天,他彻底康复了,定带来给叔父请安。”
“也好。”赵祯点点头,又转向赵宗绩道:“你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