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怎么了?”秀儿看到皇上脸色变得僵硬,没有原先的柔和,以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没什么,只是朕看到前边那些屋子,想不到朕在皇宫里面所讲的黎民百姓竟是苦楚到这个地步。而国库每年都要由他们负担,要改变他们的处境也不知何年何月!”
“那皇上觉得怎样才可以让皇上满意呢?”
“至少有几间像样的屋子,用火砖青瓦的;有十来亩地;院里要有些常见的鸡鸭猪牛这些农畜;一年交完税还可保一家大小衣食。”
“皇上说的都是殷实人家的家底了。如今天灾人祸的,能耐过饥荒就不错了,剩下的粮食将就只能用半年,很多百姓都是靠着野菜,草根度日。原先秀儿在湖广丰收之乡尚且如此,何况些贫瘠之地。要是做官的是好官,百姓还可维持,要是墨吏,百姓就更加活不下去了。”
我看秀儿说的很是感慨,知道她想起了元年的湖广大乱。出言安慰道:“天下只要多些像你爹爹那样好官,百姓的处境总会改变的。这不,咱们出来不就是为了这些事吗?”
“皇上,我爹他请调外放。”
我愣了一下,才道:“是吗?我看你爹是个老实人,居然也给朕来这一手。嗯,多半是为了你这个丫头是吧?就算这次你不来,朕也不会让他带你走的。”
秀儿不禁给说得脸红,心里又是欣喜。
“皇上,我爹要是外放,只有娘一个人在家,秀儿放心不下。”
“呵呵,朕早已经想好了,你爹就在直隶做个布政使,直隶在元年大旱,那是赤地千里,到如今民生都尚未恢复,王元雅又要顾着长城口一带,由你爹来调剂,相信百姓不会过得这么苦。这样你娘也不用出京城了。”
“秀儿多谢皇上。”
“好了,以后到了宫中可就别学着问朝政的事,不然皇后可要责罚你了。”
“秀儿知道了,以后秀儿会遵从宫里的规矩。”秀儿很乖巧的应道。
随着一直赶路,到了原平府代县车驾才停下来补给。身为侍卫统领的谷刚在这一路一直尽心尽力,一切饮食供应、布防、护卫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大营就驻扎在城南,反正是路过也就没有进城了,只是让曹文昭拿些银两去买些米粮蔬菜瓜果回来。为了方便,这次出巡由内库支付银两,出巡队伍在地方上买日用物资。
“皇上,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在外等候召见。”方正华进御营禀告。
第四卷 历史不再重演 第六十七章 臣子的无奈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5:15 本章字数:4831
第四卷 历史不再重演 第六十七章 臣子的无奈
方正华进来的时候,我正尝着秀儿炒的小菜。因为还是早春,天寒地冻的要喝点酒暖身。秀儿自告奋勇的去做了几个家常菜,一尝之下,果然手艺不错。秀儿见我高兴,也在旁陪着我用饭。
“哦,是当地的父母官,好让他们进来。”
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在外等了许久,心里很是忐忑。圣驾到平原府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邸报上也只是说皇上出巡,不用接驾。自己想着不用接驾,那也少了一事。不想越是怕麻烦,越是惹上身。几个侍卫来传旨时,任是把全府官员都吓出了冷汗。不仅什么都没有准备,就是平原府现在的情况,皇上会满意吗?不过由不得他们瞎想了。
“宣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觐见!”
两人随着公公进了御营,只见里面一个身着明黄便服,面如冠玉,带有些文气的年轻人,正在浅酌,旁边还有一个婉约的女子相陪。他们正待细看,那年轻人抬头望向他们,那双眼神彷佛说不出的锐利,吓得两人一个激灵,马上跪倒在地上。
“臣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你们就是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嗯,有两年没见了,上次陛辞的时候,有好几百人,朕也没有逐个接见。你们是哪年的进士?”
“臣何从是天启三年二甲七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原任延川知府,后改任平原。”
“臣程豫是皇上元年恩科三甲十六名,任代县县令已近三年。”
“居然还有个是我朝的进士,嗯,不错。朕见到你们也很高兴啊!”
“能仰见天颜,是臣等荣耀。”
“不说这虚话,今日朕路过这,顺便看看你们治理的政绩如何?特别是关于田赋的改制,这关系到民生,马虎不得。”
何从首先应道:“皇上,臣等明白。山西至从旧年开始赋税改制,巡抚袁大人便要求臣等事无巨细把田赋改制理清。如今平原府改制前有税田一万三千两百余顷,经臣等详查,改制后,有税田两万一千三百顷。测量土地已在旧年内完成,今年便可按皇上的新税法征收。”
“你平原此处一年能交多少赋税?”
“臣计算过,平原府亩产较低,属下等田,每亩征收三升三合五勺,官价折银三分三厘五丝,共收田赋七万一千三百五十五两,加上市税,盐,茶,马税约在十万计。”
“嗯,看来你还是很称职,好好办差,朕不会亏待你们。此处靠近蒙古,想来不少人走西口吧!你们山西的晋商很是有名,这要好好扶持下,弥补产粮的差异。百姓是大明天下基础,你们可要好生照顾,不可伤民。”
“臣谨遵皇上教诲,平原土地薄产,百姓都以四处贩卖为生。不想能入皇上圣耳,此为山西商贾之荣。”
“好了,不说了,你们下去吧!朕的一干用度,你们都不必操心,你们做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
“臣等告退。”
何从与程豫躬身退了下去,对于他们的报告我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我第一次询问地方改制的情况就有好消息,真是个好兆头。
一高兴,我忍不住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皇上,”秀儿开始给两个臣子叫娘娘,羞得不行,过了好一会才适应过来。“秀儿觉得那个知县倒有话没说,家父以前也任过知县,经常彻夜难眠,做个好官没有这么好当的。这知府报喜不报忧,皇上可不要给人蒙蔽了。皇上出巡,不就是为了了解实情吗?”
我一想也是,每每改制哪有这么简单,下边的官员见到上司,皇帝哪敢说什么苦处,都巴望着报些政绩得到赏识。看来自己心急了,对于地方的上的事情都是巴不得立马见效。居然也犯低级错误,这样一路走去,得到的全都是虚假的情况。
“幸好秀儿提醒,不然朕这次出巡可要白来了。”说着,忍不住亲了她一口。惹得秀儿一声惊呼,似喜似嗔的白了我一眼。
“方正华,你去把代县县令叫来,其他人就不要惊动了。”
帐外的方正华应了声,便去传旨。刚想回府衙的程豫,心里也是乱糟糟的,刚才陛见,他哪敢多说一句话。虽然他不认同何知府的话,可人家是上司,怎好在皇上面前反驳。眼看就要开春,这地没人种,如何来的税呢?!正当程豫还在头疼的时候,只见远处来了几个人,为首的居然是刚才唤他们进去面圣的公公。
“前头可是代县县令吗?”
程豫连忙应道:“卑职正是,公公有何吩咐?”
“皇上口谕,召你觐见!”
“阿,臣遵旨。”程豫马上跪下听诏。
“快起来吧,皇上还等着呢。”
等程豫诚惶诚恐的进到御营里的时候,只有皇上一个人坐在虎皮大椅上,原先陪坐的娘娘居然在收拾碗筷,看得程豫乍舌不已。行完礼后,程豫笔直的跪在地上,他不知皇上再召他来是什么事情,不敢先行出声。
“程豫,你起来回话吧,朕看你是个实在人,代县地面,朕来的时候让侍卫去打听过了,去年过冬,你一直在外头忙着察看乡民,你代县没有冻死人,这是你的功劳,看来圣贤书没有白读。”
“微臣寒窗十载,圣贤之言铭记于心。臣忝为县官,不敢不护着一方子民。”
“嗯,此番找你过来问问山西平原府的情况。”
“请皇上询问,臣知晓的,一定如实禀奏。”
“先前知府所奏属实吗?太原府一年能收十万白银上来?你可要实话对朕说,朕此番来这不是为了责罚你们,而是朕要了解下边的实际情况如何,你该还记得你们在皇极殿,朕对你们说的一番话吗?”
程豫陡然想起皇上那时严词意切的话语,躬身又叩倒方道:“臣岂敢不据实回奏,何知府先前所言,从代县来看,几乎属实,代县丈量田地后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