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太祖时定下的辈分,燕王一脉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儿子这一代是个慈字,因为皇家取名字,以五行相生为义理,我的名字是木字旁,木生火,第三个字是要个火字旁的,我能记得的字也就这么多,熟悉的字又不能用(考虑避讳的问题),虽然历史上崇祯的皇太子的名字叫做朱慈烺,可我不想给我的儿子用这个名字。可叹我手里怎么没本字典,不然也不用这么烦。最后给我的第一个儿子取名“朱慈炜”,然后让内监写入玉牒:
朱慈炜,生母皇后周氏,崇帧二年二月生子庚寅时,坤宁宫稳婆刘王氏,执事太监李增云、郭安在场。交内监及皇后各存一份,依例存档。
后面再加盖了我的玉玺。
我忙完这些事情,想到我的计划,对守在下面的曹化淳道:
“你拿朕旨意,让内阁起草圣旨,宣各地的王爷进京给皇子满月贺喜,朕登基两年了,好些王爷都没有见过。既然朕生了皇子,他们总要表示下吧!去吧!”
“奴才这就去!”
曹化淳利索得答应着就出去了,我闭目想下我的可行计划!
、、、、、、、、、、、、、、、、、、、、、、、、、、、、、、、、、、、、、、、
附太祖诸子字辈谱:
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幹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伟闻参望姡В鸹邃└拶纾梓脞呕祝标疏帷
伊王家: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四十五章 募捐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4:44 本章字数:5263
第三卷 可否一战 第四十五章 募捐
初为人父的喜悦,常让我笑不拢嘴,朝臣们也见机行事,一些不好的消息,专门在这个时候报上来,我还能说什么呢?!
前几天刑科给事中刘懋上有一疏,说驻驿官员大多徇私舞弊,把勘合马牌私自送给亲朋故人,假公济私,甚至遣白牌骚扰驿递,而且在常例食宿供应之外还要敲诈勒索,致使驿站民夫困苦不堪,还有卖儿贴妇以应横索的。”
接着也有各地的巡查御史上折子说,各地官员办事不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还闹出些乱子!广东三水还出现了流贼!最让人恼火的是工部出了问题,首先是韩爌上疏为原工部侍郎高道素辩护,这个高道素在承建桂王府时出了豆腐渣工程,导致桂王还没有住进去多久就出现寝宫倒塌事件,死了数名宫人,刑部按律判斩!
“诸王就国必以齿序乃是成例,谁能想到魏忠贤让三王同时去国。惠王去荆州才三日,魏忠贤就逼着桂王去衡州,让监造桂王府的高道素等措手不及。巡按温皋谋疏乞展期,被那逆阉矫旨切责,有司只好仓皇赶办。陛下想,一个月赶造出来的王府怎能结实牢用?再说,道素督造正殿,黄用督造寝殿。倒塌的是寝殿,而将道素论死,处罚过重。”
这个韩老儿真是会找时候!
接着还是那个刘懋折子弹劾工部右侍郎范景文的,说是范景文所掌的采办司让下面的官商拿到的采办银与当初工部招商承诺出入甚大,不够办官差的,工部招商采办,名义上发银一千两,到商家手里不过三四百两。
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们好,另外还有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怎么说我也登基一年多了!居然还有这么多问题,不过想想也是,其实这一年我也只是稳住了京师,辽东,陕西,湖广这四块地方,其他的各省恐都还有问题。稳定才是发展的前提,想到历史上的崇祯,突然我觉得自己很明白他的心思,一个年轻气盛的年青人,而且是乱急思治,接到这些奏章,不发飙才奇怪!这些下面的臣子在作些什么呢?要不是在后世的史书上接受了走马换将的害处,说不定我也会恼怒之下,把这些大臣换个干净。现在我只能理解为需要给他们时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效果也是慢慢体现出来的!
我把这些东西发给六部处理,然后再让内阁议了就发下去!那个高道素还是免了,让他在范景文手下做个主事,处理工部采办银抽扣的事情。
刚休息没有多久,下边这些臣子又来给我找事做了,上次听了陈文一的建议,去祭典了先贤孔子,劳师动众的,累得我第二天差点起不来床。这回礼部尚书张惟贤居然说要我去求雨,可我前几天皇子降生才去过祭告天地,偏偏这张惟贤说的理由冠冕堂皇,去年至今五个月,从山东到甘肃没下过一场雨,让我这个皇帝去崇雩坛祈雨!说什么以天子之躯,必能感动上苍,普降甘霖!又说天子仁德,自当爱民如子。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我去祈雨!
我好容易才有了个圣明天子的声誉,怎么好一下就败坏了?!自然只好做个非常乐意的姿态表示准奏,另外还要口头嘉奖下这个英国公!这家伙别让我找到机会,不然我可要把他派到海南岛去,让他在那欣赏下海角天涯的美景!
可怜我斋戒了四天,第五天一早,文武百官随在我身后,出了承天门,各部院掌印官就各带数人四散走开,分别奔北郊、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各坛和龙神、太岁、东岳各庙,行祈雨大礼,其他人跟着我直奔南郊的崇雩坛。一路上,卤簿不陈,驰道不除,不设配,不奏乐,一直走到正阳门,才有一处事先设好的帐篷,供百官稍事歇脚饮茶。
按《左传》‘龙见而雩’。盖巳月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为百谷祈膏雨也。《月令》:“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通典》曰:“巳月雩五方上帝,其坛名雩,禜于南郊之傍。’在太祖初年,凡水旱灾伤及非常变异,或躬祷,或露告于宫中,或于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庙、陵寝及社稷、山川,无常仪。后建崇雩坛于圜丘坛外泰元门之东,为制一成,岁旱则祷,一般都在春末举行。
幸好这个时节还不是太热,不然我就漂了!我心里对这个祈雨可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出现旱灾应该积极抗旱才是,就算抗旱也不用我出手吧!祈雨到最后夸张得不行,等到我念完祷文,还要命乐工演奏什么《云门之舞》,使文武舞士并舞而歌之。这简直就是群魔乱舞(本人对舞蹈天生不懂欣赏)。这类史诗般的巨著,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演完的,我要是龙王非给吓跑不可!好容易结束,饱受各种折磨的我,这一天累得是什么都不想说了,回宫连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