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话一说完,朝堂下顿时一片哑然。内阁首辅是张惟贤,皇上却让成基命主持,这能不让人生出想法嘛?!
成基命站出班列道:“臣遵旨!”
我点了点头,这成基命还算醒目懂得跟我配合。待众人安静后,我又道:“京城附近人马非朕手谕不得调动一兵一卒!”
“是!”众臣齐声应道。
“朕回来后会对朝廷的文武百官作出部分调整,调整的目的自然是将不称职的官员剔除。只要你们对朝廷忠心,好好为朕办事,这次调动就不会影响到你们。至于会有什么变化,你们也不用太吃惊。朕会给你们一点意外的!”
下边的大臣全傻了,他们实在不知道皇上作什么打算。开始弄得好像京师戒严一般,到后边又说要更换朝廷官员。难道皇上还是对百官私自进行廷推不满,继而要更换廷臣?!圣心难测,谁也不敢往下接话!温体仁跟王应熊对望了一眼,都是微微摇头。
“好了,先不说这些。既然是去观礼,场面总不能太寒伧。首辅张爱卿,你就陪朕一起去通州吧。”
啊,张惟贤愣了一下才出列道:“微臣遵旨!”
这一下,众臣心里才释然为什么皇上让成基命主持内阁,原来张首辅要陪皇上到通州去。皇上不喜郑三俊,选成基命自然不足为奇。
“嗯,朕去通州也许会呆上几日,其他内阁跟六部大臣就不必去了。现在是春耕时节,有很多事情都等着你们去做,不要因此误了农时。”
“臣等遵旨。”【歪。歪。书。屋】
退朝后,我心情大好。拥有无上的皇权,自然是我说一就是一,去通州的事情很快就安排好了。方正华负责安排仪銮之类的东西;吕强则负责侍卫的安排;至于其他随驾的大臣由礼部安排,我派了一队府前军的禁卫去保护。通州之行,我可不想有什么意外。现在一切都朝着我所预定的那样发展,不过张惟贤就会这样任我揉捏嘛?!今日朝堂上,他表现得太冷静了。难道他还有什么底牌未出不成?!
我敲了敲脑袋,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小心能驶万年船!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对宫外的方正华道:
“传傅山进来见驾!”
×;×;×;×;×;×;
办完差事,一脸疲惫的张惟贤回到了府中。
“父亲,儿子听人说今日早朝皇上要父亲随驾去通州!”世子张亮亲自端上一碗泡好的茶。
张惟贤点了点头,然后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父亲,那皇上的意思是……”
张惟贤早就想明白了,他似随意道:“皇上的意思!哼,还不是想将为父留在身边。大概是怕我们张家在皇帝去通州的时候弄出什么事情来。有我在他身边,他放心多了。”
张亮没有想到情势到了这个境地,他将最近的事情一一联系在一起,不由冷汗涟涟:“父亲大人,皇上已经动手了!我们该怎么办?薛国观、李觉斯他们都被发配出京师了。难道真的是坐以待毙嘛?!父亲……要不先去江南……”
“镇定点!”张惟贤一声大喝。
被张惟贤一训斥,张亮更结巴道:“是儿子……心里慌张了!”
“现在皇帝不是还没有对张家下手嘛?!你慌什么!”
“是!”张亮垂头听训。
张惟贤皱眉思虑了半晌,眼中透出丝精光,一脸冷峻道:“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不要以为老夫就没有机会了!张家自然不能坐以待毙,通州之行咱们奋力一搏,乾坤便会颠倒过来!”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
“亮儿,明日你将娴儿送回郑家。她身上有你的骨血,也好为张家留点后。皇帝不会跟郑家为难,为父去通州后,你立刻让郑家人将娴儿送往江南。以后隐姓埋名过日子罢了!”
张惟贤说得凶险,让张亮一时反应不过来。
“父亲,这……”
“为父这是预先为张家留条后路,唉,一念之差,与皇上为敌便是要准备付出这样的代价!一旦失利,张家满门是逃不过的。”
张亮惊呆了,回过神后急忙道:“父亲,咱们还可以去求求懿安皇后娘娘,堂妹不会见死不救的!”
张惟贤摇摇头:“泼天大案岂是一个妇人所能左右的!好了,你我都是张家的男儿,就算死也不能窝囊的死去。皇帝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是时候准备准备!为父去通州之后,你就呆在府里,哪都不要去。明白嘛?”
“是!孩儿明白。”
“府里不用派人跟随我,就让钟郁在跟前伺候吧。”
张亮疑惑道:“父亲是想让钟郁见机行事?可那么多大臣都在,恐怕不易实行。”
“哈哈……”张惟贤一笑道:“为父岂是如此愚钝之人,皇帝早已作足了准备。凡事总要有些意外才好,皇帝虽聪明,但老夫不信次次博弈运气总在他那一边。你们就等老夫的消息吧!”
张亮明白父亲敢这么说,自然是有把握才会行事。他想了想才道:“还有二弟也要随驾到通州去!”
“辉儿已经跟我说了,他在府前军,用处不大,一些事情还是不要告诉他的好!”
“孩儿明白!”
张惟贤一挥手道:“你去把钟郁叫来,为父有话跟他说!”
“是!孩儿这就去!”张亮小心的望了眼父亲,悄悄的退出去了。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州之乱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7:59 本章字数:5992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州之乱
转眼到了前往通州的日子,礼部早已安排好百官班次,皇驾驻跸关防,迎送礼节仪仗的事情。一大早京城的百姓人山人海的挤在东安门到朝阳门的御道上,成了两道密不透风的人墙。人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真点皇上出巡的排场。随着吱呀一声宫门洞开,先行出发的侍卫满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列队出来。这是吕强精心挑选的五百大内侍卫,他们见到满街的百姓都在围观,更是骄傲的抬头挺胸,像是正要出征的勇士,引得百姓们一声欢呼。在诸多位大臣的劝谏下,这一次我放弃了骑马到一心学院的打算。毕竟在缺乏有效的遮挡,骑马容易成为刺客下手的目标。所以我只好郁闷的坐进了皇辇,随着前边开道的侍卫缓缓前进。随行的官员跟在后头,由皇城司抽调了一千人马护卫着,队伍浩浩荡荡。好在这几日没有下着连绵春雨,否则道路泥泞难行可就真坏了兴致。
皇辇所到之处,两旁百姓的跪拜声彼此起伏,我稍拉开车帘,场面很是壮观。想想也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出来了。现在百姓的娱乐活动少的可怜,皇帝出巡自然要来凑下热闹。在我车驾旁边护卫的吕强跟傅山则紧张了很多,他们骑着马一左一右,目光时不时在周围来回巡视。有了他们两个护持,我安心的坐回车中闭目养神,不觉间昏昏睡去。
待我一觉醒来,通州城已遥遥在望。一心学院的副院使梅之焕跟通州知府带着大小官员在城外接驾,见到我的皇辇全都跪在路旁。方正华拉开车帘,我站出到车驾上接受他们的朝拜。 行完礼,我扫视了眼下边跪着的官员,对着在前头的梅之焕道:
“梅爱卿,这次朕只是来一心学院观礼,通州城就不进了。朕来这也不是第一次,就按照原先的规矩,朕就到学院的校场外扎帐立营。”
梅之焕叩头道:“臣遵旨,臣为皇上引路!”
他说着便要去牵马,我拦住道:“梅爱卿,朕还有话说!”
梅之焕忙止住身形待我发话,我望了望天色道:
“此刻时辰尚早,朕想着左右无事,就将开学典礼安排到下午吧。朕明日还要跟学院的学生们一起演练演练,算是朕给他们上的第一课。”
梅之焕被皇上说得迷糊,之前礼部照会他说典礼安排在明日早上,皇上主持典礼后便会回京。不想情况有变,皇上还要跟学生们演练?演练什么呢?!此刻不是他思考的时候,好在典礼所有东西都已经安排好。他马上回道:
“臣这就去准备。”
侍卫们很快扎好了我的御营,方正华则指挥着太监们布置里边的摆设。为了保证安全,御营附近十丈内都没有其他大臣的帐篷。前来观礼的官员跟禁卫都安排在了御营的左面,御营周围十步一岗的站着大内侍卫。吕强来来回回的布防,总怕不够周密。傅山则留在我身边解闷,百无聊赖,我跟他下了几局围棋,结果惨败告终。我有点郁闷的后悔拒绝秀儿了,出发前她缠着我要跟着来通州,结果被我以种种理由回绝。要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