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这话,我顿时大怒:“陕西出了动乱,大同这么远都知道。现在开国公的折子上到了朕手里,杨鹤他们的折子了?难道这么大的事情,杨鹤他们敢不报上来!什么还在路上!昏聩!”
  众大臣见我发火,全都跪了下来。
  “跪着有什么用,还不给朕带人去查,看杨鹤他们的折子在哪!”
  王永光马上带着人跌跌撞撞的跑出去了,下边的臣子大气都不敢多出的跪着。我看着这群跪着的大臣,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登基伊始就注重陕西的局势,尽量的缓和,就是不想那里成为点燃大明内乱的火药桶。这班大臣我一向优待他们,我提他们的俸禄,改善他们的待遇,没想到把我交代的国策全然不当一回事,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会垮台!真是文臣尽皆可杀!
  就这样,满朝的大臣黑压压的跪着。我重新看了下开国公的奏折,总算里边没有讲到陕西动乱到了什么地步。若是真的有大乱,徐子文管着延绥,应该也有所举动。想到这里,我心里镇定不少。看着下边战战兢兢的臣子,心中一软,便冷然道:
  “都起来吧!”
  “谢皇上恩典!”
  过了两刻钟,王永光捧着两份奏折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我不待他说话,就道:“快点拿上来!”
  方正华忙小跑着下了殿阶去取奏折,我接过方正华手中的折子一看,两份奏折,一份是杨鹤的,另一份却是周遇吉的。摊开一看,我当时就心凉了。
  陕西去年十一月,延安庆阳地区就大雪不止,受灾百姓多得十来万。陕西原本就还不足以自给,哪来粮食赈灾。偏此时蒙古人来袭,所有粮食都先供应大同守军,致使灾情延漫。结果安塞有马匪高迎祥,率众蛊惑百姓,最终闹了起来。现在已经攻占了安塞县,号称闯王!
  两份奏折禀报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是处理的方法就完全不同。杨鹤认为,应该以安抚为主,不应用武力解决;周遇吉则主张剿灭群匪。两人相持不下,竟然开始攻讦起来。
  高迎祥可是崇祯朝前期的流贼主力,我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还好事前把李自成调了进三营,否则又多一个对手。这个高迎祥绝不能留,得让周遇吉乘他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赶快斩草除根!我心意一动,就想着马上下旨,我还没有说出口,就听着殿外有侍卫跑进来道:
  “启禀皇上,陕西有急奏!”
  怎么会这么巧?!看来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刚看完一份急报,陕西又来一份。我努力使自己尽量平静。
  “呈上来!”
  很快,值门的太监立刻把一份奏章恭恭敬敬的递了上来。这份奏折是周遇吉单独上的,奏折上说安塞流贼一个月间四处骚扰附近州县,延安府渐成乱象。同时商南县有名叫张献忠的,带领十八寨的土匪反了。周遇吉为此特地请旨剿匪!
  看到这份奏折我彻底无语了,上天居然让两个对大明极度有威胁的人物同时出现,这不是玩我吗!张献忠不是在米脂县造反的吗?怎么跑到商南?商南县又是什么地方?看来历史上不少东西都发生了改变,这个张献忠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还很难预料。就算他象历史上那般祸害四川,那也有得受!我得赶快有所动作才行!
  我扫了一眼殿内的大臣,却发现王永光还跪在堂下。我心中又不由恼怒了起来:这第一份奏报,居然是一个月前的,也就是说陕西发来的奏折在兵部放了一个月。要不是我问起,恐怕还不知要放多久。
  我寒声问道:“这奏折是在哪找到的?怎么现在就找到了!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你知不知道这奏折有多重要,这关系到我大明的天下!”说到最后我忍不住拍案而起,所有的大臣又跪下听我训斥!
  “朕登基以来,辽东,陕西,海贸是朕的三大国策,你们食君之禄,难道就不能替朕分忧吗?!”我把三份奏折往堂下一丢,喝道:
  “方正华你来念,让他们知道陕西发生了什么事!”
  方正华连忙小心翼翼的把奏章捡起来,然后把三份奏折都念了一遍。王永光面如死灰的跪在堂下,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请罪。
  我现在十分不待见他,皱着眉头道:“你这兵部尚书做成这样,跪在这有什么用!下去先给朕查清楚,陕西的奏折怎么会放了一个月都没人知道,查明再来回奏!渎职者,朕一定严惩不怠!下去!”
  “罪臣遵旨!”王永光颤巍巍的退了出去。
  张惟贤出言道:“微臣请皇上息怒,此时陕西已经出现动乱,臣以为要尽快善后才是!”
  总算有个合心意的人!我点点头道:“英国公有何奏议?”
  “微臣以为,商南,安塞两县地处陕西南北,为了避免流贼互相照应,应该分兵两路讨伐。”
  我点了点头道:“嗯,不过陕西只有周遇吉善战,还得再找一人才是!”
  “皇上,微臣以为,周总兵现在西安,兵贵神速!商南地处三省交界,若是不小心让流贼四处乱窜,恐遗祸给其他各省。故,臣以为应该先行讨伐张献忠。”
  看来这个张惟贤还是提拔对了,若孙承宗在此,所提的意见也不过如此!我示意他继续,张惟贤略一思考说道:
  “安塞靠近延绥,西面有宁夏各卫,南面是西安。所以高迎祥虽然起事,但也不足虑。只要遣一总兵由东面进兵便可瓮中捉鳖。”
  “好!周遇吉立即剿除张献忠,那安塞那边又派谁人去好呢?”现在大同也有战事,开国公他们是调不开,就是卢象升也要守在宣府,曹文诏又去了朝鲜。我手上能用的大将已经全派出去了,难不成又要用三营前去?!
  张惟贤道:“皇上,微臣保奏一人,若不能胜,臣甘愿领罪!”
  “何人?”
  “微臣保举辽东车右营都司,现任山海关协守左良玉前去平叛。左良玉虽目不知书,但武艺超群,又多智谋,甚得士卒军心,每战都多有斩获。臣以为可以封其为副将,领一卫人马前去平叛。”
  “左良玉?”我心里嘀咕着:这也是位列明史中的人物,但说白了他就是明末的一个大军阀。若非他争权夺利率兵反戈一击,也许南明也不会这么快垮台。这样拥兵跋扈的人还要用嘛?!
  “正是!臣以为此人乃将才也!”
  “好吧,就让他率本部人马前去安塞,一应用度由杨鹤负责供给。朕要最快得到捷报!”毕竟我不是原来的崇祯,左良玉只怕还跋扈不起来。现在放着人才不用,那就实在是浪费了。
  “微臣遵旨!”
  “记着,发给他们的旨意中,告诉他们:高迎祥,张献忠二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得擅自应允他们投降,尽一切可能在陕西剿杀他们!”
  “是!”张惟贤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不敢问我,只是低头应道。
  今天的朝会实在太郁闷,我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冷冰冰的说道:“今日朝议到此,粮仓的事情就按原先说的办。朕养着你们为官,就是要你们替大明做事。今后若再有这奏折之事,朕必不轻饶。
  兵科给事史可法,呆会代朕去看看兵部的事查成什么样子,有了眉目就来回报。“
  史可法连声应旨!我转身就回了内宫,后边的太监忙喊着:“退朝”!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孰是孰非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6:14 本章字数:6311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孰是孰非
  从早朝上下来,各大臣表情不一。不过他们都知道,王永光这个兵部尚书是做到头了。如果说这件事情犯在万历爷手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当今的崇祯爷就不那么好说话了,瞧今天的架势,削籍回家算是轻的,搞不好就要发配到边疆去。
  但如果从六部尚书来看,他这个兵部尚书算是久的了。崇祯元年任命的六部尚书,还在位子上的只还有王永光跟曹珖两人。工部属于清水衙门,暂且不说它。兵部在五年中出了多少大事,王永光居然能够稳坐堂官不倒,多少都沾了孙承宗的光!这不,孙承宗刚走没有多久,兵部就出了问题。
  这日下朝,张惟贤回到府上还没有坐热凳子就有下人来报,说是有大人来拜访!张惟贤皱着眉头道:
  “就说……老夫尚未回府,让他们先行回去!今日所有来客一律挡住,没有老夫的允许,不得放一个人进来。”
  下人应声下去,世子张亮在门口等张惟贤发完话,才进来道:“父亲,今日早朝发生了什么事吗?!外头来了很多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