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gl]凰涅天下-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灾情未解,还不知旱到何时,明年开春的种子粮也得早作打算……嗯……军粮军饷也不能拖扣……”户部侍郎叹了口气,神情极是忧心忡忡,“照这样下去……”
  
  他合上帐册苦笑,“怕是明年各省部寺监司的预算要受影响。”
  
  叶梦得这话并非夸大,建炎朝廷的财政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赵构登基后,南方各路州府虽然先后奉他为正朔,但并非一脑门儿的忠君体国,各转运司在赋税上供时就十九存了心眼,该上供十成的只供四五成,其他自是地方吞了。因原来的赋税籍册都毁散在东京,建炎朝的户部官员们手中没底帐,想责斥追缴也无凭证,虽知这供额不对,却也只得按捺下暂不追究。
  
  叶梦得曾做过最坏打算,并拟出计划征敛“经制钱”——
  
  这是宣和四年江淮荆浙福建七路经制使陈遘所创,靖康初被李纲奏议废。这所谓经制钱其实就是增加杂税,譬如:在原酒税上再添三分、人户典卖田宅时在牙税钱上再添二十文、公私房租钱添三分……此所谓辗转取积于细微之间——每项杂税都添个一两分,积少便成多。如此下来,约摸能筹个四五百万,暂解一年之急。
  
  后来,若非以杭州为首的苏、湖、秀、扬、江宁府这几个大江之南最繁荣的州府足额上纳供赋,以及广州市舶司支持,这“经制钱”计划真会施行下去。
  
  叶梦得为此抚额庆幸,但同时,他也生了疑心:丁相公怎么会有苏州湖州这五州府的税赋册目?若说湖州距杭州近还可理解,但扬州、江宁府却是相距甚远,丁相公怎有如此手段?——或许,就是从那时起,叶梦得对丁起留了份心。
  
  且不说户部侍郎的心思,众朝臣突听得缩减预算之语都吃了一惊,顾不得皇帝在殿交头私议,嗡嗡声渐起……众臣交头接耳一阵,又左右看了看,先后将目光投向身兼枢相的国师卫希颜,心道:朝廷耗费最巨者,莫过于军队!
  
  “军费不能减!”卫希颜淡淡开口。
  
  她没有多加解释,赵构却点头,语气坚决,“户部检视各部司,该削减的就减,但北征行营的不可少一毫!”
  
  “臣领旨!”叶梦得躬身道。
  
  众朝臣都不作声。眼下南北分立,尚未一统,谁敢说裁减军费?——谁要说裁军费那就是跟陛下的“中兴之志”过不去!何况靖康之耻犹在眼前,军不强则国不保,大宋朝臣已明了此理,因此对皇帝的决断都没有出声反对。
  
  如此算来,军费既不可减,赈灾也不能减……难道真要削下各部官署的预算?群臣揪眉不乐。
  
  胡安国突然道:“请问叶侍郎,户部早前鼓动朝廷颁布市舶令,以种种优惠条措鼓励东南舶商踊跃海事,似乎已行了大半年罢……难道,京城、广州、泉州、秀州这四地市舶司的收入竟未见长?”
  
  叶梦得拱手回道:“自是有增长。然,这海船出海一趟就得经年,诏令下行的成效非能在短时显现,还需得三五年光景,其后必见大成!——但,今年的赈灾,却是等不得了。”
  
  胡安国灰眉拢紧,他料到这削减预算什么的必是叶梦得借力行舟的手段,其目的恐怕还是在共济会那事上……但他虽精通经义却不擅钱粮经济,这一时也难想出说法压下叶梦得,不由得忖眉焦虑。
  
  丁起接过户部侍郎的话问道:“叶侍郎,以户部估算,如果节缩明年京中各部司预算,能否措足赈灾费用和种子粮?”
  
  叶梦得想了阵,面现难色,“怕是勉强……若这大旱再持续个……”他停了口。
  
  丁起点了点头,慢慢道:“旱灾何时去,现下确也难讲。如果节省开支仍然不足以措支,那就只好……”他似在瞬间下了决意,抬笏向赵构一揖,又侧目看了眼门下都给事中朱敦儒,道,“陛下,为应国需,臣敦请减俸!”
  
  “嗡”的一声,群臣脑中一轰。兵部尚书周望等几位朝臣的脸色立时沉下去。
  
  朱敦儒沉吟片刻,毅然出列道:“禀陛下,圣人言:‘君子者,谋道不谋食。’我等既为官,受国家俸禄恩养,便不可因食而弃道。丁相公所言,臣赞允附议!——减俸,当自中书门下始!”
  
  胡安国心想,若真减了俸,看你叶梦得还有何话好说?忖度得失后,也道:“臣附议!”
  
  他一开口,朱震、范冲、谯定、苏痒、张自牧等六七位属于清流阵营的学士待制也纷纷出列赞同。
  
  周望心头着急,再附议下去这事儿可就定了,一急下顾不得多想,出列奏道:“陛下,为人臣子者,理当忠君和分君之忧,若减俸禄能解朝廷燃眉之急,臣等自是不当顾惜。但若灾情若持续个两三年——先朝就有过大旱三年的例子——臣担心削减俸禄只是杯水车薪之计,无济于事……”
  
  “先顾得一时也好,”胡安国打断他话,“来年再作筹措不晚……”
  
  周望气急瞪眼,说道:“什么来年不晚,这天灾是大事,饿死一人都有损朝廷仁德!——出了事,给事中担得起么?”
  
  叶梦得暗嗤,这兵部尚书历来在预算上和户部锱铢必较,这会儿为保俸,竟装起忧民君子来,嘁,小人!他心头不屑,却顺着周望的话道:“周尚书说的话虽尖锐,却也不无道理,这减俸之事确需慎重。其实……”他犹豫了下,迟疑道,“也不是只有减俸这一条路……”
  
  周望立时侧望过来,目光着实殷切,“叶侍郎有何良策?”
  
  “称不上良策,只可用于解急……唔……前朝也行过……”
  
  他说得吞吐,周望等朝臣听得心急,赵构也不耐道:“叶卿,究竟是何策?”
  
  “陛下,即进纳之策。”
  
  叶梦得一横心,不去看朱敦儒、胡安国等人遽然变色的脸,径往下道:“太宗时曾有诏令,许富民愿出粮助官府赈济者,予以恩泽酬奖,一千石赐爵一级,最高可到太祝;真宗朝也有规定,凡援粮边军者,最高可授大理寺丞散阶;仁宗时对富民进纳边军草料的,最高可授县尉;神宗朝时……”
  
  “陛下,不可!”
  
  胡安国愤然打断,激动道:“陛下,为国者礼义不可不立,法度不可不行,风俗不可不纯。若进纳授爵,便有小民拼力耗财纳一爵,以至生活困窘,父母妻子罹冻饥之患,此谓礼义不立也!又,自古以来,先王域民,便有贵贱有差,今若使进纳可得官,则下愚之民便忝得上位,此谓之不合法度!再则,若朝廷官职可以钱纳,则朝风官风有败,此谓之风俗不纯!”
  
  “陛下贤仁之君,”他言如铁铸,“这‘进纳’实乃祸及礼义、法度、风俗的败乱弊根,断不可为!”
  
  “给事中所言甚是,进纳为官绝不可行!”朱敦儒、范冲、谯定等人均激烈反对。
  
  周望、范宗尹、季陵等朝臣却转而支持叶梦得,周望讥声笑道:“胡给事也太危言耸听了罢?依你之言,难道太宗、仁宗、真宗、神宗四朝都是祸乱之朝?哼!”
  
  朱震立时直眉瞪眼,转身指斥:“尔不知这四朝正是行了这进纳之策,引生出种种弊害?我朝岂可重蹈覆辙!”他秉性品直,竟将太宗也骂了进去。
  
  周望笏板一扬大声指斥回去……不一会,就分两派阵营吵得大殿震天价响,互相指鼻子瞪眼,其后又毫无例外的上升到大宋朝文官争执常见的品性德行攻击……
  
  赵构不由揉了揉眉,这些大臣一吵起架来哪还有半分文人风范?罢了……随你们吵去,吵累了自然消停了。他久坐金殿也坐出了经验,知道这时候皇帝万万不可掺进去,否则这帮子朝臣立时会不约而同将头一转,“请陛下圣断”……若断得不合一方心意,被指着鼻子骂的就会是皇帝!——赵构初登基那年就吃了两回瘪,之后学精了,当默时则默……
  
  最先提出“进纳策”的叶梦得反被晾到了一边,他也“当默则默”,待得双方都有些气喘声弱时,方高声道:“其实除了进纳一途外,还有一策。”
  
  周望、朱震等人都抬头瞪向他,“叶侍郎……你有话不能一次说完?”朱震一边顺气一边指着他。
  
  赵构也板着脸,“叶卿,还有何策,一并说清楚。”
  
  叶梦得道:“禀陛下,前朝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