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诸天万界-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道。
  “收下了!”陆云一挥手,又收了。
  “师弟……”
  “他们也是小人,不收下后患无穷!”陆云解释了一句,又听得古籍二字,一招手,那装有古籍的箱子便被他吸到身前。
  “老爷果真神人也!”看到这一幕,刘管家立刻大拍马屁,佩服的五体投地,连苏清婉都似乎忘了先前的一幕,看着飞来的箱子发愣。
  “师弟,你竟然修炼到了这个境界!”苏清婉呆愣了刹那,随即化作一道红影出了客厅。
  她也要去修炼,再不好好修炼,会被师弟甩得越来越远……
  至于师弟,修行到了这种高深境界,又怎么会在乎什么世间的金银?
  师姐离去,陆云也不阻拦,知道师姐是刻苦修行去了。这位师姐,天资聪慧,修为进展迅速,要不然也不会被玄幽道人收为徒弟,只是当师姐将比较的对象选成他自己,不是自讨苦吃么?
  他有念力在身,寻常人不能比……
  陆云不去想师姐的事,随意拿起一本古籍,粗粗看去,原来是皇宫大内之中的藏书,被梁师成这个败类拿来送人情去了。
  宋人爱书,爱学,从立国以来,天子诏令学者奉敕编纂的御览书集,就有上十万卷之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蔚然大观的《太平御览》。
  为了编纂历代皇帝御书、御制文集,官府从天下间征集了无数藏书,可以说,天下学问八成都藏在皇宫大内之中。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这一次梁师成送来的,便是一箱子记载有道家前辈思想结晶的古籍,其中有些思想,让陆云也不由得为之赞叹。
  甚至还有几篇,是道家几大修道门派内的典籍,如茅山上清宗的《登真隐诀》,龙虎山天师道的《老君音诵诫经》。
  只是,这些典籍并非修行典籍,而是一些无关轻重的养生典籍。
  这是大宋的一个传统,每隔一段时间,朝廷征集天下藏书,道门各派便会将一些无关修行,只谈养生的典籍换个响亮的名字交上去。
  “什么时候,真正搜刮一次,让他们也出出血!”每看到了关键时刻就没有了,陆云看的牙痒痒,真恨不得将这些道家大派的真货给挖出来。
  只可惜,这只能想想罢了。
  道家各门各派,隐藏的高人不要太多。
  他虽然修为进展迅速,但在张天师,张紫阳等人面前,还是有些弱了。
  在这个世上,能吊打他的人,大有人在。
  万一做的过火,容易有危险。
  虽然,成就国师后,一般道门便不敢随意违背他的意愿……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只有自身实力硬了,做什么事都方便。
  他可是未来的大宋国师,斗法斗不过他人,还做什么国师……
  陆云这一次便有一种预感,端王登基必有波折。
  却不是内部的,而是外部的波折。
  毕竟,旧皇逝去,新皇登基之时,是大宋最薄弱的时机,也是外敌最容易敲诈勒索的时机,想必辽,西夏,吐蕃诸国不会放弃这次好机会。
  这三国若是来了高人,解围的便只有他了。
  “上一次在军阵之中,不曾遇西夏国的高手,不知这一次,又将如何?”陆云心中一边思量,一边吩咐手下人送了几件古玩给梁师成,算是回礼,同时派了天机阁人手注意监察京师。
  果然几日后,有消息传来。
  有辽国,西夏,吐蕃三国使者至汴京城。


第二十一章 登基
  五月初五,皇道吉日。
  这一日,正是大宋新皇赵佶登基的日子。
  有向太后支持,陆云出谋划策,端王果然击败了他的四个兄弟,成了大宋下一任皇帝,整个中原大地的主宰。
  皇帝登基,礼仪自然繁琐隆重,先有一群司仪大臣歌颂大行皇帝的生平功绩,最后宣布群臣议定的谥号,因哲宗皇帝一生致力于平定边疆,所以谥号为:钦文睿武昭孝皇帝。
  又有向太后懿旨,令端王赵佶登基称帝,册封皇后。
  又有满朝文武大臣拥着皇帝祭天,又是长长的祭文,拗口难懂,祭天之后,又要祭先祖历代皇帝和哲宗,冗长繁复。
  陆云站在众大臣中间,淡然而立。他的身旁,是三个太监大臣,一个是杨戬,一个是童贯,还有一个是梁师成。
  三个太监等这一天等了很多年,终于熬出了头,低声奸笑个不停,弹冠相庆。
  终于等到了端王登基,往后他们的日子便好过了……
  种师道在一旁冷笑,陆云耳力敏锐,只听那经略司嘀咕道:“四个阉党……”
  四个阉党……
  而不是三个……
  看起来,这位经略司误会好人了。
  陆云不动痕迹远离了三个奸人,到了户部尚书蔡京面前,却听得宰相章惇闷闷不乐,对蔡京道:“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蔡京一边称是,一边记在心里,准备等朝政稳定,便向赵佶打小报告。
  陆云暗暗叹一口气,这位权倾天下的宰相要倒霉了。
  他误信了人。
  蔡京是王安石提拔上来的,在朝廷之中自然被认做新党人士,如今的新党领袖章惇能在蔡京面前发牢骚,也是因着相信蔡京,这蔡京可是他变法的左膀右臂,才能不可小觑!
  殊不知比起做章惇的小弟,蔡京更喜欢自己当大头。头顶总有一个宰相压着,何时能够出了头?
  这一次,上面的老大犯了政治性错误,在皇储的选择上站错了队,还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这样的话是他能说的么?
  搞垮老大,自己做老大,蔡京表面平静,内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奸臣!”陆云内心里感叹着章惇的命运,这位权倾朝野的铁腕宰相,怕是要不久就走到了尽头。
  不仅是权力的尽头,还是人生的尽头……
  这位宰相,如今已经六十五岁了。
  但得罪了当今皇上,他还能好下去么?
  在历史上,他便是被徽宗一贬再贬,不久死于任上。
  章惇死后,王安石变法彻底宣告失败……
  陆云不动声色离了蔡京几步,又有杨戬凑过来,指着远方祭坛上一个道人,低声道:“那道人是当今的国师刘混康,你要接的就是他的位子。这刘混康也是茅山道士,与王老志一脉。”
  陆云闻言,顿时哑然失笑。他正嘲笑蔡京要抢章惇的位子,这里他已经抢了刘混康的位子……
  五十步笑百步么……
  不过他接受国师之位,是为了改变大宋,而不是争权夺利……
  陆云心中提醒着自己,向台上看去。
  刘混康披着八卦道衣,手持古锭松纹剑,两旁童男童女捧着各种祭祀用品,在台上做法祈福,口中喃喃有词。
  这位茅山派的道士,显然很有水准,陆云甚至有一种预感,这个道人还要比王老志强许多,也是一位大神通者。
  如果陆云不动用念力,很难胜过这刘混康……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代明君哲宗皇帝手下大宋国的国师,必然有着真料,不可能差到哪儿去……
  大宋国师,集一国之气运,修炼一日千里,就算是没实力的,也能修成大神通者,如原本历史上徽宗年代的假道士——林灵素!
  林灵素也算是个奇人,和大奸臣高俅的出身一样,都曾是苏东坡的书僮。博通儒道经典,一张嘴能说善辩,就连苏东坡都不敢和他争辩。
  他在三十岁时游历sxsc时,与一姓赵道人,交游数载,某日赵道士突然死了。林灵素从他的尸体上扒出了三卷道书,乃是神霄派的五雷玉书,名为《神霄天坛玉书》,书上细字如珠,还间着有天书篆字,内言神仙变化法诀,金液还丹大法。
  从此之后,林灵素依靠自身天赋的口才以及半吊子的神霄大法,走上了祸国殃民的神棍道路。
  此道人乃是玄门之中忽悠水平最高的,只靠嘴皮子的工夫,忽悠的徽宗相信自己是青华帝君转世,兴致冲冲的将自己的名号改成道君皇帝。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阉党都是神仙降世。贵妃刘氏方受徽宗宠幸,他就说这是九华玉真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林灵素的这一番随口系辞,说得徽宗皇帝与蔡京、童贯等人大为快乐。从此林灵素平步青云,装神弄鬼,大把花钱,作尽了“欺世惑众”之事,附庸他的道徒就有近二万人,都美衣玉食。立道学,封道官十等。在他怂恿下,徽宗皇帝正式下诏尽废佛教。改称佛主为金觉大仙,菩萨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改佛寺为宫,让佛祖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