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尽管帝国上下都知道理藩院掌握着强大的武备,但却晦莫如深,从来不曾对百姓开放过。没有亲眼所见,百姓也就只把它们当成了遥远的传说。传说这东西再美妙也跟自己沾不上边,久而久之,也就越发的虚无缥缈了。轰天雷还是百姓们第一次见识到最大威力的武器,对他们的震撼自然非比寻常。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之下,难免举国沸腾起来。
在技术上占据了制高点的同时,普通百姓又在不知不觉间帮助凤九渊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
演武训练当日,凤九渊当着数万人的面,请求皇帝废除民间研发武器的禁令,虽然皇帝没有当场应允,但却借着数万人之口将这个请求传遍了整个凤凰界。不过几天时间,它俨然不再是九王个人的请求,而是整个帝国所有百姓共同的呼声了!
与之同时,各地工程学院预约报名的学生数量比往年同期多了十倍有余。凤凰界每个道(道是类似行省级别行政单位,下辖郡、县、乡。一个星球既一个道)都设有工程学院,中京又设着帝国工程大学堂,直属理藩院。在帝国武备发展**时,各地工程学院招生往往需要从报名的生员中择优录取,而当武备发展陷入低谷时,往往连最基本的名额都招不足,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年。
突然暴增的工程学院报名额并不能预示着帝国的武备发展走出了低谷,它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是在‘九王效应’带动下的一次不正常暴发。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理藩院和整个帝国的武备发展来说,显然是极大的利好刺激。
怎么利用好这次突然暴发的利好呢?
如果帝国的统治阶级足够明智,那么他们就会对已经陷入僵化的统治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果他们机能已经坏死,非但不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还会惧怕这种突然的暴发,甚至想尽办法将它镇压下去。
幸运的是,凤凰界的统治阶级还没有彻底的坏死,他们迅速地作出了正确的行动,首先是督察院上,请求暂行废除禁止民间研发武备的条例!
督察院里坐着的是御史言官,最能掌握国家风向的。他们是帝国统治阶级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清醒、最需要清醒的一部分,他们的上不但预示着普通百姓要求国家作出改变,就连统治阶级内部也要求它作出改变,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改革对于政府来说是极其敏感的。有时候督察院在改革面前是最保守、最坚定的反对派,有时候却又是最激进、最疯狂的支持派,他们不单是代表了大部分普通百姓的呼声,也代表了统治阶级内部大部分的共同心声。
所以,督察院的上无疑是给废除禁令打了一记强心针,很多人都认识到:禁令的废除近在眼前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凤九渊的胜利,但凤九渊却一点也不觉得这是自己的胜利。当他获知督察院率先上请求废除禁令后,骇然惊问道:“当真?当真是他们?”
冯尘奇怪地看着他道:“这有什么惊奇的吗?不信你问问武大人嘛!”
凤九渊摇了摇头,心中翻涌不矣。暗说:“凤凰界呀凤凰界,你一点也不衰老,一点也不昏愦。原以为你垂垂老矣,时日不多,现在看来不过是累了,困了……你的清醒简直超乎了我的想像,你总是知道什么才是对你有利的,什么才是对你不利的,什么时候采取怎样的举动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难怪你能绵延数万年不死,难怪你的帝制统治方式能够长久不衰,这一切都是源于你的清醒!你到底是怎样做到的?我已经渐渐觉得你不只是强力的国家机构,甚至还是有生命,有意识的强力国家机构。你太让人震骇了……”
见凤九渊脸色时青时白,冯尘越发觉得怪异,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冰冷冷的,顿叶哎呀一声叫道:“怎么这么冰冷,敢情是中暑了?”
凤九渊道:“不,没有,没有……”又忍不住叹了口气,神情颓然。冯尘见他情状实在怪异,就道:“不行,得宣太医来瞧瞧!”凤九渊也忘了制止。
如果督察院不赞同,三省六部不赞同,理藩院不赞同,大都督府不赞同,但整个凤凰界民间却赞同,凤九渊将会无比高兴,他觉得这才是自己的胜利。但偏偏督察院,这个帝国的思考中枢却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同意了,或者说不是同意,而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建议适度的、暂时地‘废止’禁令,而不是彻底地、永久地全面废除。
也就是说,从表面来看,他们是被凤九渊打败了,不得不率先站出来同意凤九渊的意见。但事实上却是不动声色地顺水推舟,让人们觉得他们是顺从民意,顺从舆论,忠实地履行了‘督察御史’的职责,其实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叫醒整个统治阶级,并拿出一个相当严谨,完备的方案,限制了凤九渊妄图将帝国武备研发这潭水完全搅浑,再从中渔利的策略,让一切在不动声色中回归于他们的掌握之中。
高,高明得了极点!
从谏如流不容易,能在从谏如流的光环之下将统治和控制手段玩得如此的不露声色,对于凤九渊这种脑子里装填满了权力斗争和**堕落念头人来说,简直是不敢想像的,也就难怪他会如此的骇异了。
369江边
这回合表面看来他赢了,而且还赢得非常漂亮,实际却是输了,输了相当的干净彻底。
一方面凤凰界的统治阶级在向他发出警告:别玩火,我们都知道你在干什么。另一方面则让他明白:自己再怎么能冲能撞能惹事,也跳不出这张无形的大掌。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鬼怪世界?
它怎么就能没有人类国家的通病呢?
表面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堕落,权力斗争,党派倾轧是无处不在,结果呢……
凤九渊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严重的挫几感让他警醒,让他必须重新衡量是不是要以一己之力继续跟这个庞大的有思想、有生命的统治集团斗下去。是顺从它,融入它,然后再征服它,利用它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还是拿它当对手,挑战它,征服它,然后摧毁它,再安自己的想法重建它呢?
选择只在一念之间,尽管这很艰难,但凤九渊却知道再难自己也必须选择。
闹也闹够了,蹦跶得再高依旧跳不出它的手板心,那就收收心吧!
但不管怎么说,凤九渊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在它面前必须有所坚持,哪怕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也应该保有失败者的尊严,要不然会让它看轻的!
督察院上之后,皇帝还没来得及作出批答,中省和六部也上请求暂行废除禁令。相较起督察院从战略决策的高度看待问题而言,中省和六部的奏折无疑更务实,从技术层面上细化了禁令如何废除,废除之后又如何对整个武备研发行业进行管理规划等。
最后上请求暂行废除禁令是才是理藩院。他们站在自身的角度深刻地对帝国的武备发展局面作了一次剖析,说明禁令的暂行废除将会更大的激发全民的创造力,实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从而促使帝国的武备发展尽早从发展低谷中走出来,再次实现质的飞越。
看来大势已定了。
九离当然不可能阻逆它。
在将相关奏折交部议,并得到绝大部分朝臣上折子赞成后,九离这才在朝会上宣布暂时废止了禁令,同意帝国民间力量加入到武备的研发设计里来。但合法的制造商还是只有凤凰社一家,所有的研发成果只能与凤凰社合作。
为了不打击民间研发的积极性,相关的合作规则也在研究制定中。
这其间,凤九渊又提出了一个‘知识权益保护’的概念来,并在没有任何反对声音的情况下,迅速地被统治阶级接受,然后把它加入到了合作规则的制定中。
合作的规则很快就出炉了。任何研究成果一旦被理藩院采纳,将获得15年的利益分配权益,最少5%,最多30%!年后,研究成果将无条件收归国有,个人不再享有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
年,足够了!
这对于很多渴望借此步入统治阶级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条最大的捷径,也是最富贵的捷径。
在规则出台后的第二天,凤九渊就上,请求由他来担任凤凰社总管。
研究中心对他已经失去了兴趣,他要的是自己来掌管制造和销售。
反对的浪潮再一次汹涌了起来,但也不乏支持者。
经过几回合的交锋,朝臣们开始妥协,大多数的人决定同意凤九渊出任凤凰社总管,但他们却又想出了制衡的办法——委任两名副总管。
别说两名副总管了,二十名我也接受。
在任命获得通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