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制敌人,而忘记撤退,自己回到长安可就惨了。
  “那要不要臣从岭南其他地方调兵过去?”刘延佑深表同情的看了看李弘,因为李弘与他交谈关于家庭的话语,让他得以暂时把眉头松开了一些,心里则是更加觉得太子殿下很近人情,并非是向外界传言那般,杀伐果断至不讲理了。
  “不需要,兵在精而不在多,进攻的时候防守其实更重要,一场战役,死伤人数最多的时候,往往不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你也是此中行家了,这还不明白?象群之事儿想必无论是裴行俭还是马载,都给了你定心丸了吧?暂时不要去招惹他们,过的几日,怕是细奴逻会秘密押送一些奇怪的东西过去,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
  “臣明白,只是殿下您这里的守卫是不是过于少了?六诏如今齐聚太和城,八千人的浮屠营如果无法、无天两位将军再带走三千,臣怕这五千人马不太能够保护您的安全,细奴逻此人就像他的那张丑脸一样阴险狡诈……”
  “这事儿我知道,六诏来到此地后,我就没打算让他们再回去,五千人足够了,何况你明日离开,他们也不知道你是真离开还是假离开,再者……”李弘伸手指了指西北方向,而后继续说道:“蜀身毒道一开始则是通往土蕃,而后继续往西北,沿澜沧江而上的,土蕃乃是我大唐朝廷真正控制的疆土,轻骑简兵比你要快不少呢,过几日他们便会过来。”李弘笑了笑说道。
  脑海里在浮现出细奴逻那张充满随时都准备设计陷害他人嘴脸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与敬辉一同治理土蕃的另外两人:义阳的驸马权毅,以及寒门林士翎!
  特别是那林士翎,这可是一个不亚于许敬宗、李义府这样深沉之辈的存在,就是许敬宗的孙子许彦伯,在面对林士翎时,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对付的。
  所以当林士翎与权毅赶到此地时,自己还真想看看林士翎会给自己出什么样儿的主意了。


第819章 君臣对
  其余五诏:蒙帯⒃轿鲒⒗笋汾⑦傟孚⑹├粟源颖焕詈朊蠲缮嶷簿褪悄馅跸概哒俚教统呛螅詈氩⒚挥性诘谝皇奔湔偌馕遐�
  这也让细奴逻一直担心的,李弘会不会在他们六诏和谈之前,率先召见五诏王,从而达到分化六诏担忧完全消除了。
  细奴逻很害怕李弘会在五诏到达太和城后,被李弘一一召见,如此一来,其他五诏之中,必然很有可能出现为了各自部落的利益,从而投靠太子的人。
  或是为了自己部落的利益,或是为了能够对他取而代之,成为六诏之主,总之,六诏之间相互猜疑、彼此暗斗,在李弘到来后,是不可能团结一致对外的。
  而李弘却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来达到分化六诏的目的,反而是在五诏来齐后,命令他们六诏率先开始自家事情的和谈,甚至连他们的和谈都没有参加,选择了避嫌。
  这让细奴逻的内心立刻变得飘飘然起来,开始觉得李弘跟大唐王朝如此安排,说明他们在六诏之中,最为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南诏。
  如此一来,也让细奴逻在与其他五诏关于部落统领的问题上,再一次增加了信心跟底气,甚至在六诏和谈上,细奴逻又恢复了往常的嚣张跋扈,对于不苟同他为六诏统领的部落,一概都是没有好脸色,甚至借着李弘的名义,对他们加以威胁、恐吓。
  “殿下您如此放心他们自己内部谈判,就不怕他们团结起来跟您做对?这些化外夷民,可从来都不是好相处的,特别是对于外来力量的干涉,他们向来能够做到不顾自身利益,立刻达成共识,拧成一股绳对抗外来力量。”刘延佑替李弘斟着茶,后花园的微风带着花香徐徐吹过,加上头顶不过咫尺的白云,颇有一番人间仙境的意境。
  “话倒是没错,化外夷民之所以是化外夷民的问题又出现在哪里?”李弘结果刘延佑递过来的茶水,花孟、猎豹、惊蛰、芒种四人则是分站在亭台的四个方位,警惕着不让他人靠近此处。
  “这……之所以是化外夷民,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我大唐的礼、德等,以至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约束他们的日常行为,形成了如同安西牧族一样,只靠手里的武力来解决问题。”刘延佑实在没办法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只好把自己这几年能够总结出来的说了一些。
  “不错,谁手里的刀子锋利,谁就是老大,那么我大唐的横刀不比他们锋利?为什么我们却一直成不了这里真正的统治者?为什么一直都是他们依附我们,时刻都有反出的可能性呢?他们之间的争斗需要的是武力,与我大唐斗,我们要给他们的一半是武力,一半便是我们的王权思想。化外夷民之所以为化外夷民,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华夏文化传播到这里来,长安城的那些儒学大贤,又怎么会来这里传播他们的学说?
  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化外夷民是为一,再者就是他们早已经被皇家惯坏了,舍不得离开长安城的温柔乡来这里为名为利,因为他们的名利早就已经被他们的先祖挣够了,他们只要守着他们的家传学说,让他们的子嗣后代延续下去就好了,已经名利双收近千年了,哪还会为了更大的名与利辛苦奔波,辛苦游说、受学呢?
  至于我大唐江山是开疆扩土还是为民造福,跟他们关系大吗?他们只要在朝堂之上,揣摩着帝王的心思,在帝王需要的时候,顺着帝王的心思说上几句话,而后在中原等着士子们为求学问而找上来门来后,筛选一些聪明之辈灌之以学说,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祖上的任务了,哪还会真为皇家着想?
  要是真为皇家着想啊,他们就应该跟着前隋、前晋或是大汉朝一同灭亡了!但前隋、大汉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中,唯独他们却依然能够活跃在皇权的身边,这是为什么?说是墙头草是有些侮辱他们了,但他们手里到底掌握着什么,能够让朝代在历史的长河中更迭换代,他们却依然无事儿呢?”
  李弘看着眉头又一次紧皱,思索着自己的话语却说不出话来的刘延佑,继续轻松地说道:“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连皇家也缺少的皇权学说,所以皇家需要他们的学说来巩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开国君主有几个是学究天人一样的大才?还不都是从战场上打下了江山社稷?就是我大唐,不也是如此?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社稷难,不就是在江山社稷到手后,无所适从的不知道该如何管理?所以这个时候皇家能够想到的,便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儒学大贤们?寄望借着他们的学说来掌管天下黎民百姓?”
  “所以殿下您认为,想要六诏之地如同中原一般被我大唐掌控,就必须让化外夷民接受儒学大贤的思想,把我们的文化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把……皇权思想渗入到他们的脑海里,从而是不是就可以摆脱比如说细奴逻对朝廷的掣肘跟牵制,从而让朝廷如臂使指般来管辖六诏?”刘延佑眼神一亮,其实说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那么就是在用唐人取代细奴逻等人,成为六诏之地的官员后,再加以儒学大贤皇权思想的灌输,从而一劳永逸的使这里的疆土真正的变成大唐的疆土,就像是土蕃、安西一样,如今百姓只认大唐文化,只以大唐人自居一样。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如今长安城内,那些儒学大贤估计已经在哭爹喊娘了,用不了多久,不管他们是愿意,还是被贬,这里都会出现不少儒学大贤,用他们的学说巩固我大唐在这里的影响力,传播我华夏文化的精髓。”李弘笑了笑,只见在远处,不少五诏的其他官员,带着一些显然经过精心装扮的女子,正站在角落里,等候着求见自己。
  “殿下英明,臣每次回长安城述职,都会被他们嘲讽一番,甚至会有人说臣身为从二品的安南都护府的大都护,在这荒山野岭之地,可是有如一方诸侯般快活自在,唉……但即便是这样,臣一旦说起很欢迎他们过来时,他们就默不作声了,所以那些人要是能够过来,臣是打心里感到痛快,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地方,是不是真如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般快活。”刘延佑随着李弘的目光,落在了远处一堆人身上:“殿下这是……?”
  “这是你要的答案,六诏王在王宫里谈判,而五诏王就开始讨好我了,那些美人儿,还要官员手里的盒子,想必都是给我准备的。所以就看他们明里、暗里的举动,你会觉得他们如今还会不计前嫌的联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