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败家子-第1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听说,奥斯曼已开始举行科举,并且以八股文为主。
  这向西的道路上,充塞了不少下定决心的读书人,他们跟随着商队,开始了艰难的旅程。
  而对此,兰州知府自是奏报。
  这奏报送到了朝中,一时哗然。
  读书人,无论他们才学如何,到底有几斤几两,又或者是被西山书院的人再如何看不起,可他们终究还是中原王朝数百上千年来,最优渥的一个群体,现在大量西行,这岂不是我之珠玉,却弃如敝屣,反而让奥斯曼人视为珍宝?
  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觉得事态严重,倘若只是三三两两的读书人西行倒也罢了,可人一多,其影响就极大了,他在奏疏中的票拟中的建言是希望朝廷阻止,另做打算。
  弘治皇帝对此,也权衡不下。
  方继藩那儿,对此事倒是乐见其成的,用他的话来说,儒家的责任,就在于传播圣学,奥斯曼国人口诸多,乃天下中心之地,倘若也能知礼乐,这是旷古未有,居功至伟之事。
  将四书五经交给奥斯曼人,借此机会扩大与他们的贸易,这有何不可呢?
  甚至方继藩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事。
  面对下头的大臣们,弘治皇帝道:“方卿家有一句话,颇对朕的胃口。我大明人口本就诸多,再者,自从粮食增产以来,医疗条件改善,许多人家,一户竟有孩童四五个之多,只需数十年不到,这人口便又要至极限,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因而,若有百姓出海,亦或是西行,既可使这天下尽有汉民,又可传播圣学,这有何不可?这正是圣人的希望啊,圣人在时,为传播圣学,不惜周游列国,四处传授圣学,如此,才有今日,可到了如今,这堂堂名教,为何却都只躲在书斋中了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孔圣人和孟圣人在世时做的事,现在儒生们争先恐后,要去奥斯曼,甚至,还要去其他诸国,这是值得提倡的事啊。况且,奥斯曼国国君,前些日子,又派人入贡,甚至恭谨,朕若是阻拦儒生西进,反显得小气了,让他们去吧。”
  刘健此时见陛下的心思,已完全被方继藩所影响,他倒还好,对于这些只会做八股文的人,他也是不太瞧得上的。
  毕竟,自己的儿子如今这么有出息,也不是靠八股来的。
  倒是其他大臣,心情就不一样了,都是一脸悲凉之色,只是此时,又不便说什么,最近风声太紧。
  “陛下……”礼部尚书张升道:“老臣听说,太傅王公,还在养猪?此事已是闹得沸沸扬扬了,王公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两袖清风,臣听说,他致仕时,竟是家徒四壁,王家族人,没有一个受过他的恩惠,现如今,他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遭受如此侮辱,不但要甘受贫困,还需要操持贱业,与猪狗为伍,陛下啊……还望陛下念着君臣旧情……格外开恩吧。”
  或许是儒生所遭受的待遇,实在是让人觉得过意不去,张升又不敢在国策上与陛下顶撞,索性拿出王鳌的事来。
  众人听到此,方才就抑郁的脸,此时个个面如死灰之色,一个个看着弘治皇帝,目光沉沉。
  陛下现在的行为,确实有些薄情寡义了。


第1619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弘治皇帝听张升这么一问,面上露出了难色。
  于是道:“此事,朕正在过问,王师傅养猪,并非是有人强迫,他愿养,朕又能如何呢?”
  张升听到这里,急了。
  这是王鳌啊。
  他会主动去养猪吗?
  若不是因为什么缘故,怎么可能会做这等事。
  其实这殿中的臣子们都晓得,此事和方继藩脱不开关系,陛下是想要袒护着方继藩,因而,张升不禁道:“陛下,可是臣听到一些流言,说是此事与齐国公有关,王公是气不过,这才养猪。”
  弘治皇帝便沉眉:“可有真凭实据?”
  “王公的心里,定有委屈,陛下只要一问,就可水落石出了。”
  弘治皇帝这会是被弄得下不来台了。
  这张升问的急,而其他的老臣,也大多和他想法差不多。
  这太胡闹了。
  致士的太傅,沦落到这样的田地,以后大家也都要致仕的啊。
  连谢迁也不禁道:“是啊,陛下不如召王公来,一问便知。”
  弘治皇帝自是为难。
  他反而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王鳌,更别提到时王鳌当真说点什么了。
  见弘治皇帝不语,张升沉痛的道:“王公在的时候,对于陛下,是何等的忠心,臣记得,弘治三年,西北大旱,陛下心急如焚。而王公恰好在那时,染了风寒,他害怕陛下身边没有人帮衬,带着病体,依旧带病当值,手中的公务,无一不是他咬着牙,坚持着办出来,陛下……难道忘记了吗?王公高风亮节,臣等可以说是承蒙陛下了恩泽,可王公,又得了什么雨露之恩呢?他一心报效朝廷,报效陛下,而今,垂垂老矣,已是无用了,难道,就该这样对待吗?那齐国公,自是功劳赫赫,又是陛下的乘龙快婿,说起来,老臣也是极钦佩齐国公的,可是陛下啊,有些事,对就是对,错便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张升说着,自己的眼眶都红了。
  他和王鳌的关系,一向不错。
  他不忍心去猪圈里见王鳌,却也去过王家一趟,于是哭泣道:“臣前几日前去王家,见那王家家徒四壁,其此孙王建,居然需要出去给人做账房,才能让一家老小有衣食果腹,长子已为官,却也是清廉自守,这是一家的忠良啊……”
  这一番话,终究是唤起了弘治皇帝对于王鳌的情感。
  弘治皇帝心里也不禁浮出酸楚,不由道:“此事……”
  正说到此,外头一个宦官匆匆而来。
  弘治皇帝不喜的看了那宦官一眼。
  这个宦官,实在太没有眼色了。
  这个时候,禀奏什么?
  当然,这也怪不得这小宦官,毕竟弘治皇帝曾有过交代,交易所里若是出了什么事,要随时禀告。
  毕竟,这交易所关系重大,不说大半的内帑,都是交易所里的股指维系着,何况任何的动荡,都可能影响国计民生。
  弘治皇帝冷静下来,盯着那宦官。
  宦官道:“陛下,今日交易所……出了一件大事,奴婢觉得事出非常,特来禀报。”
  张升等人,本来刚刚升腾起了希望,却被这宦官打断,难免朝那宦官露出了冷色。
  弘治皇帝也是不悦的盯着他,口里道:“说吧。”
  宦官道:“近来有一个畜牧的新股挂牌,股价极是罕见,只几个时辰,竟从每股十三两银子,到了三十多两银子,奴婢听说,当初他们的本金,不过区区三十万两而已,交易所估值,本就高了,谁料到这一挂牌,竟还暴涨……”
  畜牧……
  弘治皇帝一愣。
  随即……顿时心有些疼。
  暴涨了啊?
  早知如此,宫里也配一些。
  “三十万银子的本金,现在估值几何?”
  宦官道:“已暴涨了十数倍,将近四百万两了,瞧着这趋势,未来说不准还有上涨的可能。”
  上有所好,自然下有所效。
  现在这宫中上下,谁不懂一些工商的消息。
  “此股何以如此,可有什么蹊跷吗?”
  宦官道:“听说是出了一个养猪的奇人,叫周坦之。”
  周坦之……
  弘治皇帝有一些印象。
  他皱着眉,努力的回忆。
  “此人正是那太傅王鳌的弟子,听说和王公一道养猪,悟出了许多养猪的秘术,他养的猪,实在了得,不但用工的成本低,且出肉率要比其他农户要高的多,现在,百姓们对于肉食的要求,越来越高,说是什么未来的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因而……才有人花了银子,投产养猪作坊,请了那周坦之去,还听说配了那周坦之,两成的干股。”
  周坦之……王鳌……
  殿中顿时安静了。
  这时,君臣方才回忆起,这周坦之是谁来。
  此人,不就是被罚去养猪的南京礼部尚书吗?
  而他乃是王鳌的弟子。
  王鳌现在确实是在养猪。
  这样说来……
  君臣们面面相觑。
  “两成啊……”弘治皇帝感慨道:“这可是近百万两的银子,朕命那周坦之养猪,他居然……凭借着养猪,一夜暴富。”
  弘治皇帝神色有点复杂,随即,视线落在了张升的身上:“张卿家,你以为如何?”
  张升一愣:“陛下……这……这……”
  他一时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你说他们可怜,可是……他们哪里可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