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茂林气得冒烟,回到家里就气病了。
周茂林婆娘黄雨春连忙将常兴请到家里。
“这老家伙脾气犟,非要跟石明本顶着干,结果气成这样了。”黄雨春说道。
常兴用手在周茂林的胸膛拍了两下,把周茂林的气给拍顺了。
“唉,都是我没用。石明本就是故意整我们仙基桥。一个上大学的指标都不肯给我们仙基桥。我没本事啊。”周茂林说道。
“茂林叔,其实你不用动气。大水公社的指标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镇上来的。石明本不给我们,我们直接去镇上要不就行了?我们大队给镇上做了这么大的贡献,给罗田县做的贡献也不小。我们大队要几个上大学的指标,有什么问题?不让我们这样的先进大队的人去大学,难道让那些后进的大队去上大学?”常兴说道。
周茂林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用力拍了一下大腿:“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步呢?走!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镇上,喊马本富开拖拉机去!”
周茂林与常兴两个当即坐大队的拖拉机赶到了镇上。
“什么?石明本现在跋扈到如此地步?你们仙基桥大队可是给全县做了巨大贡献的。你们放心好了,仙基桥的指标不会少!”田道森当即表示会全力保证让仙基桥大队争取到应有的名额。
“这就好。”周茂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常兴,你要不要去上大学?”田道森问道。
常兴摇摇头:“我在机械厂上班上得挺好的。”
田道森突然想起了什么,点点头:“也好。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其实这一年全国招生人数总共才几千人,罗田县能够分到的指标自然不会很多。但是仙基桥大队在罗田县太耀眼了,所以仙基桥的两个指标最后全部落实了。
整个太平桥镇也就这两个指标,全给了仙基桥大队。很多人都非常不满,石明本尤为不满。仙基桥跳过了大水公社,直接与镇上连线,更是让石明本在公社的大会上拍着桌子骂娘。但是石明本再跋扈,出了大水公社,他什么都不是。甚至没有办法对付仙基桥的周茂林。
肖红霞很欢喜,但是也非常遗憾:“常兴哥,你要是能够跟我一起去城里上学就好了。”
“红霞,我以前就说过,你总有一天会到城里上学的。等读完大学,你就成了国家干部了。以后记得咱们仙基桥。”常兴说道。
“常兴哥,看你说的。我再怎么样,也总是仙基桥人,怎么会忘了仙基桥呢?将来你跟我去城里好不好?”肖红霞脸上一红,不敢再看常兴。肖红霞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说出这句话。
常兴笑了笑:“等你到了大学里,以后怕是不记得常兴哥了。”
“怎么会?”肖红霞撅起了嘴巴。
秋天的时候,肖红霞就去了京城,与潘小玲一道。走的时候,全仙基桥大队的人将她们两个送出大队。看着她们两个坐着拖拉机,一路扬起漫天的灰尘去向远方,直到拖拉机消失在远处的山林之中,仙基桥大队的乡亲才回了家。
常兴将肖红霞与潘小玲送上了去清水市的班车,她们将在清水市坐火车去京城。
吴婉怡向着远去的班车不停地挥手,等到汽车走远,才捂着脸痛哭起来。
第247章 归来
肖红霞一到学校就寄了信回来,为了节省邮票,将写给家里的信一起塞到写给常兴的信里。让肖大江都有些吃醋,养妹子家果然是赔本的。
肖红霞在信里表达了思念之情与一路上看遍祖国河山的激动之情,以及对常兴没能够与她一道去京城上学的遗憾。
常兴看着信,脸上露出了一弯笑容。就回了一封信,写了仙基桥的稻谷金黄,峰眉寨的野柿子开始发黄,大枫树的叶子渐渐变红,山坡上的野菊花散发芳香……都是一些仙基桥家长里短的琐碎,竟然给常兴写了满满两页,看得常兴自己也很是自豪,自己竟然也是一个舞文弄墨的料子。不仅画得了符,还写得了好文章。
邮递员好几天才来一次仙基桥,每次过来的时候,将仙基桥的信送过来,然后将仙基桥要送出的信带出去。
常兴拿着贴着邮票的信封坐在田埂上等待邮递员的时候,吴婉怡也赶了过来。
“吴老师,你怎么也跑到这里来送信啊?邮递员不是要去你们青年农场么?”常兴奇怪地问道。
“顺路。”吴婉怡说道。
“这也顺路?”常兴有些不解。
“对啊,待会去你家蹭饭吃。你说顺路不顺路?”吴婉怡笑道。
“那倒真的顺路。”常兴会看相,却不会猜妹子家的心思,不晓得吴婉怡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去机械厂,怕错过了邮递员。”吴婉怡这才说了真话。
常兴抓了抓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刚才心里还在想吴婉怡是不是当真看上他了。哪个晓得人家是骗他的。
看着常兴这个样子,吴婉怡忍不住咯咯一笑:“你给肖红霞写的信吧?”
“嗯,给潘老师也写了。”常兴说道。
邮递员过来了,常兴连忙将信交给邮递员。吴婉怡也把信寄出之后,就匆匆赶往机械厂。
时间匆匆,一不留神就又过了两年。仙基桥的变化当真是不小。赵建国的机械化种植模式已然在青年农场与仙基桥大队实现。常兴负责的茶场已经每年向供销社供应大量的茶叶。而张喜来负责的果园则已经到了开始收获。仙基桥大队的日子当真是欣欣向荣。
说好每个星期要给常兴写信的肖红霞现在很长时间都难得写封信来了。据说现在已经分配了工作,肖红霞创造了仙基桥成为国家干部第一人的历史。
仙基桥大队的人不再在常兴面前提起肖红霞,所有人都认为肖红霞成为国家干部之后,与常兴已经没有任何可能。
常兴心里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无论肖红霞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对他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日子依然是平平淡淡的过着。
常兴经常会去峰眉寨看看祖师庙,虽然祖师庙一点灰尘都没有,但是常兴总是习惯隔几天就要将祖师庙打扫一遍,将桌子凳子摆一下。然后才将祖师庙大门虚掩着。
峰眉寨的地也没有荒芜,水田里的稻谷长势喜人。地里的蔬菜也是品种繁多。随手摘了一根白黄瓜,放在身上擦了擦,用手揉了肉白黄瓜上的刺,直接咬了一大口,黄瓜很甘甜,清脆,常兴咬得嘎嘎作响。
常兴突然一抬头,吓了一大跳,田垄上竟然站着一个人。
定眼一看,这人怎么这么熟悉!不是师傅么?
“难道我看花眼了,师父怎么在这里呢?”常兴嘀咕了一声。
“兴儿?”站在田垄上的还真是老道。老道已经快认不出常兴了,隔了这么多年,常兴跟他离开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父!师父!”常兴扔掉黄瓜,飞快地从地里冲出去,也不管踩到了什么蔬菜苗子,常兴就那么从地里横穿了过去,冲到老道面前,将老道紧紧抱住。
“兴儿!这些年苦了你了!”老道也是老泪纵横。
“师父,这些年你都去哪里了?”常兴问道。
“唉,一言难尽啊!”老道长叹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沧桑。
常兴将老道迎回祖师庙:“师父,我现在在仙基桥也有了房子,不过师父回来了,我明天也搬回来住。”
“搬回来做么子?你想一辈子在山上打光棍啊?住山下挺好,我也跟你到山下去住。”老道说道。
“师父,你坐一会,我去给你弄吃的去。”常兴说道。
“师父不饿,兴儿,你坐师父身边。你都长这么大了。师父出去的时候,你才这么高哩。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呀?”老道叹息道。
“师父,兴儿过得很好啊。就是师父在外面受苦了。”常兴说道。
老道将自己这些年在外面的经历简单地说了说。老道本以为自己阳寿将尽,不忍心看着常兴伤心,给常兴留点念想,所以跟常兴不辞而别。在清水城隍庙待了一段时间,结果清水那边破四旧闹得很凶,老道连夜乔装打扮跑掉了。连道袍都不敢穿。当时常兴在清水城隍庙看到的那个布袋应该就是老道逃走的时候丢下的。
因为到处都在搞运动,老道不敢继续待在城里,就跑进了山里,一路往深山走。老道命不该绝,竟然在深山里撞大运采到了一株颇有灵性的千年人参。靠着这一株千年人生,老道不仅吊住了命,而且修为上有所突破,寿元也延长了不少。这些年一直在深山里修炼,终于将那支人参全部耗尽。在采到千年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