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为了拍锦袍少年的马屁,所以尽力贬低呵斥秦笛,反正他只是一个人,也不怕他发火儿。就算发火儿,也不是众人的对手。
“小子,幸亏仙文谷中不准动手,否则今天不扒你一层皮不算完!”
“仙字馆的名声不能让你给毁了!”
“对对,要让他三步一磕头,一路磕到仙字馆门口!”
在众人吵吵嚷嚷之中,秦笛迈步走了过来,在仙文残迹的边上找了块大青石,伸手一摸,将青石变得整齐平滑,然后他取出一个符笔,在青石上写了个仙文的“甲”字。
所谓仙文,它是一种上古的文字,跟符箓很接近,里面秉承着天道法则,所以用符笔书写效果最好。
秦笛这具金系分身的神识跟本体是相通的,所以凡是本体会的修真四艺他大体都会,只是因为体质的原因,无法像本体一样将各项法门施展到极致,但是画出来的仙文极具神韵,一看就让人精神一震!
因此之故,这个字落在青石上,众人都禁不住为之一呆。
他们看看青石上的“甲”字,再看看旁边石刻古迹斑斑的仙文,左右对照,一时之间也不敢说秦笛写的不对。
看得久了,有的人心有所感,干脆在旁边坐了下来。
就连锦袍少年都有些迟疑,盯着两个字一动不动的瞧着,越看心里越不安,面色从发红变成了铁青。
虽然还有人不信,在旁边嘀嘀咕咕,但是也不敢像先前一样高声叱责。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锦袍少年似乎想通了,面上显得有些灰败,干咳两声道:“咳咳,我先前不小心,一时看走了眼!诸位,今天就到这里,在下一连破解上百个仙文,暂时精神不济,闹了个灰头土脸。等过两天,恢复精神再说。”
旁边有人劝道:“大罗金仙也有打盹的时候。关少师一连破解那么多仙文,一定很累了!”
“是啊,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来,休息两天再走。”
“关少师你别介意,如此年轻,就有这么高的仙文造诣,假以时日,定然前程似锦。”
众人纷纷出言,安抚锦袍少年,多数人都留了下来,不肯就此离去。
但也有两人悄悄离开,跟在秦笛的身后。
秦笛这时候已经走向下一个仙文残迹,静静的坐了下来。
这些仙文虽然残缺了,但是在天魂眼镜之下看见的天道却有借鉴意义。只要看得多了,对于理解整个的仙文布局,就会有很大的价值。
在秦笛看来,所有的仙文总共十万八千个,对应着十万八千天条大法,这其中包罗万象,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所有的仙文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世界。
对于每一个修士来说,掌握的仙文越多,将来的发展潜力越大。
每一个仙文对应着一道天条大法,掌握了仙文并不等于领悟了天条大法,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这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天条相当于木偶,仙文相当于那根线。
再换个比喻,就像人身上的肌肉和肌腱,天条相当于粗大的股四头肌,而仙文相当于细细的肌腱,如果没有肌腱的牵引,肌肉无法连接到骨骼,也就没法发挥作用。
所以对于修真者来说,如果浑浑噩噩的修行,到了一定的层次就没有后劲了。很多人都卡在天仙巅峰,难以踏入祖仙的阶层,更别提金仙道祖了!
而每一位金仙道祖,都是一位大学问家,要么是开拓宇宙的帝王,要么是学识渊博的宗师。
按照道家的说法,修仙讲究“性命双修”,也就是身心两方面共同提升,性指身体,命指心理。如果将领悟仙文和天道法则算作“心之命理”,那么尽量吸收仙脉、仙材和灵地就算是身体方面的提升。
因此之故,这两方面必须结合起来,只有两个条件都达到了,才能成为金仙道祖那样的大人物。
反过来,很多普通的天仙缺了“命”,没有掌握足够的天条,很难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像钟先书、仓颉那样,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仙文,也可能领悟了较多的天条,但是缺少“性”的部分,换句话说身体跟不上,没有足够大的洞天和很强的法力,还是无法成为仙帝级别的大人物。
秦笛对这两方面都很重视,所以他在谷中参悟仙文,将每一个仙文残迹复刻在玉简中,甚至将天魂眼镜中看到的天道法则都设法详细的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将来构成巨大拼图的基础组件,如果能拼出大量的仙文,借以领悟天条法则,那么他的境界将会得到无限提升。
每领悟一个字,他就在仙文残迹的边上抹平一块青石,然后将完整的仙文画在上面。
这样一来,他一路往前走,身后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人在他走过的地方静坐,对照仙文残迹和青石上的仙文,结果大有收获,欣喜若狂。
这种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很多人都知道了。
众人看向秦笛的目光不知不觉就变了。
“仙文大师,了不起!”
“难得有这样的大师,愿意为我们作注!”
“学问渊博,可亲可敬;品德高尚,令人景仰!”
“可惜这些仙文残缺了,要不然我们能从中领悟更多的天道。”
“希望大师能走到仙文谷的北段,接触那些没有残缺的仙文,但是那里被仙王封印了,不知道大师能往前走多远……”
“不管那么多,能多走几步,多注解一个字,就能让我们领悟出新东西,这机会太难得了……”
第748章 好为人师
秦笛一路往前走,速度时快时慢,对山谷中的每一个残缺的仙文,都尽量做了简单的注解。
他的眼神很好,所以能够看见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仙文,这些仙文有的位于悬崖缝隙中,有的高出地面近百丈,他都能一眼看见,飞上去琢磨考究,制作成玉简收藏起来,同时在边上的石头上写下正确的仙文。
有些仙文他自己也不明白,便只能在青石上留下空白,算是存疑待考。
毕竟,宇宙间总共十万八千个仙文,而他才学会三万两千多个,懂的只有三分之一,不懂的乃是大多数。
好在这处山涧中的仙文残迹分布得也有规律,从南向北由浅入深,所以开始数百里几乎都是简单的字符,他大体上都认识。
这样一来,跟在秦笛身后的人更是惊叹不已!
这些人一路跟随,一路赞叹夸奖,将秦笛说的好像一朵花一样。
“大师厉害!”
“真是了不起!学问精深,深不可测!”
“是啊,以我看来,他比本地仙文阁的董仲书,和仙字馆的关天佑,那两位仙文大师还要厉害!这简直就是奇迹!”
“听说董大师和关大师正在山涧北段参悟仙文,这两人已经深入北段百余里,不知道眼前这位不知名的大师能不能快速赶上去并且超越他们?”
“不晓得,我看有几分可能性。听说关大师当年在南端参悟了很久,速度并不是很快。”
“那两位大师已经学习仙文五十万年,单是这一次入谷参悟,就已经有八万年了,才有今天的地位,而你们看眼前这位大师,英气勃勃,眉心仿佛镶嵌着一颗宝石,看上去岁数很小,说不定都没有二十万年呢!”
“哎,还真是啊!钟牧,听说你们家有一种望人气、观寿数的功夫,赶紧施展一番,看看大师今年多少岁!”
这时候一位头戴高冠的中年文士停下脚步,笑道:“那我来试试,能不能看出大师的跟脚。”
说话之际,他双目之间陡然放出一道金光,口中开始念念有词,手指也在不停的掐算,过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他眼里的金光才终于散去,面上露出吃惊的神色。
旁边有人问道:“怎么样?钟牧,看出来没有?”
中年文士钟牧抿着嘴不回答,瞪大了眼睛瞧着秦笛,面上惊讶的神色一直无法消散。
旁边的人见了,心中更加好奇,抓住他的胳膊摇了摇:“我说钟牧兄弟,到底是怎么个情形?你倒是说说啊!”
钟牧低声道:“你猜大师多少岁?说出来肯定让你吃惊!”
“难道说只有十五万年的寿数?”
一般来说,如果是在灵界,要想进阶为四阶天仙,至少要上百万年。就算在仙界,也需要五十万年,只有资质卓绝的弟子,才会在二十万年内进阶到这种程度。所以这人猜测秦笛只有十五万年,已经是十分惊人的结果了!如果再说低了,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钟牧看看周围的人群,不敢当众说出来,只能神识传音,道:“大师今年不足两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