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藏-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之故,大楚国采用了慢慢蚕食的策略,今天往前挪一丈,明天再往前进一尺,日久天长就能把巫咸国全部吞下去。
  秦笛来到了巫咸国的都城,在巫咸河边买了个小房子住下来。
  他每天不再修行,只是在城中穿行,走来走去的闲逛。一连逛了月余,就将巫咸国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巫咸国的国王名叫巫溪,据说是巫咸第一百一十世孙,此时还掌握一些简单的巫术,只能算是小巫中的佼佼者。
  除了国王巫溪之外,本地还有十几名巫师,水平虽然差,但都是巫咸国的王公大臣,肩负着管理、医治和祈祷的重任。如果这些人都死了,那巫咸国也没法存在了。
  秦笛在城内闲逛完了,就回到自己居住的小房子,摸出个马扎坐在河边垂钓。
  左边的邻居是一对青年夫妇,丈夫名叫巫岱,大约二十八九,乃是巫家远房子孙,也是一个快出师的巫师学徒,走过来笑道:“哈哈,巫咸河流淌的乃是咸水,怎么会有鱼呢?”
  秦笛笑了笑:“我钓的不是鱼,而是浪。”
  巫岱为之一呆:“钓浪?秦先生倒是别致。钓浪有什么说法吗?”
  秦笛道:“归计未成头欲白,钓舟烟浪思无涯。我在这里垂钓,脑子里纷乱不已,几乎想到天外去了,所以靠着钓鱼静心,啥时候让心静下来,不随着波浪起伏,就算是钓到了!”
  巫岱闻言还是发呆,过了片刻问道:“先生自何处来?”
  秦笛微微一笑,答道:“我自来处来,到去处去,偷得浮生半日闲,如此而已。”
  巫岱虽然听不太明白,但也知道这位邻居不是普通人了。于是,他经常过来闲聊。
  秦笛每天傍晚,都要取出一个普普通通的瑶琴,不动用一丝一毫的功力,坐在院子里静静的弹奏。他也不敢弹奏仙音谱上的曲子,只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耳边听见鸟鸣,就可以用琴音捕捉下来,将其弹奏出来。
  巫岱听了他的演奏,禁不住惊叹不已:“原来先生是大琴师啊!您这样的人只该去繁华的大楚都城,怎么能来巫咸国这样的小地方呢?”
  秦笛答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纵然繁花似锦,在我心里,也是尘土而已。”
  巫岱不知道说啥好了,便开始自言自语,道:“先生可能不晓得。相传我们巫咸国当年鼎盛的时候,也是有大乐师的。我们的巫术能发挥威力,其中一半的因素得之于乐音。自从九大灵巫飞天之后,我们的大乐师也一个个离开了。然后我们的巫术也变得越发不灵了!”
  秦笛听了这番话,心里也觉得有些触动,因为巫术离不开祭祀,祭祀离不开舞蹈,舞蹈离不开乐音,这都是紧密相连的。
  巫岱眼望着他,眼睛里闪烁着激动,道:“先生,我想把您引荐给国君,国君若知道您这样的大琴师来到这儿,一定会非常开心,待您为上宾!您与国君合作,说不定能让巫术重归辉煌。”
  秦笛想了想,道:“不急,此事过几年再说。我来这儿就想清净一下,什么都不思,不想,每天晒晒太阳,钓浪钓风,顺手弹奏一曲,如此而已。”
  巫岱张了张嘴,缓缓说道:“我知道先生是大琴师了。但想问一句,您是否懂得如何击鼓?若会击鼓,对我们巫家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秦笛摇头:“不好意思,我从未学过击鼓。”
  巫岱又道:“我师傅名叫巫鼓,他喜欢敲鼓,家里也有一面好鼓,是用夔牛皮做成的,鼓声很响亮。可惜他打鼓的水平有限,一直想找人拜师,可是都找不到。”
  秦笛笑了笑:“可惜我不会打鼓呀。”
  巫岱抓了抓头皮,道:“我师傅跟我说,他祖上传下来一张牛皮纸,材料跟制鼓的牛皮一样,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号,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他爷爷说是击鼓的法门,但是时间过去太久,灵巫升天之后,到今天再没人能破解其中的机密,真是太可惜了!”
  秦笛还没说话,就听见敖影从屋里跳了出来:“我会击鼓!你把牛皮拿来,兴许我能认得上面的符号!”
  巫岱眼前一亮,但是望向敖影的目光中有些狐疑,见她只是一个容貌俏丽的小姑娘,心里就更加不信了。
  敖影二话不说,忽然转身进屋,拿来一个直径三尺的大鼓,轻轻的敲了起来。
  她虽然没有运功,但是鼓声依旧传出很远,仿佛能敲到人心里去,甚至连水面的波浪都跟着跳动!
  巫岱听了,当即跳了起来,沿着巫咸河岸,迅速向着上游跑去。
  秦笛这边还觉得奇怪:“敖影,你啥时候学的击鼓?”
  敖影嘻嘻一笑,道:“仙音八法,我每样都学了一点,最后才决定专门修琴。在此之前,我花了十年的功夫学击鼓呢!”
  秦笛竖起大拇指,赞道:“真是好样的,比我强!我只会弹琴,别的一窍不通,有空的时候你将仙音八法教一教我。”
  “好呀,相公想学啥,我都能教你!若是我不会,还可以回仙音门进修!”


第419章 巫鼓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一个身材魁梧、年约五旬的巫师跟着巫岱走了过来,来到近前,对着秦笛和敖影躬身,道:“在下巫鼓,见过两位大乐师!”
  秦笛忙道:“请坐!巫鼓师傅,这名字是谁给你取的?”
  巫鼓的头发有些脱落,头顶秃了一半,闻言笑道:“巫鼓不是我本来的名字,它相当于一个官职。我们巫咸国每一代都有一位巫鼓,我虽然击鼓的水平很低,但比别人还略微强一些,因而才担当了这个职责。等我老了,就将这个名字传给子孙。不过很遗憾,我儿子夭折了,所以只能传给弟子!巫岱也是人选之一,但他还不会击鼓,要想做巫鼓,还要修习两三年!”
  巫岱却道:“师傅您又不老,继续努力,老来还可能有子。”
  巫鼓没有理睬他说的话,对着敖影躬身道:“我听巫岱说,您是击鼓大乐师,能不能收我为徒?我愿将所有家产全部献上,只求能学会击鼓!”
  敖影看了他一眼,笑着答道:“收徒就算了!你把写字的牛皮拿出来,不管能不能看懂,我教你击鼓就是了。但我每个月只教你一天,前后不超过两年。能不能学会,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巫鼓听了,“扑通”跪倒地上,大礼参拜,磕了三个头,叫道:“多谢师傅!你只要教我一天,就是我的师傅,不管您认不认!”说着,他从身上摸出一个带着香气的檀木盒子,打开来里面是卷着的牛皮纸。
  敖影接过来,只瞄了一眼就傻了!
  “相公,这活儿交给你了!”
  秦笛接过来摊开,定睛观瞧,只见上面写的不是文字,而是一个个符号,这些符号像甲骨文,又像某种符文,他睁大眼睛辨认了好一会儿,也只能猜出很少的几个。而这张牛皮纸上至少有三四千字。
  巫鼓满怀希冀的望着他,问道:“先生,您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吗?”
  秦笛坦然答道:“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字符,我一时也难以辨认,但是经过慢慢推测,还是可以解析出来的。能不能让我将这些符文拓印一份?”
  巫鼓爽朗的笑道:“先生您也不用拓印了!我将牛皮纸放您这儿,过些天再来取。老实说,我留着它一点儿用处都没有,每天看着它,大眼瞪小眼,茶饭不思,都成心病了!再这么下去,我肯定得早死!要不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真想一把火把它给烧了!”
  秦笛不能动用法力,连神识也不想用,因而取来笔墨,将那些符文描画下来,将牛皮纸还给对方。他知道巫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如果真要将牛皮纸留下来,这家伙可能更要寝食难安!
  巫鼓接过牛皮纸小心收了起来,嘴里“嘿嘿”笑着道:“多谢秦先生,让您费心了。”
  敖影既然答应了要教对方击鼓,当天就教了一个时辰,让巫鼓回去练习,一个月后再来。她毕竟出自仙音门,随便教一点内容,就够巫鼓练习很久。
  巫鼓非常欢喜,拜谢之后离去了。
  秦笛继续琢磨那些符文,然而花了好几天的功夫,也没法辨认出太多。他毕竟不是古文字专家,没学过这些东西,全靠猜测还是很难的。
  于是乎,他进入洞天之中,求教施八宝等人。
  施八宝作为炼器大宗师,对于这些符文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方九符乃是制符大宗师,看了一眼便道:“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巫仙蚀文,数十万年前,甚至百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我因为研究符文,翻阅了仙符宗所有的典籍,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