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门法则-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阳明和沈云敬恭敬应道:“谨遵法谕!”
  张云意又道:“说说第二桩事。”


第五十八章 折扣
  第二桩事,就是十方丛林草拟的那份诏令。
  张阳明看了看沈云敬,见沈云敬一门心思盯着地板,只得自己出面道:“前些时日,下观的同道们上了一个疏文,希望以总观的名义下诏,明确馆阁修士和十方丛林同道们的……呃……职司区别……”说着,将身旁一个纸袋子打开,取出一沓稿纸,给每一位真师递了一张。
  经张阳明批改过的《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诏(拟)》很简单,将原来的八条理由删掉了五条,只剩三条,即修士无时间也无精力处理俗务、修士打理俗务会令道心蒙尘、十方丛林原有体系无法处理修士的升转迁黜。这是一份打了折扣、用语尽可能委婉的诏令。
  对于简寂观下观的俗道们来说,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关系着十方丛林旧有体系能否延续,所以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以超乎寻常的勇气泡制而成这份疏文,又经张阳明之手修改,想要以诸位真师们能够接受的委婉方式呈递上去,最终获得通过。
  但对于真师堂这些道门大修士而言,却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所以尽管张阳明之前便以飞符通报过各位真师,但真正用心琢磨过这件事的并不多。
  器符阁的杨真人便是其中一位,她是前天收到飞符的,当时随意看后没有多想,只是带着一个疑问打算问问张阳明:“张监院,这份诏令有什么意义么?修士打理俗务,当然会影响自身修行,用不着下达诏令,他们也不会去十方丛林担任道职吧?这岂非多此一举?”
  张阳明道:“绝大多数修士们当然都是一心修行的,他们不会去担任道职……”
  刚说到这里,便被杨真人打断:“张监院的意思,还是有少数修士在十方丛林担任道职?”
  张阳明道:“的确有这么一位,是四川龙安府谷阳县的方丈赵致然,他同时也是华云馆修士,是江炼师的弟子,如今黄冠境的修为。”
  杨真人思索片刻,问:“你说的这个赵致然,似乎耳熟?”
  许云璈接口道:“杨真人还记得前年夏秋之时,玉皇阁和华云馆联名报上来的《正骨经》么?”
  杨真人恍然:“啊,原来是他。”当下十分好奇,问道:“他为何要在谷阳县担任方丈?”
  张阳明来之前略做过些功课,当下将赵然的简历大致说了。
  杨真人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此人正根骨之前便在十方丛林之中担任道职,倒也情有可原,只是他为何不辞了道职,专心修炼呢?入修行五、六年而至黄冠……正骨后明显资质和根骨都是上佳之选……是在江炼师门下不得志么?还是说他的功法不适合灵剑阁一脉的传承?江腾鹤我也算了解,剑术超绝,在年轻一辈中是顶尖的,回头我去问问他,若是他这弟子当真不适合修行灵剑阁功法,可以来我门下试试,如此资质根骨,又是为道门立过大功的,耽误了总是可惜……”
  她这话一说出来,张阳明顿时非常尴尬,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反是另一头的雷霄阁杜天师把话头接了过去:“这个赵致然我也曾有耳闻,刚才张监院说,赵致然曾任过君山庙祝,想必便是这一位了。我家中有位小辈去年走了一趟谷阳县君山,和这赵致然比试了一场,言辞中很不服气,但承认确确实实是败了。”
  杨真人兴致盎然地问道:“是哪一个去的君山?星衍?星涛?还是星浚……”
  杜天师道:“是星衍,那孩子当年你还抱过的,呵呵。”
  杨真人道:“原来是星衍,听说他修为不俗,在同辈中可谓翘楚,他比试输了?”
  杜天师道:“不错,他说这赵致然擅长的是阵法,的确不是灵剑阁一脉的剑术。不过他对君山的感观很不错,一直说要寻个机会再去君山看看。”
  两位高修这么一聊,就把楼给聊歪了,张阳明和沈云敬相顾无言,略感有些不自在。
  还是张云意把话题拉了回来:“阳明,你们下观提议草拟的这道诏令,是因为赵致然么?”
  张云意回归正题,张阳明暗自松了口气。他和张云意都出自龙虎山张家,份属同族,算起来,他的辈份要比张云意还高,但张云意是龙虎山的当家人,又是道门最顶尖的大修士之一,所以很多涉及修行的事宜,其实都要听张云意的安排。
  这份疏文的事情同样如此。前两天的时候,他和张云意有过一次当面谈话,把自己不得不为下观道士们出头的苦衷告知了张云意。张云意对下观俗道们的愿望表示理解,但对这份诏令并不看好。
  商量来商量去,当时张云意出了主意,在真师堂磋商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关注点转向赵然这个特定对象,将矛盾集中在赵致然个人身上,而不是馆阁修士这个群体,尽最大可能避免真师们的群体反感。
  也就是说,张云意并不同意出台这份诏令,但为了维护张阳明的地位,或者更直白一些,维护龙虎山张氏在十方丛林中的地位,也不反对采取某些措施限制赵然,部分满足十方丛林俗道们的共同心愿,由此减缓张阳明在下观承受的巨大压力。
  当然,按照张云意的意思,哪怕是针对赵致然个人,成与不成尚在两可之间,同时也尽量不让张阳明冲在最前面。
  于是张阳明道:“这篇诏令文本,是由我下观典造院、方堂两位执事联名上奏,得到了八大执事房的一致认可,诏令的最初起草者,是典造院左殿主景致摩。为了向诸位真师禀明其中的详细来由,这位景殿主自告奋勇,从庐山赶到京城,如今就在元福宫外等候。”
  杨真人再次插嘴:“是景家那个孩子?没有资质根骨的,可惜了。当年……”
  张云意怕他再次歪楼,忙打断道:“正是景家的子孙。阳明,便将他唤进来询问吧。”
  张阳明出了紫宸殿,到元福宫门外,冲坐在门房内的景致摩招了招手。
  景致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见了张阳明的手势,深吸一口气,正了正衣冠道袍,跟在张阳明身后,入元福宫门,向紫宸殿行去。
  一路上,张阳明叮嘱道:“致摩,进了紫宸殿,说话要谨慎。我昨日就跟你说过,这件事情,大家的心愿是好的,但不能指望一次就成,这不可能。”


第五十九章 三个问题
  景致摩跟在张阳明身后,道:“我明白的,监院。其一,将事情局限在赵致然身上;其二,争取到几条限制修士的措施。”
  张阳明点头:“这就是我将你们起草的原文删除大半的缘故,那些话,太伤人,拿出来反而起不到好效果。”
  景致摩低头道:“监院一片苦心,都是为我十方丛林同道着想,致摩是明白的。”
  到了紫宸殿,拾级而上,进入大殿之中,景致摩立即叩拜于地:“小道简寂观典造院左殿主景致摩,见过诸位真师!”
  张云意道:“起来吧,传你进来,是想问你,这份诏令原本是来自你的建议?”
  景致摩起身,垂手肃立:“回大天师,的确是小道的建议。”
  “为何要起草这份诏令?据我们所知,目前在十方丛林中担任道职的,只有谷阳县方丈赵致然吧?是因为他的缘故?”
  景致摩道:“是,也不是。此诏令由赵致然而起,但最终意图,却是为了明确修士与俗道之间的职责,不使混淆。”
  “那就说说吧。”
  “是。赵致然于嘉靖十二年入谷阳县无极院为火工居士,嘉靖二十年便坐到了无极院方丈之位。八年时间,由火工居士而至县院方丈,提拔之速,简直匪夷所思。小道因在川省,说起来,曾为赵致然上司数年,因此,对于他的事情,比较关注。在小道看来,赵致然的问题,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此人是当年玉皇阁楚阳成大炼师自川边救下的,楚大炼师将其带入无极院后,安顿为火工居士。可他却假借楚大炼师的名义,在无极院中兴风作浪,短短八个月,便由火工居士而受牒。为道童后,只一年便当上了经堂静主。当时无极院监院空缺,赵致然以楚大炼师之名,擅自拟定名单,安排巡照宋致元为监院,高功蒋某、经主陈某、静主刘某、堂头莫某、道童马某和方某各有升迁。此为其一。”
  景致摩讲完,便令许多真师感到十分好笑,杨真人当即问道:“假借楚大炼师之名?是真是假?”
  景致摩道:“此事千真万确!其后,楚大炼师遣门下弟子童白眉,至无极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