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门法则-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鹌右簟⑵唐降缆贰Jπ钟Φ闭境隼矗罴嘣撼牌鹫飧舜笃欤岫ǖ恼驹诶罴嘣旱纳肀摺
  赵然话里的重点是最后一句,宋致元稍一思索就醒悟过来,表情凝重了几分,点头道:“这个建议非常好,这的确是我应该做的,以报监院提携之恩。”
  于是两人就在屋里讨论起来。关于在理论上如何阐述意义和必要性,如何鼓吹号角,赵然是行家里手,至于从大明朝政和道门布道的过往经验和实证中寻找依据,宋致元是强项。
  讨论了一上午,宋致元终于将思路理清,道:“那你先回去吧,我下午把策论的前半部分加上,这篇文字就差不多了。”
  赵然告辞出门,宋致元忽然想起一事,问:“关于松藩地区如何布道,你是不是有了成熟的想法?”
  赵然道:“刚才本想和师兄谈谈的……”
  宋致元挥了挥手:“算了,你的点子肯定是好的,也不用和我说了,我也没那心思,你自己把握好吧,我且专心把这篇策论写好就是。”


第六十三章 阅评
  赵然无所事事,又溜达到白都讲的住所。白都讲和同为西真武宫三都之一的廖都厨住在一个屋子里,赵然到的时候,廖都厨正巧不在,白都讲说他去访友去了。
  在赵然的认知世界里,廖都厨的存在感并不强,他原本打算的是,如果廖都厨在,就打个招呼便离开。此刻既然只有白都讲一人,他便踏踏实实进来,给白都讲的茶盏中添满茶水后,又大大咧咧给自己倒了一杯。
  白都讲很满意赵然的“自来熟”,感觉很亲切,便笑问:“你的策论写得如何了?”
  赵然道:“关于红原地区的布道事宜,倒是有些想头。”
  白都讲点了点头:“那就好,文字中一定要显出朝气来,年轻人不要暮气。”
  赵然真心实意点头:“是,多承老都讲指点。”
  赵然和白都讲的关系不比宋致元,他和宋致元可以无话不谈,甚至直接给对方提出撰写策论的意见和建议。
  但白都讲是高功出身,道经和治策的研究底蕴很深厚,文字功底也极其扎实,他如果这么做,那就是“狂妄”了。
  白都讲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策论递过来,道:“这是我写的,但主要是从整个松藩卫地区着眼来讲,你且看看,如果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拿去参详就是。”
  赵然恭敬的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心中大为赞叹,不愧是经堂出来的老前辈,果然作得一篇好文章,因道:“老都讲这篇文字,若是拿去朝堂上参加殿试,一甲头三不敢保证,前十是必中的!”
  老都讲自得一笑,也不多说,手中环着茶盏慢慢啜茶。
  这篇策论正好和宋致元相反,宋致元的文章偏重务实,所以赵然让他在前面加务虚的理论文字;白都讲的文章则务虚,刚好应和了赵然刚才向宋致元提的建议,鼓吹理论的居多。
  见赵然翻到尾页,老都讲问:“如何?可有所得?”
  赵然自是满口的赞叹,他过目不忘,扔下稿纸就能把其中的精彩句子一字不落复述一遍,再加点恭维性的点评,简直是挠到了白都讲的痒痒处。
  赵然总结道:“这篇文字出来,应当是直指玄元观李监院的本意了。”
  白都讲抚须一笑:“你能看出来,说明也是有水平的了,文字本身就要学会揣摩上意,不揣摩上意的东西拿出来,就是不讲大局,这一点务必要记住了。”
  赵然忙不迭的点头:“是,今日看了这篇文字,心里多少有了些想法,回去还要把我写的那篇拿出来,好生考虑考虑。我那篇就是务实的太多,理论上少了些东西,格局气度就差了。回去后我也想想,看看怎么在务实中加入一些切合李监院思路的文字。”
  赵然离开后,白都讲坐在书案前反复思量着赵然临走时的那番话,想了半天,又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重新看了一遍,心中暗道:“在务实中加入切合李监院思路的文字……务实……务实……李监院喜欢怎样的务实呢……”
  三天期满,提调署中的三百余名道士都上交了自己的策论,上交之后的当天,各处院落中又恢复了轻松热烈的气氛,相互之间聚在一处谈论、说笑着,互相恭维着对方此刻方才公布出来的策论建议。
  外面全是一片“道友胸中锦绣”、“道友腹中自有韬略”、“道友大才,我怎么就没想到”的相互吹捧,而提调署内书房里,李云河、岳腾中、周峼和赵云楼等人正在一份一份认真阅览着三百多篇策论。
  忽听赵云楼气道:“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
  大家抬眼看去,就见他手上捏着一份策论,发起火来:“文字粗鄙不堪不说,写得内容也狗屁不通!你们看看,这哪里是谈布道、谈治政的?这分明就是在谈怎么做买卖!”
  周峼接过来,一目十行看下去,忽然喷了一口茶水,呵呵乐道:“……以盐贩至三部,售价每斤三十文,可得利二十文,采买当地皮毛贩运回都府,或可翻倍……有意思,想法还不错嘛……”
  重新翻到篇头,看了看,道:“原来是无极院的董监院,当年我为龙安知府时,他曾来拜过门贴……这字写得不错啊。”
  岳腾中和李云河都接过来看了看,笑着摇摇头,不过也都承认,这字写得确实不错。
  却不知刚刚称赞过董致坤的字,赵云楼立马又怒了:“什么好字?这里还有一篇,和董致坤那字一模一样,也不知谁帮谁誊抄的!唔,无极院龙山庙祝张泽,这字想来是张泽的了。”
  几人都表示很无语,心说你们就算誊抄,至少也做得好看一点嘛,换一下字体会不会?岔开一点时间分别上交会不会?
  抛下这个糟心的事情不提,几人继续阅览。岳腾中忽道:“这个潼川府的景致摩不错,写出来的东西大有可观。”
  周峼接过来看时,念道:“……方堂配以甲兵,不臣者诛之,私设佛堂者毁之……以三部家佬入执,授道卷以诲,明文法者掩留,蒙者尽逐……看来景监院准备行酷烈手段啊,这倒与朝中严阁老所持意见相似。”
  赵云楼看得很快,又道:“这里还有一篇,却有些文不对题,西真武宫都讲白腾鸣所作,说的是青苗钱的事,师兄看看?”
  李云河接过来,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闭目思索良久,道:“确乎走偏了,且放到一旁罢。”说着,从身边拿起一篇,道:“这里也有一份走偏了的,但前面部分大有可观,诸位看看?”
  周峼接过来看了,点头道:“不贴题目,但极有用的,回头我誊抄一份,发往应天,也让内阁过过目。”
  岳腾中看了,也赞同道:“这个宋致元,还是有些功底的,文章极好,我也准备发往总观,可备参详。”
  三人正在议论着宋致元策论中的文字,忽见赵云楼“咦”了一声,摇摇头,又点点头,道:“这篇有意思,简直匪夷所思!”
  周峼接过来看完后,同样也是又摇头又点头:“君山庙祝赵致然?这不是那位山间客么?这字……果然是山间客。”


第六十四章 自荐和力荐
  经过连续两天的大致浏览,三百多篇策论中被挑出来二十篇,列入上等之中,其中持激进观点的有十三篇,持稳重观点的有七篇。
  与庐山上和朝堂中的争论一样,对于红原地区的布道思路在三百余篇策论中大致也分化为明显的两派。要么激进、要么持重。
  激进者以潼川府监院景致摩为代表,主张以强势整固红原三部,除了保留三部名分外,几乎算是全盘撕毁了当初的协议。其优点是果断处理,不为将来留下后患,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激起三部民变,并给大明留下一个不守承诺的污点,将来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对方很难接受投诚的选择。
  持重派以夔州青羊宫监院薛腾宾为代表,主张持重以进,徐徐图之,建议用三到五年慢慢消化和吸收。其优点是谨守承诺,为后来者树立榜样,短期内能够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缺点则是一旦时间久了,容易形成定制,恐为将来的治理埋下祸根。
  其余还有七八篇写得不错,但要么偏了题、要么内容怪诞,但将来或有可取之处的策论,也被归为一类。其中就包括了宋致元、白腾鸣的文章。
  赵然的策论得了个“奇谈怪论、不合旧制”的评语,但其中的思路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因此也放在了这七八篇中。
  两天时间看三百篇策论,哪怕只是看个大概,看完之后,以精力旺盛著称的李云河也感到了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