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城隍位置如此重要,自然很多人盯了上去。
然而此事早已经和那陈不识说定了,有着他在后面运作,尽管事情多少起了一些波澜,但是在月余之后,下土王氏的祖先,终于接替了城隍之位!
当然了,为了报答丹陵几个其他大族的帮忙,还有拉拢他们。
新任城隍却也征召了一批丹陵大族的祖灵为城隍属下的鬼吏。
一时间皆大欢喜!
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
这个时候,王真灵回到自家在交德里的屋子,那内外房间都被王仲夫妻给打扫的干净了,让王真灵颇为满意。
在做游徼的时候,王真灵住在乡亭之中。
而作为县尉从事,却也是住在县廷的官舍之内。
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住了,相比县尉的官舍,这房子不论摆设,还是各方面都差了不少。
不过王真灵并不在意,那小梅山上的草庐,他也住了那么久!
回到家中,王真灵就闭门不出,做出一付闭门读书的模样。
说起来,他当初有那么大的自由,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年纪不大,而且读书不错。
所以家族才给的自由!
若是读书不成,看着就成不了器,估计早早就安排他重新接管家业,让他老老实实地干农活了!
而这时候,王真灵做过游徼县尉从事,日后孝廉可期。
现在的他,就算是在族中也都是头面人物之一。
所以,现在更是没有人管得了他。
王真灵摆出杜门读书的模样,也没有谁敢前来打扰。
第六十八章 千里驹
“我收集的灵气应该也不少了,不如穿越过去看看……也不知道那洞府之中怎么样了……”
王真灵生出这个念头来,从黑水神社再加上利里之中,弄来的灵水应该足够他来回一趟了。
只不过,仔细想想,只有这么一点灵水,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王真灵就强自压下自己的念头,在交德里之中,每日读书修炼。
尽管如此,整个丹陵县,甚至下密郡之中所发生的事情,依旧源源不断的传入王真灵的耳朵之中。
丹陵王氏为地方大族,在地方根深蒂固,什么消息也都瞒不过。
再加上陈不识身边的冯先生等人不时前来拜访,也将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带到王真灵耳中。
让他知道,各地县乡都在操练兵马,为围剿无及之山做准备。
并且告诉王真灵不用急,只要县兵一出动,到时候那陈不识就会重新把王真灵给征召入县兵之中。
只要在围剿无及之山的时候,再立几次功劳,就很容易官复原职,甚至再上一层。
除了关心外界的种种变化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修炼了。
炼气期到出窍期,就是所谓的气固筑神室,神室蕴元神的过程。
如果神室是鸡窝的话,那么元神就是在鸡窝之中破壳孵化的小鸡了。
元神脆弱,也就是只有在神室之中,方才能够蕴养壮大!
所以此时的修炼其实是两件事,一件当然是铸造月轮天宫这个复杂无比的神室。
另外一边,却是蕴养元神了!
普通修行者的修炼,神室并不复杂,从气固之境铸就一寸神室,也就不过需要数月的功夫。
但是他们,元神在神室之中慢慢温养壮大,花费的时间就很长了,往往需要三载时光。
也被称之为三年蕴神胎!
而王真灵修炼的九天元阳长生造化图的月轮天宫,其神室复杂的程度要比一般人的神室复杂麻烦十倍,百倍,花费的时间也更长。
不过王真灵蕴养神胎的过程也就更快,一来这是月轮天宫的缘故,能够源源不断的转化官府气运,为元神滋养。
二来,王真灵自家所修炼的太初龙虎大丹雷法之中的日月炼神的功夫,本就是一种十分高明的锻炼元神和肉身的功法。
这两者相辅相成,就让王真灵的元神壮大的速度极快。
王真灵在官府的时候,盗取的气运多,炼化的气运少。
这时候沉下心来修炼,却就把往日积攒下来的气运一一炼化。
再加上夜间采取月阴,白日采取日华,日月合练,性命双修,修行的速度就是极快。
除了修炼之外,王真灵也就是老老实实地在家中看书。
有时候也会去族长王安处,请教一下学问等等。
真灵前世本就有着高等学历,通才教育本就是教导学生的思维逻辑,眼光见识,而不是具体知识。
所以,王真灵相比起这方世界没有经过逻辑训练,专门的学习方法培养的人来说,就显得十分聪明。
再加上有着前世见识,就更显得目光独到。
只是如果没有人教的话,就有着师心自用,走入歧途的可能。
就好像有些后世所谓自学成才,或者干脆说是思而不学的家伙,发明历史,创造民科……
而幸好王氏大族,儒学传家,虽然算不上是家学。
因为王氏没有一家出众的,和其他都不同的独特理论出来。
但是却也是正规路子,有着王安族长不时指点,却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王氏族长却也吃惊,原本考校王真灵,不过只是尽族长义务。
但是却没有想到王真灵如此颖悟,心中不由暗骇:“还是我家七郎识人,他常和我说,这位十三郎非同小可,是我丹陵王氏的千里驹,麒麟儿。我原本还不怎么相信,现在却是信了!”
却是在考校王真灵的时候,发现王真灵思路开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每次指点王真灵的东西,发现他不仅能够领悟,而且往往领悟更多,许多都是王安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
如此一来,不由得对王真灵更加重视起来。
原本对此,这族长应该高兴才对,不过想到族中的选择和王真灵的选择,却不免告诫王真灵,道:“鸿都门学之中不重儒学,而重文章辞赋,甚或者是音律。而那太学国子监之中,却是最重儒学。我知道你会做一些诗词,颇有灵趣。不过你既然打算走孝廉这条路子,准备日后前去国子监读书,那么你就要多读儒经!”
王真灵应是,却是知道这方世界传统培养人才,比如国子监,和名门望族的家学都是传授儒学。
而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往往都是五方帝君的后裔。
都是有资格建立新朝的家族,这些家族个个潜势力巨大,可不会是彻底忠于朝廷,忠于天子。
而那当今天子,立鸿都门学,想要培养忠于自己的私人,却就不能教授和国子监一般的学问。
所以,鸿都门学之中,却是别出心裁,教授各种辞、赋、书、画,甚至是成天道的理论的!
身为穿越者,王真灵可以抄袭一些另外世界的诗词,如果想要在鸿都门学之中立足,自然就容易不少。
只是如果他想要在国子监立足,靠的就只能是儒学,而不是这些东西了!
所以,王安族长这才提醒王真灵。
王真灵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不过,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儒学是这方世界的显学,才是力量的来源,披露世界的真相。
那王安又叹息了几声,道:“可惜你读书还是差了一点,若是能够读到开悟,将道理融入自家骨血之中,到时候圣光生发,感悟道理。我丹陵王氏却也能够出一位大儒了!”
却是丹陵王氏虽然已经决定站到当今天子的队伍之中去,连那位王悦都已经入了鸿都门学,日后会成为天子门生,心腹。
但是丹陵王氏毕竟骨子里还是儒学传家,对于儒学还是十分重视,视之为正途。
第六十九章 一着伏棋
虽然这么说,王安自己却是摇头,知道这是做梦,是不可能的!
偌大的天下,能够自己读书,达到这种境界的有几个?
这方世界的儒教不是不用修炼,而是只需要悟道,不需要练法。
因为等到他们当官之后,有着朝廷王法加身,自然就不用学,便可以施法。
但是,官员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就算是王法加持,本身也需要自家有着内炼功夫,才足以引动王法,施展法术。
而这个内炼的界限,就在于锻魂。
儒教弟子读书感悟,就是相当于悟道,有着内修的底子了。
一旦当官,就能施法。
反倒是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做过儒教学问的人,就算是当了官,也施不了法。
而所谓读书开悟,道理融入骨血,那就可以说读书入道。
这等人物,日后自然前程远大,不说成为圣贤,起码也会成为大儒。
任何一位官员也不敢不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