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住真人。
只见乌云翻腾之下,一道金光冲天而起。随即九龙神火罩朝着二龙一罩,真人手发雷声,罩中雷火交加,南北二龙王虽是份数水行,在罩中也只有招架之功!
太乙真人伸手一指,一道白光稳住哪吒真灵,对着李靖怒视了一眼,随即就不再多看,关注着场中精卫对敖广,石矶对敖顺之战。
龙族自从上次被三皇焚东海变为桑田之后,除了那些最后又回到东海深渊之中守护烛龙的龙族外,还留在四海之中的差不多都已经废掉了,哪里还有当初祖龙在时,万兽朝苍的气势!
此时的敖广和敖顺,更是空有一身修为,战斗起来被修为远不如他们被石矶和精卫压着打,半点都看不出来什么龙战于野,先前起四海之水淹没陈塘关的气势也不见半点!
“饶命!饶命!”精卫虽然只是太乙金仙修为,但是奈何手中降龙木能够克制龙族,加之混元诛仙盒威力无穷,不过二三十回合,抽个空子,十六把金剑飞出钉住敖顺周身。
精卫不为所动,取了拂尘,朝着敖顺逆鳞之处连连刷了百十下,眼见着对方气息从大罗金仙一直掉到了连天仙都不是之时,这才停下手来。
“哼,龙族也不过如此!果然如同师祖所说一般,欺软破硬的东西罢了!”精卫狠狠踢了敖广一眼,感觉心中郁气一扫而空,又想了想,对着敖顺使个大小如意,使之变成不过三尺的小龙。
在精卫炮制好敖顺之后,那边石矶娘娘祭出八卦云光帕,敖广不识此宝,竟被拿住。
太乙真人向二人打个稽首,算是谢过。二人还礼。
“贫道这徒儿还需吾去数,告辞!”阐截二教如今可是非常“不和”,太乙真人也不欲多待,驾起云头离去。
“师叔,你说这两条小蛇该怎么处置?”精卫看着一身是血的东海龙王和被裹成一团的西海龙王,眉头一皱,有些拿不定主意。
石矶笑道:“师侄既然拿不定主意,不妨将这两条泥鳅封了法力,扔进陈塘关。若是人族不欲多事,自然放他离去;反之,就算是被人食肉喝血,因果也不会落在你我头上太多!”
精卫一听,豁然开朗。但是却不完全按照石矶所言,而是将那西海龙王扔进陈塘关,随后返回了东海,将那东海龙王敖广再次用个大小如意,化作百丈大小,一路持之挥舞。至金鳌岛时,一条命已然去了十之七八。
而另一边,太乙真人一路风驰电掣,全力赶路,不过半日,已经到了乾元山。
“金霞童儿,你去把莲花池中吾教主所赐莲花取来两枝,荷叶采三片来!”太乙真人至洞中,来不及恢复法力,吩咐童子。
趁着金霞童子去采摘莲花荷叶之时,太乙真人又从黄皮葫芦之中取出两枚丹药,将那自己炼制的用了,留下一颗金光灿灿的丹药。
不多时,童子急忙忙取来了莲花荷叶,放于地下。
这莲花不是凡物,乃是当初两界融合之时,一点灵气形成的一粒种子,被天尊所得,将其投入玉虚宫莲池之中,时过境迁,这种子竟然长出了这一片藕荷出来,花叶之中蕴含先天清宁之气,正适合为哪吒重塑肉身。
太乙真人采莲藕花叶,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将藕茎在地上摆出人形,三片荷叶,按上、中、下铺在头,腰,腿部,将一朵莲花放在中心,花心之中,放上从太上天尊处求来的一粒九转金丹,随后念动起死回生咒,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真灵,望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
只见一道神光升起,莲藕犹如翠玉,化为一具人形,面如薄粉,身似灵物,双目转动,身长一丈七尺,此乃先天莲藕化身,自有无穷玄妙。
哪吒原本是娲皇宫中灵珠子,被女娲娘娘投放人间。奈何李靖未成仙道,不知其妙,将那肉球剖开,导致灵珠子无有传承记忆。如今又剃去骨肉,化为莲身,可谓脱胎换骨,再不复灵珠子之称!
太乙真人道:“你随我到桃园里来!”
此时哪吒劫难已过,真人也不必再担心他因为有了本事而心性失守,遂传了火尖枪。待其炼熟后,又赐下风火轮。复将豹皮囊拿出付予哪吒,囊中乃是金砖共先前落下的金镯红绫。
“你如今道法有所小成,借助一众宝物倒也能和普通玄仙一较长短,但是道行却不够,一不小心就会被心魔所惑。你且先在洞中潜修几年,待到子牙下山之后,再出洞府。”原来真人料到哪吒定然会对李靖生怨,生恐其被算计了去,这才要留他于洞中。
哪吒往真人拜了一拜,道:“师尊,吾不去问问那李靖,心神不宁,怎能修道?”
“你此去,前途未卜,不悔?”
“不悔!”他定然要去问问李靖,是否真的能够抛弃亲情!
“也罢,你,自去吧!”太乙真人摇了摇头,天数如此,非人力能够违背!
哪吒再次磕头,踩了风火轮往陈塘关而去。
第163章 元始服通天
昆仑山中,云台之上的元始天尊睁开双眼,目光悠悠,暗道:“燃灯生有二心,虽说乃是为了追寻大道,贫道不好做这个恶人,但是却不能由他糟蹋了我阐教弟子!”
天尊伸手一点,一枚道纹凝结在玉符之上,随即被抛向乾元山。
做完此事之后,看着命运长河之中的大商气运不断下降,元始天尊心中暗道:“是时候该让姜子牙下山了。”
手中三宝玉如意轻磕云床,叫来白鹤童子吩咐道:“去桃园把子牙唤来。”
白鹤童子领命而去,不过是片刻之间,姜子牙已至正殿,朝着元始天尊行礼道:“弟子姜尚拜见老师,老师圣寿。”
“子牙,你上山几载了?”天尊看着如今还未修成地仙的姜尚,暗暗摇头。在这昆仑山上,就算是山间野兽听道如此之久,也能修成天仙了,如今他还只是凡人境界,只能说是天道运转如此,应劫之人合该难以成仙。
姜尚不知元始天尊此话何意,却仍旧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之时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能享受人间富贵。成汤气数将近,西岐周氏当兴,你可与我代劳,下山行那封神之事,扶助明主,封侯拜相,也不枉你四十年的苦修,此处非是你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不断叩头哀求道:“弟子一心修道,苦熬岁月,只愿能够求个功果。望老师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宁愿在山中苦修,必不敢贪图红尘富贵。”
“天数如此,岂人力可改?不要多言,速下山去吧!等你待天封神之事完结,自有归来之日。”
姜子牙见天尊面露不愉之色,不敢多言,起身回去收拾了琴剑衣囊,又来正殿拜别师尊。
元始天尊遣南极仙翁相送,在麒麟崖吩咐道:“汝乃天命封神之人,此去前路坎坷,还望保重!待量劫过后,自有归来之时!”
子牙含泪别了南极仙翁,暂不多表,话说天尊打发了姜尚之后,神念烛照,自己门下弟子近况在其眼中一一浮现。
“唉!”昆仑山上万物被天尊这一声叹息染成了忧色。“罢了,索性借此量劫磨砺他们一番!”
元始天尊伸手打散了天边凝聚起的紫气祥云,一步跨出,出现在东海之上。
“大徒弟,去将你二师伯迎进来!”碧游宫中,通天教主心有所感,停下了对多宝道人的讲道。
多宝道人应了一声,不敢怠慢,慌忙起身去打开了护岛大阵。
看着自家师弟门下的得意大弟子,元始天尊再次轻叹一声,随着多宝道人进入金鳌岛。
“见过二兄!”通天教主率先稽首,元始天尊还礼,二人各分主宾而坐,碧游宫中只余多宝道人奉茶。
“二兄至此有何要事?”通天教主对于元始天尊在量劫之中还跑到金鳌岛来的行为有些不解。
天尊叹了一口气,道:“说来惭愧,当初在昆仑山上你我论道,我说非资质上乘绝难成道。如今三弟门下大罗数十,个个都是精锐,凝结大罗道果的也有四人,而我所收的门人之中,也唯有广成子一个还能拿的出手,其他几个,或多或少都有缺陷!”
通天微笑不语。这种时候,他只需要安心倾听元始天尊诉说便是了,无论接什么话都不合适。
“唉,为兄也不瞒你,此次来金鳌岛上还是因为我门下那群叫人不省心的徒弟!”元始天尊饮了一口茶,这才继续说道,“之前吾查看他们的情况,一个个都是大罗金仙巅峰,好似恨不得马上就突破了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