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活不过这一集[快穿]-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闻道没有反驳,他甚至说了一句:“姑娘聪慧。”
  戚乐刚要说句多谢夸奖,李闻道便紧接着说:“但姑娘可听过慧极必伤?”
  戚乐怔住,李闻道慢慢说:“我并没有说这对我是麻烦。我不说,不是因为想要你猜到,更不是想要借此让赵兄心觉负累。我不说,就只是因为我没将这件事当做麻烦。”
  “只是有些不方便罢了。”李闻道看着戚乐道,“毕竟我家并不适合一位姑娘来借住。”
  戚乐静静看着李闻道,她笑道:“真的?”
  李闻道说:“为人友,不匿不枉是基本,是真不假。”
  赵琅叹了口气:“我没想到……我当初将这事告诉你和李伯伯,会给你们迎来这么多麻烦。”
  李闻道说:“我当时和你说麻烦了吗?”
  赵琅:“没有。”
  李闻道颔首:“那就不能算是你给我的麻烦。就算你不来,以我爹的性子,在察觉到真相后,还是会闹这么一出。你说出来,还省去了他的功夫。”
  天色已晚,李闻道不便多待。他向两人道了晚安,便离开了这座偏院。
  戚乐慢慢看向赵琅,她说:“你交朋友的运气倒是很好。”
  赵琅自然也知道李闻道是个好朋友,他道:“这是当然的,我本身就是个好朋友啊?”
  戚乐看了赵琅一会儿,她忍不住笑了。
  赵琅天性纯真向善,哪怕活在赵府从小到大看了那么多也不改初心。这样的人本就难得,或许李闻道这样的人,就是发现了赵琅这一点,方才自发的聚集在了他的身边。就连戚乐自己,都忍不住去对他好一点。
  人的天赋总是体现在各种各样上,赵琅本人就像是合强力的粘着剂,什么样性格的人似乎都能和他成为至交朋友,哪怕是戚乐这种铁石心肠,也要因他许多举动而少不得软上一两分。天生的,旁人羡慕不来,也学不来他的坦诚赤热。
  赵琅见戚乐看她的表情不太对,满肚嘀咕扫了她一圈。他又没办法从戚乐的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后也只能动动嘴角忍住冲动,交代一句“你好好休息”,便先离开去院子的别屋将就一晚。
  赵琅离开后,戚乐一个人坐在屋子里。
  她想着自己的朋友。
  她的朋友不多,如果不算上李朝舟,那就只有一个赵明了。赵明是自己凑上来的,在戚乐性格最歇斯底里的时候,哪怕她状态再糟糕,吓也吓不走,赶也赶不走。哪怕你把他气到能破口大骂出“戚乐你死了我这就出门给你买墓地”,临到了晚上,他还是从窗户外塞进一个头来,好像白天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问你晚上吃什么。
  ——不匿不枉。
  戚乐忍不住心想,李闻道对做朋友的准则要求可真高啊。
  一夜过去,风平浪静。
  戚乐写了信,李闻道向两人应允一定会加急送至安林竹的手里。这件事解决了,戚乐也被赵琅悄悄地重新带回了家。回家后戚乐倒是没被人发现出去过了,赵琅还是没能躲过赵颉下朝后的责骂。不过赵琅说他也习惯了,这次好歹没动手,没动手就算没被罚——还在李闻道家蹭了一晚,赚了。
  戚乐听见赵琅这样的说法,简直忍俊不禁。
  之后一连几日,皇长孙也没有来赵府,戚乐与赵琅也没有官职,无法主动去接触朝中的事情。虽然赵琅有不少朋友,能让他及时知道朝中的动向——但请朋友帮着刺探这样隐秘的事情——赵琅的朋友也不是各个都是李闻道。
  不过好在赵琅的朋友是真的足够多,他与朋友们隔三差五聚会,借机回忆当年。几天的酒吃下来,还真有人提起了当年一场由长公主操持的梅园宴。那场宴会是安林竹同赵熙一并出席过的最后一场宴会,自此之后,便是两人合理,安林竹回清河再不入建邺,而赵熙也回了赵府最终郁郁而终。
  记得这事的朋友是个安林竹的崇拜者,这件事可谓是安林竹一生中最难过去的坎,所以他对此事记忆犹新,甚至与赵琅提了,还要说上一句“你们赵家这事做的不地道”。
  赵琅对此支支吾吾含糊了过去,心里却盘算着过会儿就去见见长公主的孙子,问问他当年这宴会到底都来了哪些人。
  赵琅在奔忙,戚乐也没闲着。她在家中一边养安明珠的身体,一边自己和自己下棋,同时思索着赵煦可能的、用来对付安明珠的手段。
  在她快要将一本棋谱翻完一半的时候,安林竹的回信被李闻道送回了。
  信到了,赵琅显然很兴奋。他对于戚乐那种送信的法子原本不抱期望——安林竹没直接烧了就算给面子了!所以李闻道真的带回了安林竹的回信,这事在赵琅看来着实是意外之喜。
  戚乐见他高兴,顺口问:“信你看了吗?他怎么说?”
  赵琅说:“是明珠的父亲,那她父亲的信自然是要她来拆,我拆不好。”
  戚乐:“……”不是,这信一开很可能就要证明他不是安明珠的爹了,你居然还在意这个?
  戚乐有些无语,接过了信,三两下就抽出展开了信纸。戚乐一目十行,看完后,她陷入了沉默。
  赵琅好奇,他凑过来:“写了什么?嗨,你别说,安林竹的确是大家,你看他这字写的——”
  赵琅剩下的话没能顺利说出口,因为他看见了安林竹用那飘逸苍劲的字体在信上写了什么。
  致乖女:
  我不是。
  你爹安林竹。
  一共十一个字,多一个字都没有的。
  赵琅看着那薄薄的一页,也同戚乐一般陷入了沉默。
  戚乐看了手中的信纸很久,将信纸拍进了赵琅的怀里。
  戚乐说:“总之,至少我们知道了安林竹不是安明珠的生父。”
  赵琅点了点头,安林竹这回答实在是太果断了。而他的称呼和结尾,也无外是在告诉读信者,他一早知道安明珠不是了,但他不介意继续当这个名义上的爹当下去。
  赵琅好半晌喃喃道:“安林竹,本朝大家……”
  戚乐点头:“很有个性。”
  戴绿帽都戴的坦荡荡并且不畏惧告诉别人,戚乐越发觉得这样的人当初绝不会轻易因为赵熙失贞就同她合离了。
  戚乐甚至有了个更大胆的假设——安林竹会不会连太子强迫了赵熙都知道,他最后放弃、避走清河,是不是赵熙对他的保护,对他的恳求?
  戚乐思考片刻,对赵琅开口:“小舅舅,我还想给我爹写封信。”
  赵琅警觉:“你还想问什么?”
  戚乐直白道:“太子是‘我’爹吗?我觉得他肯能知道啊。”
  赵琅:“……”
  赵琅恳求道:“你用点正常的办法好不好?”
  戚乐不解:“请小李将军帮忙,一来一回不过七日不到的功夫,难道还有比这个更简单更快的办法了吗?”
  赵琅:“……”
  赵琅觉得为了安明珠的名声考虑,这种“太子是不是我亲爹”的信,真的不能让她再写了——哪怕李闻道足够靠谱,不会流传出去,赵琅觉得如果他再收到一份安林竹写的“乖女,他是。你爹”这样的回信,他可能直接梗死在家里。
  赵琅思考了片刻,对戚乐道:“我带你去见长公主吧。熙姐与太子最后一次在同一场合,就是长公主当年的梅园宴。如果当年宴会上真的发生过什么,长公主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戚乐想了想:“能见到吗?见到你能打探到消息吗?”
  赵琅笑道:“何必要咱们去见去问呢?她的孙子还欠着我一千两呢,我同他说要听当年梅园的事,只有他去问的份。”
  戚乐平静问:“这满天下的权贵,有你完全没交情的吗?”
  赵琅想了想,他嘿嘿笑了声,弯腰对戚乐做个嘘的手势:“我和高衍小儿子关系也不错。不过这事可不能让爹知道,不然他能打断我的腿。”
  听见这话,戚乐彻底服了。
  十五年前梅园宴的时候,长公主年纪便不小了。时至今日,长公主年纪更是大,已经有了些精力不济的病态,常常忘记事情,说话更是容易颠三倒四。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从她口里有目的性的套出当年的事情,既难又不难。
  赵琅拿一千两的拮据作为报酬请长公主的嫡孙询问当年梅园宴会上的诸事,那位公子哥也只当赵琅是惦念她姐姐了,想多知道些赵熙的事情,等她忌辰时好作篇怀念的悼文来——他每年都要写的。他觉着这是笔非常合算的买卖,便回家哄了老人问。
  却不想这一问,问出了个惊天秘闻。
  长公主的孙子听得心惊,都是人精,哪里不知道长公主那轻飘飘的几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