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生屏风是竖幅,横向窄而纵向长,那本应是开阔的画面,便好像被束缚在其中一般,美则美矣,却是把韵味给去了不少。
“启禀大周王上,此屏风乃是我国国王和王后精心挑选从大周学艺而归的画师,精心画成,其木制、绢纱,乃是从大周学的手艺。东黎国的人民感谢大周商人、百姓,将名贵的布匹、好用的瓷器带到我们东黎,谨以此向王上表达敬意。”
其格其行了一个大周的礼,向至和帝禀报道。
不过是个贺寿用的屏风,好不好的能说得过去其实没什么人在意,至和帝自然也不会平白落了东黎的面子,自然是笑着点头,说了一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套话。
便仍由那四个侍卫,小心翼翼地将屏风收好,又抬了下去。
只是宁宛看着那架屏风,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除了上面画着的不同寻常的画,这个屏风好像还有哪里不同。是哪里呢?
宁宛瞧着人将屏风抬了下去,也只是心存疑虑,却并没有想清,到底是哪里有所不同。
其格其献上了礼物,他这一行最大的目的就算达成了。至和帝请他入了坐,又举杯共饮,倒一点瞧不出的东黎才卖给了北狄兵器的样子。
这种心照不宣的平衡一直持续到了宴会的结束,对于某些事情,双方似乎都在避免提及。
席间乐声阵阵,舞娘舞姿艳丽,自然是一片热闹祥和。
除去圣上举杯,众位大臣亦是相互敬酒,或有武将喝得多的,脸上已渐渐起了红晕,说话的声音粗犷豪迈,至和帝却未曾埋怨,也跟着哈哈大笑。
圣上的寿宴自然没人敢不来,宁宛也在宴会上头一次看见了宁王世子元方旻。他已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才有了些少年人的风采,在席间亦是不卑不亢,同各位大人们交谈也不见拘束。
不过倒是没有见到林欣的身影。如此宁宛便更觉得,林欣身上或许真的有当年那个秘密的答案了。
因为她身份特殊,所以才要编一个疯傻的名头,“藏”在宁王府里。
“宛姐姐宛姐姐!”
宁宛正独自坐着,瞧着这热闹席间的众生百态,突然一道稚嫩的童声传进她耳朵里。
宁宛扭过头,便见元方瑞和陆煜两个正走到他身边来,元方瑞兴奋地朝他打招呼,陆煜则拽着他的衣服不让他扑到宁宛身上去。
“你们两个小不点在这里做什么呢?怎么不去母妃身边?”宁宛起身,蹲在元方瑞的面前,提他把衣服整理好。
“宛姐姐怎么都不找瑞儿玩呀?瑞儿想和宛姐姐玩。”元方瑞噘着嘴冲着宁宛抱怨。
陆煜一脸冷漠地站在他身后,周身都仿佛是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压抑气场。
宁宛笑了笑,捏捏他的小脸:“瑞儿不好好跟着先生开蒙,怎么整日想着找我玩呢?瑞儿要是不好好读书习字,我以后就不和瑞儿玩了。”
“我哪里不好好读书?!”元方瑞实在是个厉害的,宁宛这么一说,他当即眨巴着大眼睛挤出两滴泪水来。
“连宛姐姐也不相信我!哇!”
“好了好了,瑞儿不哭,姐姐信你,姐姐信你。”宁宛也没了法,只好先哄着他。
“真的信?”元方瑞突然止了动作,踮起脚凑到宁宛脸边,连声音都压低了。
宁宛奇怪,便道:“肯定是真的呀。”
元方瑞便嘿嘿一笑:“那瑞儿告诉宛姐姐一件事,宛姐姐也会信吗?”
只是还不等宁宛回答,陆煜便突然上前来,把元方瑞拉后了一点。元方瑞不满地扭过头去:“表哥干嘛呀?”
陆煜却没理他,而是很认真地看向宁宛:“宛姐姐,可不可以跟我们出来一下。”
出去一下?这回宁宛更摸不着头脑了。两个三岁多的小孩,这意思是让她借一步说话?
陆煜说完,就朝着元方瑞使眼色。两个小娃娃大概是商量好了,元方瑞立马掉头跑向燕王妃。
也不顾燕王妃正和宁王妃说话,便直接插到当中道:“母妃,瑞儿和表哥抓住了麻雀,想叫宛姐姐看看,我们一会就回来。”
话说完也不待燕王妃反应,一溜烟便又跑了回来。
燕王妃在他身后急急喊了两声“注意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是一边坐着的宁王妃劝她:“我瞧着煜儿那孩子是个稳重的,又有韵容在,这又是宫里,你也不必担心了。”
自家的小魔王燕王妃还是了解的,听闻宁王妃这么说,便又说起了元方瑞在家里淘气的事。
而宁宛跟着两个小不点出了门,被他们俩神秘兮兮地拉到了一棵树后面,这两个孩子才停了下来。
“你们两个,又做了什么坏事,要把我叫来这里说?”
宁宛以为是这两个小不点弄坏了什么东西,所以找她出主意的,才要避开屋里的长辈,谁知陆煜十分严肃地摇了摇头。
陆煜一向就给人种早慧的感觉。元方瑞倒正向个三四岁的,陆煜却已像是六七岁的样子了。若不是他俩都矮矮的,宁宛都想把陆煜做个小大人看了。
见她这样,宁宛便蹲下身子问道:“那是因为什么事?”
“宛姐姐,表哥说,那个东黎来的什么屏风,上面有机关。”元方瑞凑了过来,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煞有介事地说道。
机关?
宁宛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小不点把她叫出来,是为了说这件事。
“什么机关?”
元方瑞看向陆煜,陆煜便回答道:“不知道是什么机关,不过肯定不简单。”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我和表弟在外边本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小鸟抓,结果就看见东黎的人抬着屏风从那边经过。”
陆煜指了一下,宁宛从树后探出身子来瞧了瞧,大抵是往库房搬运的路上。
“那屏风也太大了,六个人抬着呢。”
元方瑞在燕王府养尊处优,见过的好东西不知有多少,不过那么大的屏风,他还真没瞧见过。
“那屏风的边上,有金子的光亮,暗夜里一闪一闪的,我觉得像是有暗锁。”陆煜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分析里了。他觉得那金边,和他在小人书上看见的暗锁,一模一样。
“兴许是镶在边上的金子呢?”
“不像。”陆煜摇摇头,“我家里那些镶着金边的,没一个是那样的,况且,刚刚在殿上,我也没看见它镶了金边。”
宁宛没有立马接着他的话说下去,她觉得陆煜现在一点都不像个三岁半的小孩,就像是跟她一个年龄一般。
“宛姐姐,你说这可怎么办啊?”
元方瑞搞不懂这两个人在说啥,不过他才不会现在就问,他装作自己听懂的样子,看向宁宛。
“这件事,你们有同别人说过吗?”
两个小不点都摇摇头。
“宛姐姐,煜儿不打算告诉别人,这就当咱们的秘密好不好?”
不知陆煜打了什么小算盘,不过正和宁宛想得一样,于是宁宛便道:“好,那我们一言为定,这件事就先让它做个秘密。”
大周和北狄正在交战,即使那个屏风真有什么特殊之处,现在也绝不是探究到底的时候,宁宛长出了一口气,这才领着两个小不点走回了殿内。
第176章 风雪(上)
毓修宫内仍是乐声阵阵,圣上和大臣们亦是其乐融融。这一日,便连宫门外都开了宵禁,百姓们一边忙着为年关准备,一边又齐齐向着宫门朝拜,权当是为圣上贺寿。
六十年一甲子,至和帝坐在高位之上,望着下面众生百态,面上虽然俱是笑意,可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却不得而知。
宁宛瞧见皇爷爷举起酒杯来,把宁王殿下招了过去。
宁王元启渊已是而立之年,他虽一向是在临江封地上,可却没有一丝的拘谨,他面带微笑地走了上去,父子俩没有多的谈话,只默默喝了一杯。
宁宛曾听说过,宁王殿下的母妃——就是薛凝嫣的那位素未谋面的外祖姑母——皇贵妃楚忆鸾,当年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不仅绝色芳华,而且才华横溢。
宁宛常想,也许只有那样的女子才能一生尽得皇爷爷的宠爱,即便离世后,她曾居住的宫殿也不曾住过别人吧。
也只有那样的女子,才能有宁王这般人中龙凤的儿子。若她还在世,看到自己的儿子如今已成栋梁,兴许也会很开心吧。
“想什么呢?”
宁宛正出神,突然身后有人拍了她一下,她扭过头去,便见秦温宜正端了一杯清茶微笑看着她。
“嫂嫂。”宁宛忙收整好情绪,打了招呼。
“我做姑娘那会,便最不喜欢这般聚会,大人们只管说话,孩子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