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泡的“欢乐”一点儿也不想见到。
“心学家提出的,唱戏的男子为了演好女子裹脚一事,乃是特例,不能作为话题大写,以免引起唱戏的男子都跟着当初跳舞的女子一样折腾自己裹脚。”
“至于《葑菲闻见录》中记载男子裹足的事儿,倒是给朕提了个醒。当年朱子先生在福建任职的时候命令女子裹脚的理由是“安分”。再朝前洪武皇帝命令‘乞家妻女不得裹脚’,是把裹脚看作是一种等级。”
“就是这么个说法儿。”多铎兴奋地一拍手,“悍妻怕夫婿流连于烟花柳巷,就想出了给夫婿缠足的“损招”,可见裹脚和‘安分’的关系,他们认为裹了脚就是有心也没那个本事爬墙钻狗洞了。”
“这真是无稽之谈却又好像很有道理,怪不得男子都想让女子裹脚,都想娶小脚女子。至于这个等级倒是好办,我们现在已经规定了小脚女子不许做命妇,又废了丐人等贱籍,虽然还有很多汉家夫人偷偷裹脚,明面上已经好了很多。”
小顺治眉头一皱,生怕多铎也被这一套理论误导,细细地解释,“这不是很有道理,这是完全没有道理。刑部大牢那么多的罪犯,难道我们要因为人类中会有犯罪就不生育儿女,生了就都给剁手剁脚?”
多铎眨巴一下小眼睛,不确定地说道:“我怎么觉得皇上和程朱理学说的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不就是男强女弱引起的吗?男女双方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小顺治……,“十五叔说的对。我们这么看,一般情况下天地间的生灵,不管哪两方人都是先论拳头。但是当拳头论完了那?我们是人类,是有思想的高级生灵,有了思想就需要一套人类的,区别于一般生灵的,独有的生存法则。”
“这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灵的最大不同。”
“好像明白了一点儿。这就是汉家男子说“女子头发长见识短”?说她们没有“思想”?不用当正经人类对待?可他们不是女子生的吗?天下的女子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臣是越想越糊涂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台风又来了,大家注意,估计在浙江一带。
孔子让儿媳妇改嫁是真的,但是他的合离一事不大好考据。
《葑菲闻见录》的出现时间没查。就用在这里哈。那个时候确实有男子裹小脚。为了演女子戏曲的,家里做胭脂花粉生意没有女子看店自己裹脚装扮成女子。还有歹人裹脚和女子做姐妹然后行奸邪之事作恶多端最后暴露出来被斩首示众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起风了 5个;痒痒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犒劳犒劳 6瓶;雎鸠炒荇菜 5瓶;5846973 2瓶;起风了、亓栖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第 31 章
多铎挠挠他的光脑门,觉得这些学问上的事儿真心费脑袋; “汉家男子那般对待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女儿……?”
简直就像对待敌人一样。明白他话里意思的小顺治微笑,“十五叔不必纠结。汉家这个男尊女卑应该是几千年形成的性别对立。汉家文化讲究阴阳分属; 既然是分属,再怎么‘和谐’也要争个心理上、实际上的上下高低。”
“这也是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造成。汉家地处中原属于农耕社会; 汉家男子几乎撑起社会上的一切责任。而满蒙等北方西部民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天然的对女子的身份……母亲,产生一定的感恩和敬畏; 他们认为女子是一个民族的延续; 是共同承担一个家庭的人。”
尽管小顺治已经用非常简单的话讲述; 但是豫亲王多铎还是听得两眼发直,“皇上这么一说; 臣倒是有点懂了。就是汉家人的生活太舒坦了,有空闲瞎琢磨的汉家男子不去外头打拼却把力气和心思用在家里的女子们身上。”
小顺治……小顺治对一副“小学生”模样等着他回答的十五叔干巴巴地回应一句,“十五叔的想法……也有道理。”
“那是。”多铎对于自己可以明白这么深奥的大道道非常骄傲; 特有模有样的感慨; “皇上之前提起的旗人男娃娃、女娃娃一起进学之事; 非常及时。进关的八旗人住在处处舒坦的中原,旗人女子不用出门骑马放牧; 不用自己早起做奶茶做早膳……。”
“不管什么家用花个几文钱就可以买到; 时间久了她们就变成汉家女子那样被家里的男子养着; 然后就会变得和汉家女子一样唯唯诺诺的不敢开口。而旗人男子受到汉家男子的影响,会慢慢地满足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失去了朝外头闯的雄心壮志。温柔乡; 英雄冢,不得不防啊。”
小顺治……,小顺治对于十五叔的“领悟”报以微笑,“现在汉家的小姑娘被满蒙风气影响着渐渐地放开自己,是好事儿。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惰性,滋生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说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个事儿。”
“旗人家的小姑娘受到汉家女娃娃的头发影响不想剃头,这个事儿很正常,不要打压。进了关没有打理头发的烦恼自是想要美丽。”
根本没有打压还惯着闺女蓄发的好阿玛多铎听到皇上提起这个“不守满人传统”事儿,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他家的小格格们看见汉家女子的头发、发饰都哭喊着不想剃头,他作为一个好阿玛能怎么办?
小顺治了然,这也是他非常欣赏豫亲王的一个地方,“以前小姑娘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再蓄发梳头,现在进了关,虽然她们日常还是要训练弓马骑射不能和汉家的小姑娘一样打扮,但是有些习惯能改的我们就给改。包括男孩子的发型也是。”
说着话,他从御案上拿出几张纸来递给多铎。
板寸头,小平头,小卷头,正斜刘海头,中分三七分,油背头,齐耳短发,西瓜头,小马尾……不分男娃娃、女娃娃,都可以这样蓄发,都可以自己打理还利索清爽的不影响做事儿。
不光有说明,还带有详细清晰的配图,搭配稍作改良的满洲服饰等等,尤其是那身儿得体贵气的学生服。
越看越动心,刚要开口应下却是猛然回过神的多铎,瞬间想起皇上当年不想剃头的要求,惊吓得不行。
“皇上,咱们满人成人后讲究男剃女不剃,兵剃文不剃,这个可不能改。” 怪不得皇上不想剃头,一个头发皇上居然有这么多的花样儿,豫亲王生怕皇上要留个什么板寸、平头,特不放心地看着他。
小顺治一愣,随即笑得释怀,“朕明白。十五叔放心。”
虽然他很想蓄发换个发型,但是他心里明白,排除了孙之獬强加给发型的政治象征,不管什么发型都只是一个发型而已,而发型的事儿是微乎其微的小事儿。多铎听了他的回答,定定地看着他,发现皇上确实没有要蓄发的意思,真的放了心。
“臣也知道时易世变,不用守着老规矩。而且我们现在不用担心打理头发等等难题。可是你看臣等都年龄大了,剃头肯定比梳那几根毛毛顺眼。更何况我们的士兵要打仗,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师,剃头确实更好打理。”
“十五叔言之有理。大海上淡水不宜获得。士兵们打理自己非常困难。”
在不能让士兵都剃板寸的情况下,保留士兵们剃头的传统确实更好。跟着去打仗一回的他对此很有感触。不过提起水师打仗,君臣两个又细细地聊了几句鳌拜和喀兰图送来的折子,针对东南沿海的事儿讨论了一番,尤其是对于琉球国尚家主动要求进京请封一事。
对铎对于皇上的剃头态度彻底放下心来,还因为突然少了小琉球岛的阻力顺利地把琉球国划拉进来版图范围。他欢欢喜喜地捧着这些图纸回他的宣传部,安排好明儿登报的事儿。然后拿着理发工具的图纸亲自去了一趟内务府交代下去,事儿结束后才刚刚申时就急匆匆地朝家里赶。
看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发型,他很想回家在几个小闺女的头上试验一番,给刚刚蓄发的两个小闺女梳个小马尾、西瓜头明儿出门显摆。
豫亲王府的小格格们对于皇上专门给她们设计的发型和衣服果然是非常的喜欢。就连豫亲王的福晋们也都喜欢。
“皇上改的这个好。小姑娘们穿着浑身透着一股子大方劲儿,我们穿着也是更方便。”豫王妃对着玻璃镜子里的自己,赞不绝口。
“确定更方便?”
豫亲王的声音里透着不相信。他看着胖的小肚子凸起的福晋,还是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