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收到大儿子们的来信,忍不住笑出来。
  十一月初十的一大早,西北风轻轻地吹着,绵绵细雨下了一个后半夜还是不停。两位太医穿着厚厚的棉袍,例行来给皇后娘娘诊脉。
  嘟宝和多宝进学,果宝、海宝、山宝开蒙,皇上还没出门,坐在一边安静地看着。
  皇后娘娘经过皇上的安慰,不再有不安,却坚决不想再用“小药片”,理由就是既然“不易有孕”,那就看儿女缘分。
  皇上拿媳妇儿没招儿。
  把脉的部位是寸口脉,寸,关,尺三部,皇后娘娘端坐一边,手臂平伸,自然地搭在桌子上的小脉枕上。
  一位太医先上前,诊了大约两分钟,确定自己的三个手指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排气泡,或者是一个个小铁珠,来回欢快的跳动。
  两只手都诊完脉,老太医犹自不大确定,看了同僚一眼。
  同僚上前诊脉,也是这样的感受。
  两个人默默地思量一会儿,一致确定。
  “尺”脉明显。
  “娘娘的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是为滑脉。”
  “恭喜皇上,恭喜娘娘。”
  一直安静地等候的皇上和皇后娘娘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大喜。
  虽然皇上心里担忧着媳妇儿的身体,有了孩子,还是高兴。
  一声声恭喜声不断,吴良辅脚下生风地安排宫人发赏钱,皇上抱着眉开眼笑的媳妇儿,只有一句话。
  “最后一胎。”
  “嗯。”
  皇后娘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眼睛里柔情四溢,“皇上放心。”
  “我的身体情况,我明白。保证是最后一胎。”
  整个皇宫里头喜气洋洋,太后娘娘一边派发赏钱,一边乐得合不拢嘴。
  出宫报信的人到了几位老王叔的府上,捧着厚厚的赏银满面红光。
  睿亲王躺在摇椅上一阵咳嗽,脸上升起病气的红潮,虚弱不堪。
  苏和泰和下人们轻轻给王爷顺着背,端过来一杯温水,喂着用了一口,他才感觉好受一点儿。
  多尔博带着喜信儿大步走进来,声音洪亮,透着喜气。
  “阿玛……”多尔博一边请安一边没等阿玛说话就一咕隆说出来,“大喜事。刚刚宫里来报信,娘娘有身孕。”
  睿亲王浑浊的老眼瞬间睁大,“当真?”
  “当真。”
  多尔博知道阿玛是怕皇上哄骗他,大声保证,“孩儿保证是真。”
  “好!好!好!”
  大喜事的刺激之下,睿亲王腰不疼,眼不花,腿脚利索,精神气瞬间上来。
  皇上下午和多尔博堂弟谈事儿,确定叔父的情况,稍稍放下心来。
  兄弟两个一样的期盼,希望小宝宝出生的时候,能看到他们的十四爷爷。
  晚上的时候五个孩子一起回来坤宁宫,围在亲额涅的身边,语气兴奋,表情热切。
  特别是果宝、海宝、山宝。
  “宝宝要有妹妹。”
  “宝宝要有弟弟。”
  “弟弟妹妹都有幺。”
  亲额涅笑容慈爱,“不一定弟弟妹妹都有。”
  皇后娘娘有感觉,这一胎估计都是妹妹。
  小宝宝们还是开心不已,“妹妹幺。哥哥姐姐都有弟弟妹妹,果宝/海宝/山宝也要弟弟妹妹。”
  哥哥姐姐一起笑出来,多宝逗着小弟弟们,“三位哥哥没有姐姐,大哥没有哥哥姐姐。”
  作者有话要说:  墨镜,一般小孩子的,要选真正放紫外线的太阳镜。单纯耍帅,好酷的哪一种,六岁之前给小孩子戴,可能还会伤害孩子的眼睛。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风歌 5个;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57 章

  小弟弟张大嘴巴; 说不出来话。
  多宝戳戳弟弟们的小胖脸,脸上带着笑; “四哥和姐姐也没有姐姐。”
  皇后娘娘和嘟宝笑出来; 三位小宝宝……眨巴眼睛。
  装小娃娃扑到额涅怀里给大哥要“哥哥姐姐”; 还是不装?
  然后他们就听到阿玛从外头回来的脚步声; 三胞胎以几不可见的速度扑倒阿玛怀里。
  “阿玛……四哥和姐姐要姐姐……。”
  求救一样拉长的小奶音响亮喜人,回荡在坤宁宫里; 紧接着就是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小日子飞快,进十一月很快就是腊月节; 顺治二十八年的年末到来,每个大家庭; 小家庭,都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起热情兴奋地迎接新年。
  皇上忙着封笔之前处理完必须的政务; 皇后娘娘安心养胎,睿亲王打起精神想要等小宝宝们出生; 知道三个孩子会回来过年更为高兴。
  大雪纷纷、冰雪连天的北国。
  大阿哥一行人从海参崴出发,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盛京; 恰好赶上春节前最后一趟出发去北京的大机器。
  大机器轰轰冒烟; 站台里挤挤挨挨的; 都是赶着要回家过节的人; 以及挥手送行的人。
  一帮子大棉袄、大皮袄上身的老家人急忙忙地送大阿哥上大机器,不放心地几番叮嘱。
  “感觉热了棉袄也不能脱,我们不学其他人爱美。”
  “对; 最怕一冷一热的折腾。”
  “好好吃,好好睡,一觉醒来就到北京了。”
  “睡不着戴上眼罩和耳塞,火车上晃悠不要看书。”
  …………
  想说“想看书就让大机器停一下”,不敢,一伙儿更心疼自觉约束着自己的大阿哥。
  卡着时间点被大阿哥赶下大机器,站在窗户外使劲儿挥手。
  自从挥手的风刮到大江南北,大清国人不论贫富都找到一个表达感情的方式。
  “呼呜、呼呜”,“哐当、哐当”大机器慢慢启动,大阿哥突然趴到窗口,对着窗外的亲人们笑容灿烂。
  裹着厚厚的棉袄,戴着厚厚的手套的两只手臂用力挥动。
  “想去北京就去看看,我们经常回来。”大阿哥大声喊出来,北方一行带给他的一切郁闷散开。
  一伙儿老家人眉开眼笑,孩子在北京学着新文化长大和盛京产生的隔离感顿消。
  细雨绵绵,阴寒入体的南方。
  二阿哥站在船头,望着运河两岸的拥堵人群,冲着送行的当地百姓不停挥手。
  一直到船只拐弯,站到脚麻才动弹一下。
  身边侍卫轻轻开口。
  “以后的大运河,主要就是用来做‘南水北调’的灌溉用水了。”
  “也可以坐船游玩运河观光。”
  一群人一起笑出来,“没有人气之后,观光看什么?每年维护要花那么多银子。”
  二阿哥听半天,慢吞吞地接口,“运河两岸的老建筑都好好地保留,留作新老文人的怀旧游玩之处?”
  大家伙儿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二阿哥想起阿玛信里的话,接着说道:“大运河还是内河运输的主要通道,排水抗涝,灌溉,都是有好好保留的必要。”
  “几千前的大运河,见证历史变迁,不能荒废了。就算是单单作为一件古董,我们也要好好地保管、收藏。”
  一帮子武人,既没有大阿哥的“怀旧情怀”,也没有收藏“古董大运河”的想法,但他们都是新老文人们一起“造作”起来,影响力是巨大的。
  “‘造作’这个词儿豫亲王用的好,贴切。”
  “可不是?吃得太饱,日子太好,可着劲儿地折腾。”
  “大文豪们动动笔写写文章就要反宗族宗法,其实心也是好的。”
  “好是好,可豫亲王也说了要慢慢来。年轻人毛都没长齐就跟着吆喝反宗族,反宗法,自己一辈子很可能就被毁了。”
  “文人嘛,一只笔杆子,二阿哥说得对,把大运河留着给他们抒发情怀就是。”
  …………
  一身儿天青色小清装,文质彬彬,风流倜傥,被南方文人赞誉为既有“知己好友”……的二阿哥,干脆不再出声。
  被这帮子“文武双全”的人一搅和,什么情怀都没了。
  海洋的另一边。
  从小麻省出发,咳咳,三阿哥来到扶桑大半年,做了很多大事儿,最后要临走的时候看着扶桑省的名字不舒坦,一封折子上去,得到亲阿玛的允许,扶桑省改为小麻省。
  大队人马等着三阿哥动身,三阿哥心满意足地看着高高的“小麻省”石碑,欣赏够自己的书法,潇洒离去。
  小麻省的数万老百姓吼着跳着,高声欢送三阿哥。
  “三阿哥一路顺风。”
  “三阿哥明年再来。”
  “三阿哥再见。”
  …………
  身材修长,面容俊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