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古代山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了早餐,吃了两块黑面饼子加两块兔肉,然后挑了几块好肉同饼子,放到碗里好饿了当点心,剩下的肉都给了多多,中午也就不给它特意煮狗食了。
  她的活才干一半,比较心急。昨天要不是实在累了,晚上又看不见,她一定会加班加点的干的。
  拿起抹子,掀开盖在和好的黄泥上的大树叶,用抹子搅了一下,觉得湿度没变,就先开始砌已经干了的烟囱,没用多久就砌到齐脖位置,站在地上已经看不见上面。
  不能继续砌了,没办法就用土篮子(一种藤编的圆形浅底篮子)铺上叶子装进粘稠的黄泥,还用一个土篮子装上一篮子石块,然后去把做竹棚时候用的竹架子拖出来,放到烟囱旁边。
  竹架子有一人高,佩瑶要先把两个篮子举上去放好,然后才是人爬上去,真是效率大减,幸好需要这么砌的面积不大。
  因为砌的是烟囱基座,也就是烟囱下边的这些位置砌的都要厚,否则就是一层石块用黄泥包着,人坐在炕上,一不小心也会倚塌的。
  佩瑶上上下下爬了五次,也就是用了五土篮子的石块和黄泥,才把烟囱又砌高到离岩壁上孔洞有半米高的地方停下来。
  剩下的那点距离就好砌了,因为那上边高,平常也碰不到所以砌单层就可以了。
  差不多搞定烟囱,看看黄泥也不多了,就又去多背了几篓回来,因为今天准备砌一天,少了不过瘾!
  这一块一块像堆积木一样,在这无聊的古代也算是自己的恶趣味吧!
  昨天砌了半截留着烟洞口的挡墙,是跟其他炕底墙一样高的。
  留出一条边用来搭炕板,也就是今天继续砌的上半挡墙要薄点,从侧面看这边墙就是个厚重的‘l’型。
  她没有在挡墙里留空洞做火墙,因为难度太大,她这种玩票性质的砌墙,绝对弄不出这种高难度产品,所以只能无奈放弃,砌成一面实心的挡墙。
  第二面炕底墙一层层加高,也逐渐完成。吃了点在火边温着的肉和饼子,继续最后的封边工作,也是最后一条炕底墙。沿着地面画好的黑线,这边炕底墙是在烟囱外面,贴着烟囱壁向上逐渐加高,并且坚决不能堵住烟囱的进烟口。
  看着四周的炕底墙,挺满足!自己的速度蛮快的,才到正中午,兔肉和饼子没吃多久,现在还没消化。
  佩瑶寻思了一下,自己砌的墙中间空荡太大,石板没那么大块,那中间就要砌几个垛子,又能通烟道又能挡石板。
  找出之前捡石头时特意挑出的那些方正的石头,在炕墙中间砌了几个石墩,跟炕底墙一样高。
  佩瑶心急,等不了让黄泥慢慢干,怎么办?点火烤干!
  终于可以休息下了,走到洞外摘了根黄瓜,倒了碗底一点大酱,蘸着酱,咔咔大口吃着鲜嫩多汁的黄瓜,清新的黄瓜味道飘散周围。
  一根吃完有些没吃够,佩瑶寻么到萝卜地去了,看到地里长出地面露出萝卜头的绿萝卜,就一阵流口水。
  挑了两棵挨的太近影响生长的萝卜,拔了其中一棵,萝卜不太大,用手拧掉萝卜缨子,又用牙嗑掉了萝卜头,完后就用手指甲一圈圈剥皮,手指都是不用碰到萝卜肉的,扯着一条皮,就能从头到尾撕掉萝卜皮,像一根放大的电话线一样卷卷的不断。
  看着手里的水嫩的发着亮光的萝卜,刺激的她口水都要留下来了,一口咬下去,嫩!脆!甜!口口生津!
  她在离开老家出门打工的时候,也怀念家里的鲜蔬菜,去市场买的菜都是打了药或是不新鲜的,哪有这种又新鲜又无公害的好蔬菜啊!
  酱都来不及蘸,就狼吞虎咽的把一棵一只手那么长的萝卜全部干掉。
  坐在水潭边的石头上,望着那片绿油油的萝卜地,回想自己小时候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她是村里的小孩子头,她会带着一群比她还小的小孩在田间地头乱跑。
  掏过田边垄岸上的鸟窝,撸过别人家的葱叶子吃,最怀念的就是一群孩子偷偷去大人看不到的地里偷萝卜,嫩嫩的萝卜还没长大,小伙伴们人手一个,互相比较谁的比较甜,被大人发现也就是笑骂两句,别霍霍菜,长大再拔…
  歪在硌屁股的石头上,有些神思飘渺的佩瑶想:自己还缺个藤躺椅。

  ☆、第四十章 雏形

  等着炕墙黄泥干的这段时间,佩瑶就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挑选当初清理洞口的那些石板。
  石板有薄有厚有大有小不一而足,她只能先挑大的厚放在进烟的这边,俗称炕头。
  不单因为炕头经常坐人所以要厚要结实,还因为这边靠近火源,烧炕时第一个位置就是这里热,要是不厚点,到时候炕头热的起火,炕稍却还凉着。
  因为石板不都是方形的,不规则形状的更多,佩瑶用锤子敲掉多出点尖的,还有厚度上多了一块包的,经过整理,这些石板还整齐些。
  当然,比不了专业的石器加工的,只能看得过去就是了。
  处理了大部分的石板,看看也差不多够铺炕了,毕竟炕才没有四个平方大。
  佩瑶又去背黄泥了,这个黄泥是要铺到炕底下地面上的烟道中,要从炕头位置薄到炕稍逐渐加厚踩实,是让烟顺着斜上方顺利通过烟道,因为减少了烟道面积,也会增加火炕升温速度,不会浪费柴火。
  做好了后续工作需要物品的准备,佩瑶进洞看了一下火堆都灭了,炕墙也凝固了不少,就先搞定了炕下地面的黄泥层,用铁锨把没有掺水的黄泥大概撒匀拍平,剩下就靠脚踩实,毕竟地方太小,回身都要小心,有工具也用不上。
  搞定地面,她从洞口外搬抬一块整理好的大石板进洞,用石板平整的那边对准炕墙放下。
  不错!能周圈都搭上边,佩瑶满意,又用手压了压,有一个角有些悬空不平,就去门口石堆那里找了一篮石片回来,挑选了一块垫进去,这下平稳了。
  有了成功的案例,剩下的就好弄多了。
  一块一块石板尽量拼的接缝对齐,跟七巧板差不多,佩瑶玩的不亦乐乎,就是有点重。
  最后一块石板铺上,这个炕的雏形就出来了,看着各种石板拼的炕面,和满洞顶的烟熏火撩,佩瑶表示还得等,暂时不能再烧柴火烘干黄泥了,这洞里一直没停火,火堆点的也多,从外面看洞口咕嘟咕嘟冒烟,就像里面着火了,现在还没散开,要是再烧,洞里就会成‘仙境’了,烟雾缭绕啊。
  等炕墙干了她才敢爬到刚放好石板上,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抹黄泥炕面。
  现在还只是半干,她可害怕爬上石板压坏一片。
  其实炕墙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脆弱,虽然她的水平是菜了点,不过等干透才爬上去站人是正确的,要不然哪怕没压塌,压歪了也不行不是?
  佩瑶看了看自己平常用的铁锅,炖一锅兔肉都半锅了(一只杀好四斤的兔子),在乡村人家用的大锅都有这个铁锅三四个大,做菜做饼一锅就出来了,就连佳佳家的锅也比自己的锅大,虽然自己人口少。
  算了,还是就砌个小锅灶把,以后要是换大锅,再改就是了。
  很快佩瑶在火炕挡墙这边的进烟口前,一个没按锅的锅灶,就砌好了,锅灶中间是一个圆圆的大洞,是照着铁锅放进去比较着做好的。
  可以了现在,等这两天没事烘烘就干了,等干了就可以收尾工作做好就成了。
  现在有空,佩瑶带着多多上缓坡山割药草去,她准备在后天小集的时候,去集上搭个牛车去县城卖药草,顺便逛逛这个时代的县城,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特别的东西别人没发现好处,自己却懂的东西,俗称捡漏。
  不得不说,佩瑶在靠河镇晃的比较熟了,对这个世界也是越来越放心了,没有当初的谨慎了,没想到放宽了心,却让她吃了一次大亏,却也祸福相依收获了亲情。
  带着多多背着藤篓,来到缓坡山的那片药草多的地方,收割起了决明药草。她得正是应季的时候尽量多收割一点,这种药草秋季结种,还没成熟的时间收获最好。
  冬天干枯或者春天发芽时都不行,而夏天季节这药草的效果差些,价位也会下降的,反而不如等秋季收割,又压称,又价位高。
  佩瑶也注意了有些年头太短的小苗没有收割,留着长长才好,杀鸡取卵的活不能干。
  收割了一捆药草就夕阳西下了,背着药草下山,把药草扔到竹棚下等明天再晒,又给鸡仔切了一把萝卜缨子拌碎米。
  和多多分了昨天烧的竹叶鸡,佩瑶考虑了一下以后,决明药草不多了,不知道多少年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