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几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彼此间进退有据,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个人武艺的作用!这些人是如何操练出来的?”
看似简单的小队阵型,操练起来却并不简单,在当今这个时代,当兵的人,即便是在中原,也多数属于那种文化程度较低的,操练队列都有困难了,何况是单独几人的小配合?这里面涉及到战场各种情况的应对,对个人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执行力,有着巨大考验。
“一支军队中几十人、几百人能有这般操练水平,就能说是精锐之兵了,其中佼佼者,还能作为斥候,行那要紧之事,但这代郡兵营中,有多少这等精通小队配合的?莫非几千人?”
想到这,哪怕以卫雄的心志,也不由惊疑不定,额头逐渐现汗。
另一边,几经周转,他那个负责传令的副官,才在扈从的护持下,勉强开辟了一条空路,过去传令,可卫雄见状却明白,这时候去,黄花菜都凉了,还能有什么用?
果然,这边空路一出,副官还没有冲出去传令,先有几个人冲进了包围圈,给卫雄带来了坏消息
“启禀豪帅,后军已被敌军截断,我等难以传令!”
一听这话,卫雄本就苍白的面孔,越发难看起来,甚至精神恍惚之下,被围攻他的代郡武卒抓到空隙,一枪刺来,伤了手臂!
这还是卫雄身手矫健,关键时刻躲过了枪头,否则那枪尖儿就不是刺在手上,而是直接扎在心口了!
即便如此,手臂伤势还是影响到了动作,使得卫雄接连后撤,要靠身旁亲兵的掩护,才能勉强维持住防御姿态。
这仿佛是整个战局的缩影。
就在卫雄显露颓势的同时,他所率领的兵卒洪流,已经被从中截断,代郡武卒仿佛一头头饿狼,将这条洪流撕裂,分割包围成几个小块,让本就因为击鼓鸣金而陷入混乱的卫氏兵卒,彻底失去了反抗之力。
终于,在奋战了一盏茶的时间后,卫雄力尽被擒。
第988章 急攻寻奇兵,背后有人催
“呼……”
卫雄猛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将这口气吐出去,平息心里的千头万绪,他看着面前的那顶大帐,微微眯起眼睛,随后前行两步,不小心撕裂了一处伤口,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手臂上的、肩膀上的、胸口的、躯干上、双腿上的伤口,在这一刻都隐隐作痛,这痛感更让卫雄意识到了当前处境。
他忍不住又叹了口气,知道拓跋六修的种种谋划全部功亏一篑,自己的前程恐怕也要终结,而背后家族的夙愿也要因此流产了。
“不知那位征北将军要如何处置我。”
如此想着,卫雄又看了看押送自己的几人。
“这些就是陈止的亲兵,个个都是精干好手,光是押送我的五个人里面,就有两个人的身手与我不相上下,更不要说我如今多处受伤……”
卫雄身上的伤势,很多都是今夜奋战的结果,但更多的,是他多年以来积攒下来的旧伤,因为太过搏命,以至于旧伤复发。
但真正让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还是整个战术、战略层面的失败。
“这次,本是六修公子一再催促,又要让我牵扯幽州军,又要尽快回去协助他平叛,结果功亏一篑,别说取得什么战绩,获得谈判筹码,根本就是连整支军队都赔进去了,如果我固守城池,或许不会败得这么快,却因为急切求战,出城偷袭,落入圈套,连三天都没有坚持到,如今连我都被擒拿,便是回去,败军之将,名声扫地,怕是连六修公子都不会在看重于我,我卫家……唉……”
这么想着,他的精气神越发衰败下去,连身边负责押送的几名亲兵,都能明显察觉到这人身上那越发浓郁的暮气,不由疑惑起来。
与此同时,在那顶大帐之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陈止坐镇,众僚辅佐,不仅没有颓气,反而充斥着朝气,来来往往人员穿行,满是忙碌身影。
自兵营之中传来的、自屯城之中传出的诸多信息正组合起来,通过众多幕僚、吏胥的整理、归纳,构建出一个战场的俯瞰图,复原整个过程,以便于标注这场战争的损耗、收获,还有个人功劳。
“没想主公您早就安排好了内应,”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冉瞻满脸的兴奋之色,这次擒拿卫雄的,正是他麾下兵马,这个功劳自是跑不了,所以心情愉悦,“城里城外摆开一排锣鼓,这么一敲,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换成咱们的人也要懵!”
众幕僚整理战况,冉瞻插不上手,于是就在一边看着,只是他管不住自己,看了一会,就慢悠悠的来到了陈止身旁,开始喋喋不休。
陈止要应对各方来报,但到底是战后了,都是收尾工作,主要是负责不同方面、领域的幕僚汇总信息,到他这里来禀报一声,因而倒也能腾出手来,不然早就把冉瞻轰走了。
这时听了冉瞻的话,他便道:“这也是巧合,如果不是自家地盘,过去又没有安排那么多人的话,自是难以为之,这事只是个例,不可作常谋,真正交战,还是要靠堂堂正兵,要不断积蓄和加强自身实力,此方为上道。”
冉瞻赶紧点头,把心里那点小九九尽数掐灭,刚才他还真就在心里谋划着,是不是以后也拿这鼓声鸣金做做文章,弄个计谋之类的,壮壮名望。
结果脑子里还没转过圈来,就被陈止看破,给了个不大不小的警告。
看他的表情,陈止忽然指了指帐外,道:“你看卫雄将军,乃是世家出身,家学渊源,观他排兵布阵也是上乘,过往有诸多战绩,鲜卑南下,慕容仁不过小打小闹,靠人多势众和慕容家的威势,方有一点战绩,但只要我大军一至,立刻土崩瓦解;而卫雄却是一番声东击西,生生在幽州撕下一个口子,即便大军围城,依旧军心稳定,不见动摇,若好生经营,在不动用平兴炮的前提下,便是我要将他拿下,也得花费几天时间,结果他倒好,因为一时沉不住气,想要以奇制胜,反倒是欲速而不达,连自己都陷落其中了。”
果然,有这个典型的例子在眼前,冉瞻的表情立刻就变了,尤其是这个例子的下场,看起来还颇为凄惨,甚至还让冉瞻生出了一点后怕之意。
等稍微平息了念头,他又忍不住问:“那个卫雄,他过往是否也有奇兵得胜的例子?”
陈止对卫雄的生平已大致了解,于是就道:“奇兵得胜,其实是少数,正因为数目少,才能流传青史,而堂堂正兵碾压,则塑造了大势,直接开辟太平盛世,而那卫雄过往带兵,偶有奇兵之举,尤其当初未在拓跋部站稳脚跟之前,有几次奇兵争胜的例子,可等他稳固了地位,就越发注重稳妥,这次之所以兵行险着,背后或许还有其他缘由。”
“背后什么原因?”
正当冉瞻想要追问,佟海匆匆赶来,打断了他。
看着这人,冉瞻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后退两步,似乎不愿意接近其人,心里有些抵触,这也是初建雏形的征北将军府成员,对特务、密谍们的普遍表现。
佟海已经习惯了旁人的目光,不做过多理会,直接了来到陈止跟前,就说来由:“我们在卫雄的临时住所中,发现了很多文书和往来信件,多数都涉及拓跋部,说明了此人这次不愿投降的缘由。”说着,便将一堆书信奉上。
“哦?”陈止眼中一亮,接过来粗略的看了几眼,便点头道:“原来如此,果然是有外力压迫,才让卫雄放弃稳妥之策,甚至连他入寇幽州,占领这上谷屯城,都并非发自本意,可惜,现在功亏一篑,恐怕他就算能回到拓跋部,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好下场,但这却给了我一个机会!”
说话间,他见着面前两人的诧异之色,并不解释,而是道:“卫雄已在帐外了吧?让他进来吧,也让我见见这位卫家之雄。”
第989章 世家遗脉
卫雄见到陈止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惊讶。
尽管早有耳闻,但他还是被陈止的年轻惊主了,单看外表,比自己如今侍奉的主公拓跋六修还要年轻许多,只是双方的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
在北地,拓跋六修有不小名声,作为拓跋猗卢的儿子,他在拓跋部内部权势极大,名望即便在整个草原都有流传,如今更有谋划,夺取了拓跋部的大权。
可即便拓跋六修得到了拓跋部的大权,比起陈止来,也是完全不够看的,毕竟陈止如今掌控的幽州,乃是中原之地,政治架构稳定,人口众多,城坚军广,还有战略纵深,论实力、论潜力,都不是一个草原部族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