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7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彝虽然是用了化名,但真正精巧的谎言,都要掺杂真实,也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以他安排的身份,是桓家的一个远支,掌管一部分产业。
  这桓彝本来并不在意,只是随意一看,但就是这看过去的一眼,让他大为吃惊,目光却是怎么都移不开了。
  你道为何?原来是被拿出来的这几个陶瓷物件,着实是令人惊叹。
  那是几个通体白色的瓷器。
  若说白色瓷器,当世并非没有,只是南方诸窑,乃是以青窑为主,因其土质、矿物等原因,呈现出来的瓷器,往往带有青色,为青釉瓷,即便是烧制白色瓷器,也会呈现青色,有的甚至结合起来,形成了浅灰色,在士人圈子里并不被追捧。
  可是唐家仆从拿出来的这几个却不同,不能说通体洁白,但却已经没了多少青色痕迹,其白通体,在光亮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光芒。


第748章 信陈者富贵
  “这种白色的色泽,居然这般单一、纯净,通体一色!”
  只是一眼看过去,桓彝就已经看出了这几件瓷器的价值。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而文人、士人的圈子里面,在审美上虽然多变,却也一脉相承,都是比较看重青釉瓷的特点,即便是其他瓷器,也会沿用相对的审美特点。
  而呈现在桓彝面前的这几件瓷器,毫无疑问是出世没有多久的白釉瓷,其颜色与青釉瓷有着区别,但表面的花纹和特性,却隐隐想通,结合在瓷器圈子里少见的纯白色,被追捧的可能,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难怪啊!之前就隐隐有消息传来,说是代窑传入洛阳,隐隐造成风波,本以为是因为那雕版印法与陈止名声造成的暂时波澜,现在看起来,这可不是一时的波澜,分明是有着大行天下的基础啊!这个唐家,真是好运!”
  这么想着,桓彝的目光也透露出了些许意思。
  那唐管见状,却是颇为得意,他如何看不出桓彝表情后面的就猜出了他的心中想法,不由说道:“这也是咱们唐家,从陈府君一来,就坚定的站在他那边,得了府君看重和新人,这才能掌管代窑贩卖,你是不知道,那城中不少家族,最近时常上门,就是为了咱们这代窑之事,而今咱们代郡已有共识,那就是信陈者富贵!”
  这话是有一定水分的,不过和事实却也偏差不大。
  只是当初陈止先与唐家约定了,说是纸坊生意与之合作,后来为了拉拢其他家族,一手棍棒、一手蜜糖,不由将这纸坊当做诱饵扔了出去,作为补偿,就给了唐家选择的机会。
  最后唐家放弃了雕版一事,转而抓住了瓷器生意。
  最初这事在唐家内部,也造成了一阵波澜,虽然真正掌权的唐太公、唐典、唐资等人,都已经忍耐下来,愿意接受陈止的新提议了,但家中还是有不少人对此持有异议的。
  无非是因为,当时那纸坊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是个人都知道能大赚,否则也不会被陈止拿出来安抚众家,那些家族更不会轻易答应。
  相比之下,当时的代窑影子还没有一点,谁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更不要说,当世的官窑、私窑,皆是南方为主,青釉瓷流行之下,谁也不认为北方能有什么出头之日。
  因为唐太公等人强行压下,为此家族里面还闹出了一些小风波,不少不忿之人出走城外,回归家族祖地。
  而唐管则属于留下来的那些人。
  作为留下来,他很清楚,连唐太公最初也不看好这代窑,以为是陈止强行指派,本着不得罪府君的目的,这才捏着鼻子认下来。
  可等到代窑真的出瓷了,那一件件白色的瓷器,还是让整个代郡的人震惊了!
  从里到外,诸多家族涌来,想要效仿纸坊生意,也染指代窑,可已经完全掌握了代郡的陈止,却不会再有任何妥协了,将这代窑的生意,委托给了唐家!
  于是,唐家就在一道道眼红的目光中,接手了代窑生意,但他们到也会做人,很快就和其他家族商定了细节,又他们帮着分销,只不过里面的利润大头,终究还是陈家和唐家的。
  桓彝不知道这些细节,却还是有些疑惑,问道:“这般好物,贩到南边,必然利润众多,只是在下还是不明,我等萍水相逢,一面之缘,为何阁下这般信任,愿意出示此物?”
  “实不相瞒,这也是出于私心,”唐管淡淡一笑,开诚布公,“一来是推荐他人,是有好处的,郡守府中会给一定嘉奖,另外这代窑的名声,在青兖之地还不够有名,阁下既然是桓家之人,当有助力,我若是不抓住,后面被其他人碰上了,一样也会被争取过去,倒不如及时下手。”
  说到最后,他又有些豁达的说道:“何况代郡密谍处处,若阁下真有个什么情况,我也是不知情的,不会被牵连,若是因为我的推荐令,让阁下露出了马脚,反倒还是功劳。”
  他这话一说,张笋等人登时怒目而视,觉得是被心机深沉之人算计了,倒是桓彝自己笑了起来,指着唐管道:“唐君倒是坦诚,既然如此,你的推荐令,我就接下来了。”
  唐管哈哈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件事物来。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
  等唐管的车队走远之后,桓彝看着手中的那块铁牌子,却陷入了思考。
  牧民老谢过来催促,说着尽快上路的好。
  张笋则是上来问起缘故:“总觉得那唐管的话有未尽之处,一见面就这么热情,着实让人怀疑。”
  桓彝却笑着摇头道:“他当然有话没有说出来,而且这话也不用说出来,你道他为何对我等高看一眼?”
  张笋疑惑道:“他不是说看出咱们马匹不同,护卫精锐吗?”
  “靠着这点东西,就判断我等来历?”桓彝摇摇头,朝着背后的道路指了指,“你想一想,咱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什么地方?”张笋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入那代郡,而今最为安全的道路,其实是途径幽州,而我等所来之地,却是冀州。”
  桓彝点头,说道:“冀州纷乱,能在其中行走的,哪个没有两把刷子,是以那唐管才会与我结交,而且他敢走这条路,背后也不简单,或许和冀州的乱军都有交情,但这些且不去管他,因为此人这般热情,也和当今代郡的局面有关。”
  “这代郡局面到底如何,还要有人说清楚才是。”张笋意有所指,同时看向那老牧民,后者苦笑一声。
  桓彝还是看着那铁牌子,说道:“旁的不少说,当下这代郡境内,恐怕已经有成熟的冶铁之地了,或许那出土了铁矿的传闻,并非是以讹传讹!”
  这么说着、想着,他的眼睛里闪过势在必得之意!
  “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半年多的时间,代郡到底变成了什么样!道路、商贾都这般特殊,莫非的治理,已经能比得上南边的腹地了?若是如此,那我却要向陈止好好请教了。”
  这般想着,一行人再次启程,一路疾驰!


第749章 大建设!
  “新城若起,则皆有其地!”
  “此时前往,前途光明!万万不可错过了这个机会!”
  “便是佃农,只要有心,官府会帮着你们与主家联系,可以让你们帮着主家开垦新地,若是想要脱籍,便是以工代钱,三年可以恢复自由身,还能有自家的田产地契,所需税赋皆如他人!”
  当晚,桓彝这一行人,抵达了代郡南部的一座县城,广昌县。
  这座县城位于代郡的东南地界,往东便是范阳郡,而往南则可入冀州,算是一处交通枢纽县城,过往的商贾非常多,热闹非凡。
  桓彝他们一入城,立刻就注意到了过往的车马,惊讶于这些车马的数量。
  “这人也太多了点吧?”张笋看着来来往往的身影,满眼都是惊叹,“就是郡王治下的几座城市,恐怕也不见得有这般人数吧?”
  那牧民老谢笑道:“这只是广昌一地罢了,等几位到了那代县,那才叫人多!”
  桓彝听着这话,露出了一点不悦,淡淡说道:“这里的车马,很多是从幽州其他郡县过来的吧,幽州地处北地边疆,边贸昌盛,来往的商贾比冀州东边多一点,也是正常的,无需这般惊讶。”
  旁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这位特使的心思,纷纷都收敛了惊讶的表情,停下了感慨的话语。
  这些个人里面,对北地的情况多少事了解一些的,知道桓彝的话更多的是在粉饰,冀州虽和边疆之见隔着一个幽州,但在幽州进行贸易的胡人,他们需要的东西可不是幽州就能提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