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葛洪前些年闭关著书,成就一部抱朴子,而在这之前,也早就名满一方了。
葛洪背后的葛家,本就是道教世家,追溯道法源头,甚至可以直接联系到东汉末年的左慈。
而葛洪的出名并非因为家世,其本人便精通道教典籍,在玄学上更是宗师人物,所以才被人称为小仙翁。
这样的人物,陈止在北上之前也曾邀请,葛洪也答应相随,不过车马劳顿,却是不利于其人修订书作,最后还是婉辞,但却拍了自己的子侄、弟子葛禄跟着陈止,来维持两边的联系。
葛禄对陈止的帮助也是日渐增长,逐渐被看重,但在葛洪的面前,依旧紧守本分,不敢有半点不敬,也能从侧面衬托出这位道长的能耐。
只不过,先前邀请没有过来,眼下战后却突然出现,到底是什么缘故?
心中疑惑,陈止却没有忘记礼节,请葛洪、葛禄走入院宅,直接前往正堂。
不过这走着的同时,他也在思考着里面的缘由。
按时间来算,葛洪现在抵达代县,代表着一两个月以前就从徐州那边动身前来了,哪怕其人消息闭塞,但算算时间,在半途也该知道代郡遭遇战火的消息。
“代郡战火刚刚燃起的时候,没有人看好此处,连在县城内外的,但凡能离开、逃遁的,都是第一时间就走,留下来的不是走不了,就是有着依仗,要么就是留下来抗击的,可见当时局势多糟,旁人在战争之前,可是没有想到会有新式武器登场的,而葛洪半途知晓消息,说不定刚刚踏入了战乱的冀州,这种局面下,不仅没有退去,居然还要过来,原因何在?”
陈止暗暗思量着,与葛洪、葛禄同至正堂,此处早已灯火通明,家中仆从已经摆好了一些点心。
陈止问了一下葛洪有无吃过晚饭,若是没有,就让仆从去准备,得知葛洪在来之前,已经用过膳食了后,便就作罢,让人拿来些许水果,就让仆从退下,只留下书童陈物。
随着众人落席,便按着风俗规矩,先话家常,说了些没有营养的话。
无非就是陈止与葛洪商业互吹,然后陈止表示葛禄对自己的帮助有多么多么的大,而葛洪则感谢陈止对葛洪的照料。
一来二去,这气氛逐步热络起来。
但是陈止心里的疑惑却始终萦绕不去,按着正常的思路,先前那般局面下,连无利不起早的商贾,都没有几个敢冒着风险过来代郡,就是担心好不容易过来,迎来的却是一个破落城池。
不过,陈止很清楚,葛洪既然来了,就肯定会说明其中原因,倒也并不着急。
果然,葛洪接下来就提到:“太守,想来你定是疑惑,贫道何以此时到来。”
“不错,”见终于入了正题,陈止也不掩饰念头,“不知道长此来,到底是因为什么?”
“太守若是知道贫道过去所为,大概也该知道,贫道所求为何吧?”葛洪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而问出了一个问题。
旁边,侍候在陈止身旁的陈物,不由在心里嘀咕一声,这些个名士、谈玄论道之人,就是喜欢故弄玄虚,有事没事来个反问,仿佛只有看穿了他的目的,了解了他们的生平,才能继续下面的对话,多累啊,直接说不行么?
这么想着,他不由摇了摇头,但还是尽量倾听。
边上的陈止则神色如常,笑道:“我岂能不知,道长之雄心,足以照耀千古,您是想要给天下学道之人立下道统,找到正途!”
“道统这个词,古已有之,但如今为世人所知,还是靠着太守的一篇师说,至于贫道的这点念头,根本不足为人道哉,更当不得雄心之称,最多是一家之言,为我葛家一脉确立道统。”葛洪摇了摇头,语气真诚的说着,“当然,若是能对大道能有一点启发,能为更多之人知晓,那也是邀天之幸。”
这可不是夸张,兄弟您未来的成就,那是流传千年的。
心里这么想着,陈止嘴上还是称赞。
葛洪跟着就道:“贫道的一点念头,无非是为了正神仙名罢了,盖因当今天下探寻论道,崇老敬庄,而这玄学本就是我家这一支学说的源流,只是无论玄学经意有多么玄妙,终究是凡俗之说,而非神仙道,是以贫道便做一微小之事。”
谦虚,真是谦虚了,您这一点微小的工作,对后世的影响,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啊。
陈止心中想着,去也明白,葛洪的这番说法,其实还是为自家学说找个高大上的来历,往黄老之说靠拢,但作为后世道教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学说虽有很多道家余韵,但道教本身和道家并不是一回事。
“不过,这位丹道宗师过来的理由,大概和他的理论有关,只是为何要来代郡?莫非……”
莫名的,陈止想到了百家签筒。
第675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
“百家签筒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本身不能用唯物思路来解释,说不定在百家签筒的心里,还会对于坚持用它来进行现实改造的我,给一个愚蠢的唯物主义者减一千分的评价,而那一枚铜板,同样玄异常,这两个神秘侧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引起了某种变化,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也许从这位道长的玄之说,我能找到什么端倪?”
这边,陈止想着想着,那边葛洪也详细阐述着自家的学说。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而玄并非冰冷无情,亦有其意志,是为大道,其唯玄道,可与为永,是以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只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葛洪的这一番话,算是将自己的主张说的很明白了,随后又洋洋洒洒的说起诸多看法,却不是神仙谱系,而是这修行求仙的道理、根源。
陈止听着,不由点头,明白了里面的道理,也清楚了,为何鲍敬言会与葛洪针锋相对了。
“葛洪的思路其实很清楚,他这是知道,当今之世玄学大行其道,所以有心要借助玄学来宣扬神仙学,等于是把阴阳方士之说重新包装了起来,但他同样清楚,玄学毕竟是脱胎于经学,是无法直接论证神仙之道的,所以要加以改造,辅佐诸多项目,来证实自身之念,这是闭关著述了。”
“尤其是这最后忠孝、和顺、仁信之说,更是体现出了他的雄心,要知道,这道教固然继承了阴阳方士之说,算是杂糅了阴阳家,但其精神本质更认同和倾向于道家,这好像是法与术的关系,道教行事的种种方式,是其术,接近于阴阳家,但其追求的法,却是大道,是精神的框架,也是他们学术的源头。”
“道家老子曾有眼,天下因有不善,这才有善,乃是一种对和对立面,因而善或不善,都无其意,不善不足以卑劣,而善也未必值得夸耀,诸子百家道家并不时常讲善,而对善多有研究的,乃是儒家,甚至还有孟荀的性善说与性恶说之分,衍生派系,经过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然是贯穿历史,哪怕如今,百家复蒙,但儒家经义的核心,依旧在士人心。”
“葛洪这里强调忠孝、和顺、仁信,其实是为了在士大夫阶层有号召力,不至于被排斥,同时也是为了让道教神仙说能有生命力,因为这积善行德,本是社会道德的主流,任何时候往主流靠拢,都不用担心没有人认可。”
“这位葛小仙师的思路非常明确,如果放到后世现代,恐怕也足以称宗道祖,成一方教主,当然了,未来世界唯物横行,精神明也要符合基本……那个物理法则,葛教主纵然成事,也只能制作理论工作,否则一样要被镇压。”
这并不是陈止在胡思乱想,因为在介绍了自家神仙学说的精神核心之后,那位葛道长开始诉说起他一直在做的事了。
也许后世的人,对于葛洪的记忆,更多是停留在抱朴子、这部他以自己的道号命名的著作,一些丹方、化学成,但对葛洪来说,他最为看重的,无疑还是其讲述神仙之道,描述自己思想结晶的那部分。
此刻,随着话题的深入,便渐渐触及了葛洪最近的一些成果。
“所谓为善,亦是修行,极少程度,可以长生久视,贫道称之为积善功,观天地之仙,当有座次,有五仙之分,这其分别,在善功多少,如那地仙,三百善功便可,而天仙者,非一千二百善功不可得……”
耳听着这些,虽然心里清楚,葛洪的这个善功学说,其实是朝着社会主流靠拢,为的是帮助神仙之说融入普罗大众,但依旧让他有一种串了频道的感觉,像是从历史位面,跳到了仙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