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讲一讲,这几天以来的变化了。
  距离那日宴会已经过去了七天。
  七天的时间,足够陈止将彭城方面的事都做好安排,在给彭城陈氏站台的同时,借助自身的也影响力,让家族的根基越发稳固。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陈止也给自己的兄弟在陈氏一族中谋得了该有的话语权。
  随后,在和下邳陈氏赶过来的人手碰头之后,陈止就按着原本的计划,将自家余下的一百五十多家丁带上,除此之外更从陈家名下的民户中,又挑选了二百多人,进行了简单的操练之后,就交给了自家的二弟,安排他按照一贯的操练之法,先把这群人稍加训练,知道行伍之分后,再领着前往北地
  这个时代,世家家丁长途迁徙也算寻常,但也需要一定的后勤供给,陈止地上一百五十人,在他还未在北地建立足够的人脉网络前,贸然让太多的人前往,既不现实,也难以操作,这毕竟不是后世,没有什么公共交通,家丁若是前往,必须靠着双腿。
  没有经过最基础训练的家丁,如何能经受得住?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城外,不光有流民、匪患,更是丛林明白,野兽出没,是以一些基础的行伍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这个时代,赶路本身就是一个难以预料的事,是以陈止也要尽早上路。
  但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北疆的几个鲜卑部族之间,有要相互厮杀的迹象,整个北疆荷枪实弹,似乎又要有变故降临。
  加上陈止的妻子杨氏,最近被查出来有了身孕,于是他临时决定,让杨悠留在徐州,自己则带着人,先往幽州而去,同行的就有鲍敬言等人。
  这几位名士,聚集和滞留于彭城,就是为了陈止,陈止当时也有了招揽的念头,但却没有料到,真能如愿。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很多幕僚,都是饱学之士,只是因为出身的问题,得不到中正官的推荐,因而没有足够高的乡品,就没有太好的出路,最终选择的,往往是给一方封疆大吏,或者领军将领为幕僚。
  朱守的幕僚郑管、张应手下的王布,乃至最后决定投靠陈止的苏辽,甚至于先前那石勒手下的一些个幕僚,其实都是这样的来历。
  但是张亢、束交等人却不同,他们也出身,也有乡品,有名望,也有人脉,只要适当经营,不愁出路,却甘心接受陈止的招揽,虽然打着的名号,是所谓的与陈止言谈甚欢,心有所得,所以随行,时常探讨。
  “但是这样的借口,根本就说不过去,又不是游学了,这些人都是成名一方之人,我也不是出去游山玩水,而是要做一郡太守,是要做实事的,哪里有多少时间,和他们谈玄论道,他们这次投奔,恐怕背后的原因没有这么简单。”
  尽管明白这些,但陈止却也没有太多的担忧,因为这一个人的麾下人数越多,人心就越乱,那种旗子一立,八方归心,然后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局面,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带着这样的念头,陈止一路北上,在中途和陈梓、杨宋等人会合,集齐了人手之后,更不停留,就奔着那幽州而去。
  不过,一路上陈止也没有闲着,他坐在宽敞的马车上,却没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都没有多少时间看书、练字,而是拿着陈梓、杨宋等人从洛阳带来的资料,反复的研究着。
  在这里面,他最为看重的,就是有关幽州地界,人口流动方面的问题。
  “照着这个上面的说法,大概在十三年前,大规模的流民迁徙就已经开始了,主要的路线就是由北向南!这种情况,对北方的经济生活破坏性之大,恐怕还在天灾之上,毕竟人没了,什么都干不成!”
  想着想着,他将手上的几叠资料放下,闭上眼思索起来,对将要到来的困难,作着大概的预估。
  时间就在他的思考中慢慢流逝,再过几日,他就将抵达幽州地界,按照朝廷的计划,他最好能先和那位两州刺史王浚碰个面,然后在去代郡任职。
  不过,众人越是往北,越是发现这边的流民越多,很多地方的村镇更是成为了废墟,越发荒芜。
  进入了幽州之后,这样的情况更加常见,连过去传闻中,颇为富庶、安康的燕郡境内,也几乎看不到一个完好的村镇。
  最后,那车外的混乱和凄惨景象,让陈止都无法安坐车中进行谋划了,而是不时下车,问候沿途流民,又或者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不过,他们的这支队伍人数众多,每日所需口粮也不少,分不出太多的食物,而且也不该拿出太多,因为助涨流民期待,有可能会带来灾祸。
  于是他们的前行速度也减缓下来。
  “这般世道,真是让人没有想到啊。”连一直给人世外高人之感的葛洪,也忍不住感慨起来,“莫非真是朝廷失德?”
  实际上,这位小仙翁并没有投靠陈止,也不是去辅助他的,而是单纯想要游历北方,同时也对陈止的一些言论有着看法,更主要的是他和鲍敬言的一些主张对立,双方一路上时常辩论,但谁都说不服不了谁。
  此时,他一感慨,那鲍敬言就上前说道:“哪里和朝廷失德有关,不过是天象变迁罢了,自宣武统一南北之后,江河所处,连岁凶灾,几无一年或断,地震水旱风雹蝗螟霜雪疾疫之灾,纷至而来,一时俱现,莫非这三十多年,几位皇帝都是失德?我虽不喜人君,但也不得不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此事与他们无关!乃是天地运转之恒则罢了!”
  他这话一说,葛洪的眉头顿时皱起,而边上的陈止却听得眼中一亮。
  “鲍君,听你话中之意,对此似有见地?可否详细说一说?”
  听得陈止的询问,鲍敬言笑着点头,随后道:“自是可以的,但这些东西,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我的书童带来了些书稿,到时候可以请陈君你过目。”
  葛洪迟疑了一下,忍不住问道:“不知道我能否一观?”
  鲍敬言点头道:“那是当然,正要与你看!”
  几人说着,很快又重新上路。
  与此同时,这支车队也引起了旁人注意,很快就有一个消息,传到了燕郡的郡府燕县。
  “大将军,那个陈止来了,这是下面递上来的消息,请您过目……”通报的文书,被带到了一座高大的府邸之中,摆放在一名面威严的男子跟前。
  但这男子却看都不看,而是摇摇头道:“此等小事,等正事忙完了再说,还是先让我请的几位进来。”


第403章 王浚与段部鲜卑
  随着男子话音落下,报信之人顺势退去,跟着屋外就有阵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便有一个个孔武有力之人踏入屋中。
  这些人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左顾右盼,找了胡椅就坐下,一点也不见外。
  为首那人面容刚毅,脸上棱角分明,他一进来,就笑道:“王大将军,听说你又升官了,成了什么大司马,执掌天下兵马,一听就威风啊!”
  “虚名罢了,天下兵马之权,朝廷怎么可能舍得给我?”坐于屋中的男子顺势起身,招呼着来人,“疾陆眷,你们这次来,该提前给我通报一声,我也好做好准备,现在这样匆忙,招待不周,岂不是失礼?”
  “哪用得着这么麻烦?”那棱角分明男子,被称为“疾陆眷”,并非是中原人的名字,乃是鲜卑人,为段部鲜卑出身,全名为段疾陆眷,他被招呼着坐下,也不客气,这一落座就说这话,“我们这次过来,是想替大单于问一句,你答应的爵位,什么时候能册封?你也是大司马了,向朝廷建言,问题不大?”
  “疾陆眷,
  你还是这般快言快语,”这男子被称为王大将军,自然就是这幽州、平州的凉州刺史,权倾北地的王浚,“其实有些问题,这个问题若是不尽快处理了的话,暂时还无法达成啊。”
  “怎么?莫非大将军你想要变卦?”那段疾陆眷似乎一点顾忌都没有,一副快人快语的样子,闻言摇摇头道:“这可是大将军你先前说好的,现在又找些说法,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王浚哈哈一笑,摇摇头道:“疾陆眷你莫要误会了,并非是你想的那样,只是有些麻烦,需要拖延一段时日罢了,不用太过多想,大单于的名号,我去岁都给你父要来了,更何况一个辽西公的爵位?”
  “哦?”段疾陆眷眯起眼睛,询问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大将军能说个清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