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止点点头,他这次过来,本就有带着妻子给父母扫墓上香的意思,已经成婚一年,若是还没有行动,放在这个崇尚孝道的国度,很容易变成个人私德的污点。
  于是,又说了几句,陈止就在人群的护送中,走入了城中。
  随着陈止进城,欢迎仪式随之结束,人群散入城中,就像是无数石子儿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中,**起阵阵涟漪,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不少人感叹道陈家运势要起了,又回想诸葛家的嫡子过来时的阵仗,说这才过了多久,陈止就从迎接之人,变成了被迎接的主角,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此等议论,陈止见过太多,陈家也早已习惯,无需赘述。
  却说他归家之后,领着妻子见了留在家里的小妹,又是一番欢喜,等第二日一早,就去往城外的陈家坟地,给父母祭扫,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在祠堂中祭拜。
  这般忙碌的行程,直到傍晚才算是做完,妻子杨悠也是累的一身汗。
  “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听着丈夫的关怀,杨悠笑着摇头道:“这本就是妾该为之事,不能侍候公婆跟前,已是遗憾,又岂能在意这点劳累?”事实上,杨氏自从成婚之后,就越发满意自己的丈夫。
  她本以为,陈止这般才华和名声,当是志存高远、目无余子之人,接触之后才发现,陈止固然是志向远大,但为人却颇为和善,对自己更是温和、尊重,浑不似其他姐妹口中所说的男子模样,是以做什么事,都越发心甘情愿。
  等夫妻二人忙完之后,直接回了陈止在城外的庄园,他的学生陈蛰早就等候在那,一见陈止,就乖巧的过来见礼,更是激灵的冲着杨氏叫了一声师娘。
  一年多不见,陈蛰的样子有了不小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个头。
  比之一年前,陈蛰高出了足有一头——他本就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拜入陈止名下之后,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吃得好、住得好,营养和休息都跟上了,再接受正统的世家教学,学习君子六艺,打熬体魄,自然是长得飞快。
  不过,陈止更在意的,还是陈蛰的学问。
  事实上,陈止对这个弟子有着亏欠,还没怎么教他,自己就踏上了游学之路,随后一年多未归,只是在走的时候,给陈蛰留了些书册、教材,又安排了家人监督,但为学这件事,没有老师督促,主要还看自己,往往进境缓慢。
  有鉴于此,晚饭之后,陈止就叫来陈蛰,考较他的学问。
  师徒二人一阵对答过后,陈止微微点头,道:“你这一年确实没有闲着,也没有偷懒,基础上该学的东西,都已经学了。”
  陈蛰听得此言,顿时眉开眼笑。
  他因境遇改变,深刻意识到机会难得,加上祖父督促,所以格外用功,就想着憋着一口气,等老师回来的时候能得到夸赞,现在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
  陈止说过之后,又道:“不过,为学之道,光是看书是不够的,还得多看看、多走走。”
  陈蛰一听,赶紧正襟危坐,等着陈止的安排,在他心里其实很想与陈止同行,他知道陈止将为太守,做一个郡守的弟子,在当地必然大有好处吧?
  只是陈止的话,却让他有些失望——
  “这几天,你多和陈物聊聊,他与我同行,走南闯北,颇有见识,学问造诣进境飞速,可为你友,待时机成熟,我会派人来接你,跟在我身边为学。”
  考虑到陈蛰的基础薄弱,为学的时日尚短,多打打基础,并无坏处,至于陈蛰的想法,陈止多少能够猜到,但还是决定磨一磨对方的性子为好。
  等师徒对答过后,就有仆从过来通报,说有人送来请帖。
  陈止让人送来,接来一看,正是卧冰楼晚宴的请帖,时间就定在明天。
  “这些名士,也是心急,我刚把事忙完,就来送请帖,也罢,正好去看看有什么人物,徐郡守说的不错,北上代郡,为一地太守,乃是父母官,要治理偌大土地,诸多事物,就算一个人能处理的过来,终归要找些人手的,否则就要被政务缠身,别想再谋划其他事情了。”
  他又想到徐辉提到了那个人。
  “小仙翁葛洪,在后世很有名气,我没刻意去了解过,也知道是道教上有名的人物,还有《抱朴子》流传于世,就是不知这人有没有为政之能,但至少在炼丹上有造诣,或许可以加以延伸,但话说回来了,这样的人,想要招揽也不容易啊。”
  以葛洪的名气,即便什么政务都无法处理,但单纯养着,也能提升名望,更何况炼丹本身涉及到化学,也能有不小的助力,只是陈止过去也听过其人名号,知道不是一个容易招揽的人。
  “也罢,先结交了再说,徐郡说了,还有一位大贤,似乎很得几位名士的推崇,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带着这样的想法,等到了第二天,陈止就准时的抵达了卧冰楼。
  远远的,就看到有人在门口等待,等他下了车,那人立刻就迎了上来。
  “张先生,使不得!”
  陈止很快就认出了来人,正是彭城名士张咏。
  这位张咏,过去与陈止有过一点冲突,但在认识到陈止的能耐后,立马就转变了态度,一门心思的结交。
  “怎么使不得?莫非是陈郡守看不上我了?”张咏故作姿态,随后哈哈大笑,“好了,人都到齐了,就等着你来了,快随我进去,我给你引荐几位大贤,也好让你北上的时候,有人帮衬!”


第401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
  “……这青州的名士给你介绍完了,后面就是咱们徐州的名士了,这位是广陵名士枚显、这位是他的好友周盎,这位这一年多以来,在广陵那是名声越发响亮,哦,对了,周兄要是严格算起来,那还是扬州人士,但却长居广陵'注',算是半个老乡啊。”
  张咏领着陈止进来之后,就顺势给他介绍着屋子里的人。
  这次的宴席,说是宴会,其实人数很少,也就十几人,按着士人名士的标准,这个时候不会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而是一人一张单桌,所以只需要一间稍大的雅阁就够了。
  人不多,也好辨认,随着张咏的介绍,陈止大致明白了,今日来此的,大部分其实是北方士族,青州和兖州的人最多,徐州的名士也不少,但大部分都是陈止人士的,比如张咏、刘侃、萧左等人,此时这几人都是一副要尽地主之谊的样子,也无需帮陈止介绍。
  所以,在介绍完兖州、青州的名士后,那张咏介绍徐州名士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待得话语落下,又指着一人道:“这位就是陈君你先前念叨着的小仙翁葛先生了。”
  葛洪!
  陈止心中一动,顺势看去,入目的是一个看上去神色从容的男子,留着长须,穿着宽衣大袍,正顺着张咏的话拱手为礼,但神色中却不见多少敬畏和恭敬,却不让觉得无礼,有一种让人亲近的柔和、自然之感,这是源于气度的一种感觉。
  “早就听闻小仙翁之名了,只是一直未能拜访,甚为遗憾。”陈止一边不动声色的观察对方,一边说着推崇的话。
  他的这些话并不是客套,而是心中的真情实感,因为葛洪的这个名字,他在第一世的时候就听过了,很多的文艺作品也都涉及这个人物,而在今生,他在复苏之后,也是偶尔能听到这个名字,伴随着的也都是种种传奇一般的故事,当然是如雷贯耳了。
  葛洪却笑着摇头道:“我的这点名声,如何能与陈君相比?而且,陈君的几篇文章中,也有许多内容,让我钦佩,真要拜访的话,也是我来拜访你,实不相瞒,先前的杏坛论道,我也曾过去,就是想要见一见陈君,可惜最终未能一见啊。”
  “还有这回事?”陈止颇为意外,一个没想到这位名扬后世的人物,话里话外居然对自己这般推崇,第二个没想到对方居然会前往杏坛论道,要知道,在这之前,可是有传闻说这位小仙翁在闭关著述的。
  果然,那张咏也颇为意外的道:“还有这回事?葛先生,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出关了,还往青州去了,那你路过这边的时候,该通知我等一声啊。”
  葛洪闻言,笑而不语。
  不过,也有那明白人,很清楚的知道,葛洪当下固然没有什么官职,但名望甚高,听说连江左的几位郡守都曾去拜访过他,想要请他出山,哪怕不是辅佐自己,只是在旁边养着,那也是个壮大名望的事,但最后都是铩羽而归,有些人甚至连葛洪的面都没见。
  与这等人物相比,张咏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资格,让葛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