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个女人在李隆基面前吹枕头风,许多事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杨曦也知道接下来他要去说服谁了,那就是杨国忠。
将杨国忠说服了,那李玢代李亨任兵马元帅职的事,也基本没大碍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十二章元帅的人选
(感谢唯爱lin、书友101204184819642的打赏!第二更。)——
兴庆宫,南熏殿。
殿靠南侧方向的窗子大开着,暖和的太阳从大开的窗户里晒进来,带来了一屋子的暖和。
斜在榻上晒太阳的李隆基,正和宰相杨国忠密议事儿,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侍候在一边。
“国忠,昨日延王玢向朕再次请求,他想领军出征,替朕率大军平叛,今日朕召你来,是想问问你的意见!”
听李隆基以波澜不惊的口气将这话问了出来,杨国忠也马上明白了李隆基在这件事上的大概态度,不过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言顾左右而言道:“陛下,如今是太子殿下担任天下兵马元帅职,杨晞任兵马副元帅,陛下觉得这几人选不合适,要做出调整,臣并没什么意见。”
见杨国忠有点回避这个问题,李隆基微微地皱了皱眉,略略不悦地再问道:“国忠,朕是想问你,如果以延王玢代太子任天下兵马元帅之职,你觉得如何?”
在叛乱刚起来之时,李隆基任命荣王李琬为天下兵马元帅,高仙芝为副的时候,杨国忠可是马上表态赞成的。只可惜荣王李琬在大军刚刚募集完毕,还没来得及出征时候就病亡了,最后只能以副元帅高仙芝执掌一切事务,并委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只是并不到任。
在此后时间,无论是高仙芝,还是哥舒翰,及现在的杨晞,都是以兵马副元帅的身份号令诸军的。
虽然这样意义并无差别,诸将也都接受,但在李隆基的心里感觉却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现在,杨晞以副元帅身份执掌军务,可以说潼关、陕郡的近二十万大军全是他说了算,如果他有异心,那挥军西进,几天之内就可以攻下长安。正是因为对这一切不放心,李隆基才在听了高力士的建言后,起了召杨晞回京,想以其他将领代为执掌兵事的念头。要是前方领军的元帅是他的儿子,一名皇子以元帅身份领军,再以一名副元帅实际负责军务,那李隆基的担心会少很多。
太子是不能到前方去领军的,不然万一出了事,那就乱了套,储君人选可不是随便就可以改为他人的。要是以其他皇子任元帅,那是可以到前方去领军的。
不过在自己这些儿子当中,李隆基觉得真正有能力、有胆气指挥大军作战的只有六子荣王琬及十六子永王璘,只不过李琬已经病逝,而李璘因为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并没来向他请求到军中任职。其他儿子,李隆基都觉得不是最佳人选,再加上又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请命,也一直未另委元帅职。
但如今延王玢站出来请命了,而且连番几次到宫中请见,请求率军出征。
李隆基虽然觉得李玢性子比较懦弱,一向喜文而不喜武,并不是很适合到前线领军,但也被李玢这份胆气折服。不过因为事关重大,李隆基还是要问询一下身边重臣的意见。
他与高力士交换过意见,高力士对此含糊其辞,差不多就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李隆基也在与高力士说了这件事后,马上召杨国忠进来讨论了。
杨国忠进宫时候,猜到了皇帝就是准备与他讨论这件事的,李隆基首先问询的也就是这事,这让他有点犯难,不知道如何表述意见。
在进宫之前,杨晞已经和他说过举荐延王李玢任天下兵马元帅之职的事。
杨晞当然是从杨家的利益为出发点述说的。
杨晞告诉杨国忠,要是让性子柔弱的李玢到前线领军,那他依然可以以副元帅的身份执掌具体的军务,并在随后时间继续扩大军中势力及影响力,壮大杨家的声威,并且他还有信心,在军中时候,成功影响李玢,让他与杨家结成联盟。要是李玢当上了太子,那杨家势力肯定不会受到威胁,甚至会在其当上皇帝后,走到一个顶峰,朝中所有事都是由杨家说了算也不一定。
“父亲,如今只有将延王推上去,才最有可能让杨家的声望与势力继续上涨,若换成其他皇子当太子,或许都不能容忍杨家的影响力进一步膨胀,”这是杨晞“苦口婆心”劝杨国忠最后的话。
杨晞的话当然让杨国忠心动,不过他心里却梗着一根刺,让他对李玢挺有成见。
那当然就是有人传言李玢与他的妻子裴柔有染。
虽然知道自己的妻子与其他男人有勾搭,但裴柔与李玢有私情,杨国忠并不是完全确定。
妻子或者丈夫出轨,另一半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这是至理名言,用在杨国忠身上也是恰当的。
虽然杨晞已经知道他是李玢与裴柔所生,但杨国忠并不知道。要是他知道,早就将李玢名声弄臭,或者将其折磨的灰头灰脸了,他连李玢与裴柔之间有私情的事都没能最后确定。
不过既然有李玢与裴柔之间有私情的传言起来,那就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有可能有这样的事,杨国忠在帮与不帮李玢这件事上就很纠结。
如果没有杨晞所说的这些分析,那他根本不可能支持李玢去领兵马元帅的事,但杨晞所说的,都是从杨家利益的角度考虑的,不可能不让杨国忠动心。但因为梗着刺,杨国忠还是没办法马上下定决心。他当然怕所有做的事,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终他落了个被世人耻笑的下场。
因此在李隆基如此明确问他时候,他还是下不了决心表态。
“陛下,其实哪位皇子适合以元帅身份领军出征,你是最清楚的!”杨国忠依然打太极。
听杨国忠如此说,李隆基也皱眉沉思起来,稍一会儿后,似自言自语地说道:“朕倒是觉得十六皇子璘是不错的人选。”
一听李隆基倾向于让永王李璘执掌元帅之职,一愣之下的杨国忠不敢不表态了,杨晞的一番分析已经得他认可,他也觉得最不能去领元帅职的就是永王李璘,这个皇子要是最终执掌了大概,那杨家很可能没有好日子过。
“陛下,臣倒觉得延王殿下比永王殿下更合适,”杨国忠终于忍不住表态了,“延王殿下一向喜好武事,叛乱开始后一直关心前方战况,前些日子还与犬子杨晞讨论潼关及陕郡的局势,一些见解挺让人惊叹,臣觉得陛下应该答应延王所请!”
李隆基惊异于杨国忠突然之间的态度变化,不过杨国忠终于表态了,还是让他舒了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十三章挑逗
(感谢percival书友的月票!)
………
………
“姑姑,四郎又来看你了!”
“四郎,怎么还要加个又?”身子挺得笔直坐在榻上的杨玉环,看着身近向他行礼问候的杨晞,没好气地说道:“四郎,你是不是不愿意来看姑姑?所以才这么说?你可是好几日没来看望姑姑了!”
直起身的杨晞,怪怪地打量了两眼杨玉环后,脸带恭敬地回答道:“姑姑,这怎么可能?四郎只是怕打扰了姑姑的清幽,所以不敢时常过来看望。要是姑姑觉得四郎来没打扰你的休息,那四郎以后就会天天来探望姑姑。”其实杨晞也就一天没到杨玉环这里来了,却被这个女人说成好几天,杨晞心里嘀咕,这个女人是不是数学没学好。
杨玉环对杨晞翻了个白眼,似乎在责怪杨晞的故意装傻。不过因为有侍女在身边,她也不敢表现的太明目张胆,依然保持着贵妃的端庄,慢条斯理地说话:“四郎,今日你来姑姑这里,肯定不会是特意来看望姑姑的,你说说,今日又有什么事要求姑姑帮忙了?”
“今日四郎真的是特意来看望姑姑的,并没什么事相求,不过还想感谢一下姑姑!”
“哦?!难道说你让姑姑帮忙的事,已经成了?”杨玉环微微的惊异。
杨晞马上点点头:“是的,姑姑,你帮忙说的事。陛下已经答应了,所以今日四郎就特意进宫,来谢谢姑姑的帮忙的!”
杨玉环示意杨晞暂时不要说,马上吩咐身边侍候的宫人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娘娘!”几声好听的清脆应声后,杨玉环身边侍候的所有宫人都下去了。
“四郎,跟姑姑进内说话!”杨玉环说着就起了身。往内间而去。
杨晞赶紧上前,搀扶住杨玉环,“姑姑慢些走!”
难得杨晞这般知趣、体贴,杨玉环嘴角露出了点笑,也将身体的重心往杨晞这边靠。
杨玉环的身体靠过来。杨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