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皇朝)-第8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价交换!”

“我可以用临时港督的身份,给你一份私人的声名。”

“那就加上副本的一半!这样一来,你们也就有了整套的合约,但是,本部堂有条件。”

杨猛将自己手里的半张信笺也给了巴夏礼,现在就是互亮底牌的时候了。

“不行!我们必须要正本的原件!”

“巴夏礼公使,你是在开玩笑吗?正本的原件,那你再付给本部堂两千万两银子,用完了之后,返回原件本部堂付出本金!”

开什么玩笑,杨猛手中的原件,有两份是伪造的,一劈两半毫无破绽,一旦正本原件和附件都交了出去,这马脚也就漏了出来。

“可以!杨部堂说说您的条件!”

“简单,让参与五国船厂签约的商人做个见证,在你出具的声名之上签字按手印,不然,这样的声名作用有多大,本部堂清楚,你巴夏礼也清楚!”

“不可能!”

“别说什么不可能!与其将来闹的沸沸扬扬不若如今低调行事,法兰西的记者,是不会怜悯英吉利的,一旦宝灵之事,刊登在欧洲的报章上,你们的政府就要被动了。

到了那个时候,想要得到合同的草约,也是要经过各国商人的同意,但彼时非此时,如今是本部堂想把自己从这滩烂事儿之中摘出来,彼时,就是大家一起看热闹了,没有几百万两银子,想要合同的草约,门儿也没有。

这几分草约,在本部堂的手里,文章可以随便的做,到时候贵国的政客们就要倒霉了,巴夏礼公使,您说,那些政客会付出多大的代价购买这些合约呢?

是几百万两银子?还是几百万英镑呢?不要跟我说战争,那个时候,咱们两国之间,很可能有一场战争的。

如今,本部堂白给你草约,就是要拖延贵国的脚步,而贵国前期的军事准备也需要时间,你情我愿的事情,您打算如何抉择呢?”

虽说杨猛提到了战争,但如今舆论和本土,给巴夏礼的压力更大,即使想到了草约是个不错的借口,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之中,谋得一席之地,巴夏礼这边有七八成接受这个条件的几率。

“可以!但人数也限定一下,必须在五人之内!”

“可以!法兰西的安德烈,米利坚的壬雷斯,是本部堂选出的见证人,至于其余三位,就交给巴夏礼公使了,这三人英德两国的商人是必须要有的。”

“我同意!”

善后的事情妥帖了,杨猛一笑之后,带着一个小皮箱和巴夏礼,又返回了签署合约的兵营。

五个见证人的选择,基本还是依照投资多少来议定的,杨猛和巴夏礼各自解释了理由之后,壬雷斯等五人,也同意将英吉利所属的草约交出去,毕竟这对五国船厂的发展有利,作为五国船厂的股东,这样的差事,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将草约正副本各一半,盖上作废的印章,交给巴夏礼之后,杨猛也算是完美的遮掩了草约之中的防伪印痕,此事到了这里,就算是无头公案了,近期宝灵是不可能出头辟谣的,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宝灵要出来,那也是一个死人!

第七百零三章被动

近期的欧洲有一个话题是极为火爆的,那就是东方的大帝国,贵族们一边品尝着高浓度的极品云烟,一边畅谈这东方大帝国,至于酒馆、饭馆,也是可以佐着云烟吃酒,谈论一下这消愁解闷的云烟原产地。

至于医生们,也是将云烟的名称换了,皇室秘药,无疑是个不错的噱头。

而有些钱财的人,都在谋划着去远在东方的清国淘金,各国各地的报纸上,对清国商品描述的极为详细,不花钱的广告,也为杨猛拉来了无数的潜在客户,只要假以时日,一支支集资组建的商队,也要踏上东方的海路了。

改造之中的世界第四大港,堪比欧洲总面积的庞大市场,开放的对外政策,大清需要的各种物资,除了庞大的商品供应量,大清庞大的需求量,也是惹人眼热的一个数字。

有了报纸广告这东西,杨猛可以明确的向欧美的厂商,表明大清的需求,之前那些钢琴、骨瓷、餐具之类的破玩意儿,弄到这边基本就是赔钱,弄不好就是个倾家荡产的结局,有了明确的市场需求,欧美商家在组织货源的时候,也就有了目的性。

杨猛的舆论攻势发起的前期,作为主要敌人的英吉利和法兰西,都没怎么关注,等舆论的浪潮形成之后,想要遏制,却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仅是商人和民众,就连两国的许多政客,甚至是高层的政要,都从报纸上。再次了解了一下这个东方的大帝国。许多东西。与传说之中是不同的,杨猛这个清国的外交大臣,用报纸让欧美各国,对远隔千里的东方大帝国,有了一个详尽的认知。

以后谁要拿着一些谬论来引发战争,也要仔细的考量一下了,信息的不对称,无论是在商场、战场还是在官场。都是既有价值的,杨猛的舆论浪潮,主旨就是要将这种信息不对称,给抵消掉,大家有了共同的认知,想要妖言惑众,也就没了基础。

庞大的市场、开放的态度,仅这两点,就让英吉利政府有些被动了,巴麦尊内阁谋求连任的借口。就是开拓远东市场,被杨猛突兀的来了这么一下。巴麦尊内阁也是尬尴异常的。

与港岛的宝灵不同,巴麦尊内阁,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杨猛对大英帝国的威胁,一个出色的政客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可以消弭一场战争。

无论是作为政客还是作为外交官,清国的那个年轻的杨部堂,已经初露峥嵘了,以他现在的年纪,将来未尝不能成为清国首相之类的官职,让这样一个年轻人掌握那个东方大帝国,绝对是英吉利东方战略的噩梦。

本想着让宝灵教训一下这个杨部堂的小规模战争,以惨败收场,就在英吉利政府想要应对的时候,舆论的浪潮再次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重达二十吨的岸防巨炮,恐怕在欧洲各国也不多见吧?而重达二十吨的白铜巨炮,对欧洲国家来说,无疑就是奢侈品了。

白铜的金属性能要优于青铜的,欧洲各国如今的火炮,多半是铸铁的,青铜炮的数量都不是很多,用白铜铸炮,用二十吨白铜铸造一批巨炮,只能算是极尽奢华了。

同等重量的青铜炮,威力和使用的次数,要远超铸铁炮的,三门二十吨的白铜巨炮,足以威胁一支舰队了,这样的巨炮被安置在了虎门炮台,清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巨炮呢?

英吉利军方的看法是,清国的白铜巨炮至少在二三十门以上,虎门炮台,对广州来说是重要的,但放到整个清国,虎门炮台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要塞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相对于白铜巨炮,英吉利军方,更担忧的却是那支歼灭了两千陆战士兵的清**队,报纸刊登的清军数量,却繁杂的令人摸不清楚,有说几千人的,也有说几万人的,但大概的数量,应该是在万余人左右。

五比一全歼敌人,这样的战役在欧洲战场,也不是什么以弱胜强的战役,在战斗力上,这些清军应该是与帝**人差不许多的,即使差,很有可能是差在了军事素养上面。

再接下来的舆论报道,对英吉利军方来说就是一个噩耗了,大批的德制击发枪出现在了清国的土地上,对于欧洲的情报,英吉利是相当了解的,几年之前,德意志军方,退役了一批击发枪,数量在几万支上下,看来这批退役的枪械,是流散到清国了。

而法兰西和英吉利,都在这几年的时间,出口了大量的军械,粗略的统计一下,燧发枪、击发枪的数量大概在几十万左右,之前这样的情报并不引人注意,汇总起来之后,却是令人惊惧的一个庞大数目。

这些年清国究竟装备了多少军队?难道东方的雄狮要苏醒了?

结合这些情报,再对比一下清国内战的情报,许多事情还是有迷雾的,内战之中的清国,并没有出现大量装备枪械的政府军队,这里面也是有很多疑问的。

更为不妙的消息,又是来自法兰西,法兰西的军方,透露了一个让人更为惊讶的消息,前几年,法兰西销毁的那批旧式岸防炮,实际是没有销毁的,而去向也是东方的清国。

这已经不能算是惊讶或是惊吓了,对英吉利的东方战略,这就是一个个的噩耗。巴麦尊内阁,整个陷入了被动之中,完全的被动之中,现在看来调派额尔金率领加拿大舰队,前去清国是远远不够的,舰队至少要扩大一倍,而陆军的数量恐怕就是以十倍或是几十倍的数量来增加了。

印度的战事进展极不顺利,巴麦尊内阁的眼光,频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