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皇朝)-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滇西经历的历次回乱之后,这一年也算是比较安定的,李星沅用兵,打的是声势,接下来的林则徐也是主动忽视了滇西,再加上杨家在滇西的势力,各族百姓,又看到了清平世道的影子。

滇西的大局虽说不错,但永昌还是个是非窝,是个各族百姓的苦窑,永昌的数万哨练,李星沅忌惮,林则徐忌惮,杨家因为林则徐的原因也一样忌惮。

旱灾、饥荒,不仅回回过得不如意,汉人百姓,各族山民过得也不怎么如意,七把香会、永昌哨练,已经成了永昌的一霸,各族百姓眼里的恶棍。

永昌的回回仇视七把香会和团练,永昌的汉人也一样,许多加入香会的百姓想退出,许多哨练也想退出,可上船容易下船难。

自林则徐下令擒拿七把香会和永昌哨练的会首、骨干之后,沈振达在永昌民间的地位,愈发的高涨,七把香会代会首、永昌练总,凭着金鸡村的哨练,沈振达稳住了自己团总的地位,凭着永昌团总的地位,他又稳住了七把香会代会首的位子。

胁迫汉人百姓,胁迫永昌哨练,沈振达在永昌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点。

云贵总督林则徐,自郑夫人亡故之后,精神一直不济,年关也是他调整自己的时候,十几天的清闲时光,也不知他能调整成什么样。

年前的胡来,已经让永昌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永昌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就怕沈振达发难,林则徐怀柔,一旦林则徐退了一步,永昌之事就麻烦了,弄不好滇西回乱,又会轰轰烈烈的起势。

马青虎也回来了,一年多的历练,加上杜文秀平日的教导,这位也算是成了材,文武兼备,将来滇西的事情,马青虎也能出上一份力了。

可依然压在总督府牢狱之中的杜文秀就阴沉了许多,为了讨公道,在京师蹲了一年多的大狱,这位永昌的秀才,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第二百零三章风起永昌

道光二十七年,无滋无味的年关,林则徐经过几天的休息调养,气色大好,十几天的时间没有杂事缠身,林老虎的精气神也在慢慢的回归。

但郑夫人之事,还是让林则徐在心里对云南存下了怨念,他林元抚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犯错,永昌之事后期的步子有些凌乱,但并不耽误大局,破五之后押解人犯到省城受审,不用改也没必要改。

云南是朝廷的云南,法纪为先,若有扛官藐法的人物,林老虎也狠下了心肠,云南多蛮夷,夷性犬羊不可顾惜,如若有人在永昌一事上变乱,少不得要用一下杨老三那个杀才。

人这个东西,一旦性情大变,好恶都会跟着改变,徐夫人亡故,林则徐回归故里的想法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想法让林则徐打算在永昌一事上用雷厉风行之法。

以前不怎么待见的杨老三,就成了一个很合手的人才,张必禄说的不错,平滇西之乱少不得杨家这头恶虎,而之前的林则徐还是比较厌恶这样的屠户、侩子手的。

就因为徐夫人之事,林则徐承了杨家的恩惠,停在后堂的灵柩,至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每日里去后堂,问着那股幽香,林则徐就会想到徐夫人的音容笑貌。

爱屋及乌,原本林则徐处处提防的杨家,也就成了好人家,回想起至今以前的谨慎,林则徐都觉得有些好笑。自己太苛刻了。

杨老三顺眼,杨毅更是顺眼,自从自己这位关门弟子回到昆明,在他和刘存仁的辅助之下,林则徐身上的担子,一下就轻了大半,每天里他也能拿出时间到后堂陪陪自己的夫人了。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林则徐从来不踏出总督府一步,变相的把自己给圈禁了,林则徐性情的改变。让杨猛有些拿捏不住了。

林则徐的为官从政。经验太丰富了,他初来云南之时,杨猛、徐子渭、魏五,三人合力才勉强与林老虎打成了平手。不是三人的本事不够。而是因为林则徐的地位。

云贵总督一职。让林则徐占了优势,杨家要避开林则徐的视线,让杨猛三人出于绝对的劣势。一番争斗打个平手,杨猛已经算是胜了。

二哥杨毅,林则徐的幕客刘存仁,在其中都起了莫大的作用,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若不是收了魏芷晴,稳住了魏五,单靠自己和徐子渭,正面对付林则徐,暗中防备魏五,几乎毫无胜算可言,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最完美的了。

林则徐足不出户,重用二哥杨毅,这个让杨猛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难道这林老虎又要利用杨家?可综合一下各处的情报,这林则徐明明实在亲近杨家啊!

“三爷,永昌的事情,要提前下手了,林则徐这是性情大变,他不想干了!这是要快刀斩乱麻啊!

永昌之事,从咱们这边的消息来看,可不怎么好,永昌知府李恒谦,只抓了周日痒、刘书等香匪,城外的沈振达他们不敢对付,加上死了的沈聚成为沈振达顶了全部罪责,永昌之事必然糜烂。

只怕那沈振达借机挑起回乱,这样永昌回乱再起,一旦传到朝廷那边,这事儿就烂了,依着朝廷的大政,只会指使林则徐打压回回,咱们不得不防啊!”

魏五同情林则徐不假,但现在他做的是杨家的船,为自己着想才是正理,林则徐处理永昌一案的法子,前期还是不错的,但后期的步子,却不利于杨家了。

一旦回乱再起,想压制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连年的饥荒,云南的百姓、山民,可都在生死边缘徘徊呢!杨家虽然做了不少,但云南太大,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回回起事,只要选好了由头,各族响应也不是不可能的,那时候杨家再出手,就要背上恶名了。

杨家的实力,魏五也有个大致的了解,五六万精兵,不是民乱能扛住的,滇西民乱对杨家来说是件小事,但是动了刀兵,可就是毁了杨家仁善的字号,那以后云南的百姓,就不好管理了。

“嗯!魏先生说的不错,这事儿我已经让杜文秀做了,永昌和滇西的回回,也大致认同。永昌的回回已然不多了,而沈振达的永昌哨练,只能在永昌附近称王称霸,出了永昌,云南各处的庄子,不一定给他好脸儿,滇西回乱应当不会再起的。

滇西这些年的混乱,与沈家父子脱不了干系,沈聚成已死,这沈振达却不好杀,自从林则徐要处理永昌的旧案,他就缩回了金鸡村,数千哨练守村,再加上周围哨练的呼应,现在要杀他,只能强行破寨,这样对咱们不利啊!

只要滇西的回回不乱,任他沈振达猖狂,到了对景的时候,老子非活剐了他。”

当年杨猛强压沈聚成,割了沈振达的双耳,现在想来自己还是不够狠,当年若是屠了金鸡村,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枝节了。

“三爷,永昌必乱,咱们能不能先派一部分督标去永昌呢?一旦沈振达发难,咱们当即压灭就是了,其中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徐子渭想了想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永昌是块白地,借着沈振达变乱,将永昌抓在手里,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糊涂!督标是朝廷的军队,擅自调兵等同造反,无非永昌必乱,咱们早走一天或是晚走一天,对咱们又有什么坏处呢?此事三爷定要谨慎一些。”

徐子渭的路子太野,现在的永昌不能用自己的法子来,只能依着林则徐,依着朝廷的法度办事儿,至于好处。只要督标的人进了永昌,好处是一丝也不会少的。

“嗯……魏先生说的不错,计长,你心急了!咱们的方略就是看戏,永昌之事不能急躁,林则徐的精神好了许多,现在又亲近我们杨家,也不知他那老葫芦里装的是蒙汗药还是仙丹,咱们最大的对手还是林则徐,这些天要看住了他。别让他把咱们给溜达了。”

对于林则徐的态度。杨猛还是很谨慎,这林老虎的声名太响,手段太厉害,就怕中了他的苦肉计啊!

就在林则徐、杨猛算计永昌之事的时候。永昌屠回的正主也在算计着林则徐。

“沈老爷。破五之后。官府就要押解周香主、刘香主赴省城了,咱们该怎么办啊?”

现在的沈振达,已经不是个为沈家干脏活儿的干儿子了。他现在接了沈聚成的产业,实实在在的成了永昌的沈老爷。

“哼……慌什么?现在的永昌咱们说了算,解赴省城,他们想的倒好!”

摸着没有耳朵的脸庞,沈振达恶狠狠的,说着话,现在他是金鸡村的沈老爷,七把香会的沈会主,除了永昌府城,永昌周边的地带,都是他说了算,各地的县太爷,现在见了他也得老老实实的低头。

永昌府李恒谦和永昌县令韩捧日,也是活的不耐烦了,永昌杀回那是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