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贼(风再起时)-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先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公孙瓒,猛虎也,其若得幽州,便是如虎添翼,袁本初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公孙瓒吞并幽州,而后再来与他为难。虽然如今还未得到情报,不过我认为袁本初必然会兴兵伐之,也许现在冀州军已经进入幽州了。”

    “……”盖俊皱眉沉思,他如今入主长安,奉诏行事,官方的态度自然是谴责公孙瓒,声援刘虞、袁绍。不过公孙瓒得势,对他来说却有极大好处,袁绍的视线一旦被钉在幽州,自己这边便可以放开手脚,打着天子旗号,攻略四方,甚至直接插手袁绍的大后方,河南诸州事物。比如说,袁绍任命的兖州刺史曹操正和青徐黄巾流民激烈厮杀,据情报显示,曹操处于弱势的一方,这里面大有可为……

    贾诩正待开口,猛地顿住,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面上浮出一丝古怪之色。

    盖俊抬起头时,看个正着,不由问道:“文和有何想法?”

    贾诩缓缓说道:“将军先前据并州,虽有无敌之名,却仅为天下一诸侯耳,前景尚不明朗。今定司隶,奉天子,大义、民心俱全,更兼兵多将广,谷畜丰足,已经远迈诸侯,至此方才有了平定环宇的底气。”

    盖俊闻言不置可否,静静等着下文。

    “韩遂已亡,凉州失主,而将军出自西疆,名盖天下,素得汉胡敬畏,无须派遣重兵,只要以一名德高望重的关西名士出任刺史,另遣一万人马驻守金城,则凉州可安、民生可安。至于卢水胡,我方在凉州根基不稳,仓促讨伐,恐怕力有不逮,亦容易使凉州他处生出意外变数,而且,将精力过多投入到偏远的西疆,实为不智。”

    盖俊深以为然的点头,凉州是他的家乡,可那里能够给他的帮助却极为有限。

    “对卢水胡,不如暂时不加理会,谅他们也不敢与将军轻启战端。如此,则凉州旬日即可重新回到大汉国治下,将军就能把精力转往他处,比如益州。”贾诩继续道:“将军不妨以朝廷的名义,征调刘焉入京,刘焉应了最好,不应亦无妨。当初刘焉出任益州牧,为了巩固权威,对蜀中大族豪民大加杀戮,蜀人心皆怨之,时时欲图报复,稍加挑拨,也许不用我方出兵,蜀人自己便会将刘焉捆送到长安来。”

    “蜀地一下,将军便可渐规荆楚。袁公路公卿子弟也,失孙文台,如鹰折双翼,虎失爪牙,岂能当得将军奋力一击?届时将军拥天下之半,兵入关东,十载之内,天下定矣。加上平益、荆二州期间所耗,十余载而扫平天下,足当迅捷二字。”

    盖俊点点头,这个战略和荀彧曾经的建议很相似。

    贾诩端起杯喝下一口水,润了润嗓子,之后不紧不慢地道:“我这里还有一法,五年之内,折服天下。”

    “五年?”盖俊闻言大吃一惊,如果他不是知道贾诩的为人,还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作为后世之人,盖俊十分清楚,三国时代,人杰、枭雄辈出,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盖俊都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问鼎巅峰,更何况是五年扫平天下了。

    贾诩道:“今社稷崩坏,诸侯并起,以袁本初为雄,将军只需剪灭袁本初,余者自然归服,纵有不服者,亦难有所作为。”

    盖俊听得一怔,久久难以反应过来。他心里一直将袁绍当成最终假想敌,他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双方一旦开战,便是决定天下大势的一战,他总是下意识觉得他和袁绍的碰撞,该放到最后,却是从未想过,为何不把他放在最前?击败了袁绍,届时曹操势力未成,刘备尚且落魄,孙文台勇猛无敌,却是一介莽夫,天下还有谁能阻挡得了他?

    贾诩又道:“袁绍一旦入幽州与公孙瓒开战,冀州定然兵力空虚,这正是我等的良机:将军以数万之众,从上党、河内出兵,突袭冀州治所邺城,一战可下。邺城即失,冀州诸郡必望风归降,袁本初就算撤出幽州,返回冀州,也会成为丧家之犬,到时将军以逸待劳,破冀州军易如反掌也。公孙瓒更是不足为虑,他若困守幽州,我等或许会费些手脚,但终能克定,若是南下,将军与他在冀州对峙,另遣一军,出雁门,抄袭幽州后方,公孙瓒无论退与不退,都只有败亡一途。”

    “先定河北,再灭青州,至于曹操、陶谦,皆可为我所用,以为前驱。将军大势已成,袁术、孙坚,无能为也。五年之内,将军必可剪灭群雄,肃清环宇。”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三章 代汉(大结局)

    “……”贾诩的计策令盖俊内心震动,久久无语。

    贾诩推断人心之能,堪称天下第一,情知盖俊已然动心,当即告退。

    盖俊目视贾诩远去的背影,心中反复权衡利弊,直到入殿觐见前,面对百官祝贺,犹显得心不在焉。盖俊怪异之举弄得百官不免疑神疑鬼,纷纷猜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大事,莫非是对卢水胡、袁术作战失利?甚或刘焉起兵勤王?

    盖俊察觉到百官的心态,立刻振作精神,与众人谈笑风生,恢复如常。

    钟鼓齐鸣,宣唱声中,盖俊同三公一道,率领百官进殿,山呼万岁,各归各位。小皇帝刘协经过一夜的休息,气色明显好转,坐在龙椅之上,似模似样,颇有威仪。

    盖俊已是万户侯,食右扶风美阳、武功二县,以勤王之功,增郿、雍二县,合食四县,堪比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达到东汉以来人臣之极致。再赐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又赏金钱、奴婢、采帛、车马、衣服、甲第,堪比霍光。

    河朔文武犹有不甘,请上授予盖俊大将军之位,此事早就在刘协和杨彪等人意料之中,允之。盖俊推辞,上再赐再辞,如斯者三,盖俊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

    百官及刘协皆是怔住,他们这才意识到盖俊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不打算出任大将军一职。河朔文武也都感到迷惑不解,并州刺史部主薄杨俊出列。改请授盖俊三公司空之职。使人目瞪口呆的是,盖俊再度拒绝。似乎安于骠骑将军之位。

    盖俊不理交头接耳的百官,拿出功臣名录,代麾下请功。刘协自然不会不允。一口气授予十数位将军,数十名中郎将,封侯者亦数十人。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退朝后,河朔文武小心翼翼探寻盖俊心意。盖俊回曰:“三公乃百官之首,担丞相之职,自古三公者皆五旬德高长者,孤今年不过三十有一。岂敢接受三公之位。”

    复有人言何不接受大将军?盖俊笑问道:“将军最重者何?”人曰:“大将军。”盖俊又问道:“次者何?”人曰:“骠骑将军。”盖俊朗声大笑道:“大将军,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内外猜忌,众矢之的也。历来无几人能得善终。今不置大将军,以孤骠骑将军最高,孤既为将军之首,何必再去任大将军?”众人闻言皆心悦诚服。

    杨彪日落后前往骠骑将军府求见盖俊,拐弯抹角一番。终是道出来意,外兵不宜留守皇宫,请求将徐荣及麾下千余禁军调入禁中。

    盖俊可不会忘记何进、董卓是怎么死的,乃至后世曹操的教训。他可以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要,但是军权。他必须牢牢掌握,此事没得商量。盖俊直言禁军刚刚脱离牢狱。身心俱惫,无力承担如此重任,护卫天子的任务,暂时还是交给河朔军。

    杨彪登时目光如炬,盖俊含笑与之对视,良久,杨彪心里暗叹一声,起身告辞。

    越日,袁术闻盖俊克长安、杀韩遂,随时都有可能增兵峣关,他手中仅两三万人马,如何能敌十万虎贲?心中惊惧,不顾吕布一再劝说,率军南归。

    与此同时,北地快骑驰入长安,盖缭亲赴羌中,召集数万羌骑,假作进攻塞外羌胡,半路设伏,全歼撤退的卢水联军,斩首数万级,俘亦相当,敌帅宋立、罗侯、彭飞等无一漏网,尽数被擒,不日即可送抵长安。

    消息传出,长安地震,掀起滔天巨浪!

    世间怎能有如此奇女子?

    驱使数万羌兵全歼十万汉、胡敌军,如此盖世奇功,古之名将何以过之?即便亲耳听到消息,且确认无误,长安士民仍是难以置信,换成其兄盖俊还差不多。

    盖俊欣喜若狂,立即上书,为胞妹请功,坚持要为阿妹封侯,而且张口就要万户侯。汉代女子一般封君,封侯者也有一些,可以战功封侯者,大汉立国数百年,从未出现过。为此一直风平浪静的朝堂掀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