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贼(风再起时)-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诛杀韩贼,解救天子,重振社稷……”

    盖军数万士卒一句句口号声冲天贯日,形成一股股巨大声浪,席卷长安。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三章决战

    第四百三十三章决战

    “汉军威武……汉军威武……”

    “骠骑将军威武……骠骑将军威武……”

    “诛杀韩贼,解救天子,重振社稷……”

    盖军将士齐声唱和,口号声冲天而起,于头顶上空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股巨大的声浪,继而一波涌向古朴破败的长安,霎时间,全城震动,无人不闻。~

    未央宫,天子听着数万人呼喊,怔了一下,迈开步子小跑出殿,举头仰望东方,怔怔出神。

    “解救天子,重振社稷”,这句话刘协几年间不知听了多少遍,早已不信,董卓、王允、韩遂……他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他这个天子,考虑过国家社稷,他们为的,是自己的利益。在刘协的心里,盖俊和他们实乃一丘之貉,并无本质其别。~

    然而,那一句句雄壮的“汉军威武”,却颇令他感到动容,甚至产生流泪的冲动,“汉军威武”,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呼声啊父皇在位时,喜好军事,刘协尚在怀抱时,便有耳闻,对此口号最是熟悉不过。可是等到父皇过世,袁绍杀阉时、不喊,董卓进京时、不喊,王允刺董时、不喊,韩遂勤王时、不喊,刘协一以为,汉军,再也不会保卫大汉国了,原来,不是没有,而是他没遇到。

    刘协双眼泛红,回谓随之而出的杨彪道:“老师,盖卿是国家的忠臣吗?”

    杨彪收回视线,看向刘协,细细回忆盖俊过往,盖俊早年游太学,素与袁绍相友善,两人则仅仅只有数面之缘,难称交情,不过这并不妨碍杨彪关注“射虎灭蝗盖子英”。及年长,名震京华的少年俊杰成为战场上战无不胜的“落雕长史”、“骠骑将军”,杨彪最后想了想说道:“至少,骠骑将军绝不会是董、韩那般的逆臣。”

    “哦。”刘协不太满意老师的回答,这不是他期待的答案,他希望老师以肯定的语气回答他,骠骑将军,是忠臣。

    杨彪混迹官场数十载,早就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刘协内心想法,不用猜也看得出来,只是,杨赐身为人师、人臣,以及从小饱受严谨家风的训导,他不能以谎话哄骗刘协。

    蔡府,蔡邕坐于书房案前,双手弹拨案上素琴,委婉流畅,隽永清新的琴音顺着指尖、琴弦,缓缓溢出,填满空室,旋而顺着小窗钻出,与院中郁郁葱葱,随风摇摆的竹林遥相呼应,整个院子到处弥漫着这种的野逸气息。此曲正是盖俊所授神曲《平沙落雁》,有清心静气之神效,蔡邕略显焦躁的心,也因此慢慢平复下来。

    杂音突兀传入院中,将沉寂在音乐海洋的蔡邕拉回现实,手中一顿,琴音便止了下来。如果是往常,蔡邕必然怒不可遏,捶胸顿足,乃至整日闷闷不乐,但如今他仅仅怔了一下,便重新抚上琴弦,再次弹起《平沙落雁》,然而此时他终究内心难静,以致弹出来的音质颇杂,心知不能勉强,蔡邕惟有叹息作罢。

    蔡谷脚步匆匆,来到书房,面露喜色道:“大兄,盖军来了。”

    蔡谷乃是蔡邕从父、已故卫尉蔡质亲子,当年蔡邕和蔡质得罪中常侍程璜、酷吏阳球,同日下狱,蔡邕因有盖俊为其奔走求情,侥幸逃过一劫,可惜蔡质则未能幸免于难。蔡邕少失父爱,蔡质代替其兄,把他抚养长大,其死之后,蔡邕自然要替他照顾一家老小。蔡谷今年不满四旬,容貌普通,才学一般,多赖蔡邕扶持,才得以坐到侍御史之位,可惜再想有所寸进,难上加难。

    蔡邕微微点头道:“我已经听到了。”

    蔡谷知从兄心意,闲话几句,便告退而去。

    蔡邕低下头,手指轻轻拨动琴弦,自董卓身死,不知不觉,已近两月。董卓为人如何,世间已有评论,蔡邕无意为他辩白,他一生仕途坎坷,年近六旬,困守家中,郁郁不得志伸,是董卓,把他请出山,授予高位、权柄,让他得以一尽胸中才华。随着董卓退守三辅,朝廷颓势难挽,蔡邕手中权利逐渐变小,仅剩名位,然而他仍然不愿离开,全力辅佐董卓,为的,就是回报其知遇之恩。

    董卓死后,王允当政,蔡邕彻底失去了仅存的一点权利,待韩遂进京,蔡邕干脆借腿疾告归,每日不是在家读书弹琴静心,便是约友聚会纵论畅饮,表面上看,其生活甚是清闲自在,着实羡煞旁人,可是又有谁能够体会,他内心中的空虚寂寞呢?

    清闲自在的日子,对于朝堂公卿,自然是羡慕不来,可是蔡邕居家十数载,过够了清闲平淡的生活,不想再过了,他想把一身的才学,尽数施展出来,要知道他已经六十岁了,再不施展,就没有机会了。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张辽来投

    第四百三十四章张辽来投

    张辽率领羸兵弱卒,镇守峣关,抵挡李傕上万大军整整十二日,这日眼见关隘不可守,果断率数十骑由正mén突围,李军将士皆专心攻关,阵型不严,军伍不整,被其一举突入阵中。【】首发

    张辽血战城关十数日,身被数闯,昼夜难歇,jing力耗尽,早已是强弩之末,然而为了自己xing命,也为了将身边数十不离不弃的麾下带出险境,面对李军数千将士,围聚数重,堵截追剿,张辽乃奋起余勇,持戟在前,扬声高呼,纵马冲杀,李军人马望风披靡,无敢挡者。张辽横贯李军大阵,破围而出,带领余众往北而去。

    李军中军大旌,甲士密布,矟戟若林,牙旗缤纷,好不气派。旗下一众将领,望着张辽突围而走,人人面sèyin沉,双目如炬,似有ji愤,盘旋于xiong腹间。

    骁武校尉李利怒不可遏,双拳紧攥,谓李傕道:“叔父……张辽这厮勇武绝伦,亦有智略心计,今日若纵之,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让我带兵去将他擒杀。”李利是李傕之兄长子,今年约三旬上下,容貌刚毅,健壮有臂力,勇冠李军。

    李利迫切想要杀死张辽,不仅仅是为了李傕着想,还有着个人原因,昨日峣关岌岌垂危,李利登上关墙,yu一鼓作气,克定关隘,和张辽撞个正着。李利素来自恃骁勇过人,不想两人jiāo锋不出几个回合,就被打得口吐鲜血,胞弟李暹赶来救援,后者武力远不及李利,又岂是张辽对手,顿遭重创,萎靡倒地。幸亏两人部曲亲卫忠心护主,不顾伤亡,拼死解救,不然两人多半都要殒命张辽戟下。

    李利身上的伤不要紧,胞弟李暹则非要数月静养不能康复,李氏兄弟从军数载,何尝吃到过这等大亏,对于xing格骄豪的李利来说,更是堪称奇耻大辱,不杀张辽,岂能甘休?

    李傕迟迟不下命令,李利不由大急,呼道:“叔父……”

    李傕面无表情地瞥了李利一眼,旋而目光再次转回北方,口中平静地道:“吕布在南,张辽为何不向南逃,而往北奔?”

    李利闻言登时一怔,他刚才满脑子都是报仇的念想,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武猛都尉李応恍然,道:“大兄的意思是……”

    李傕微微点头,慢声道:“自无他处,骠骑将军耳。”

    李利拳头捏合甚猛,以致发出异响,怒声道:“他去投靠骠骑将军,与我等何干?张辽这狗贼连日来杀了我们多少兄弟?难道就因为骠骑将军的名号,我们便要裹足不前,畏首畏尾,眼睁睁地放掉仇人吗?”

    “……”见李利明显是被怒火冲昏头脑,李傕暗地里摇摇头,大感失望。李利和李暹,从小便跟随他左右,不是亲子,更胜亲子,两人负伤遇挫,李傕心里何尝痛快。但是,张辽既然打算投奔骠骑将军,后者就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当今的形势已经越来越清晰,所谓的韩董联军,根本无法阻挡河朔盖军的铁蹄,骠骑将军兵临长安,气势鼎盛,如日中天,入主西都,几成定局。韩遂无能为也,李傕不想为了一点野心陪韩遂走向毁灭,这个时候,不得不考虑后路问题了。

    李傕马鞭前指,说道:“走吧,我们进关……”

    随张辽出关突围者,约七十骑,今余者堪堪三十之数。张辽虽然不解李军为何不遣轻骑追杀己方,却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惜马力,一路北驰,进入蓝田县境内。

    韩遂为抵御盖军,收缩兵力,驻扎在蓝田、霸上一带的程宜、牛辅诸军,九成九撤回长安,蓝田一县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