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迹牢汗恚踔了党鋈绻囟破龋驮焦こ牵艿较时熬拥亍U獾比皇敲髅嫔希档乩镌蛳蚝晤劻髀冻鎏侄猓晤劜桓业÷奔凑倮慈嗜酥臼可桃椤
众人经过紧急商量,决定让刘虞长子刘和回幽州,呼兵来西京勤王。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迎荀彧
第二百八十一章迎荀彧
刘和字伯洽,由于其乃汉室宗亲,父刘虞又为大司马领幽州牧,位高权重,甚得亲信,如今任侍中一职,常侍天子左右。他年约二十**岁,长得高大健壮,面如冠玉,神风俊朗。
诸人商议好,刘和稍作准备,次日就离开了长安。
回幽州的路,最近便者莫过于从河东北上并州,经雁门郡入幽州,全程不到两千里。其次是穿弘农、河南尹,转而北上河内,经冀州回到幽州,路途比前者稍远一些,但路况较好,为最佳选择。
刘和两者都不取,反其道而行,从长安出发,由东南方的武关入荆州南阳郡,再从中原迂回到冀州、幽州。原因是当今天下惟有袁术还在坚持讨董,而且进展得相当顺利,才在梁县大胜董卓十万之众,众人欲联络以为凭。
刘和到达宛城时,刚好是孙坚送回捷报不久,整个宛城正陷入狂欢之中,大街上不时有青年士子奔跑疾呼,百姓亦是乐得看热闹。
刘和不明所以,找来百姓细问,得知孙坚大谷关前大破董卓亲率的十万步骑,斩俘数万,董卓狼狈逃回雒阳,顿时为之一惊。一个月内两破董军,横扫数十万凉、并虎狼之士,直挫董卓三十年声价,孙文台自此以后,当不逊盖子英。随即又大喜,袁术得势,则长安有望矣,迫不及待登门袁术府邸。
刘和喜,袁术则是癫了,大宴荆州文武,欢饮一日。
孙坚真可谓他的贵人,袁术本在南阳郁郁不得志,孙坚北上,立刻时来运转,兼两战大破董卓,将他的声望推到了顶点,已是不弱袁绍半分。
众人见他兴致高昂,纷纷道将军慧眼识珠,去年冬孙坚大败,理应治罪,将军反而表其为豫州刺史,多所资助,不然孙坚哪有今日的胜利?
袁术笑得更开心了,这正是他的痒处。
席间家仆袁六悄悄走到袁术身后耳语,袁术脸容醉态立刻消散,回谓几句,继而借口身体不适,向众人告罪,离开酒席。众人面面相觑,猜测何故……
“刘和……”袁术边走边念叨着这个名字。袁术以前当尚书时,尚书令即是刘虞,不过后者素来和袁绍关系亲密,汉灵帝驾崩前一年,两人便伙同盖俊之父盖勋密谋诛杀阉人,后事泄,盖勋去往长安,刘虞远走幽州,惟袁绍势强,阉人不敢动之。去年袁绍更是欲立刘虞为帝,曾试探过他的意见,被他以“只知勤王,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拒绝。是以双方虽无怨恨,却也谈不上交情,刘和此来何意?
“莫非是……”袁术并不笨,很快就想通了刘和的大致来意。
两人于袁府深院某个僻静厅堂会面,刘和不敢托大,当先行礼,“将军……”
袁术朗笑着托住刘和双臂,抓在手里道:“伯洽,孤与足下快有两年未见了吧?”
刘和点头道:“自将军出奔雒阳,算来有一年半了。”
“伯洽知孙文台大胜董卓否?”袁术一边拉着刘和坐下,一边问道。
“入城时已然听说,孙将军真世之良将也。董卓流毒国家,长安翘首盼望关东州郡将兵勤王,然载余来关东州郡或畏缩不前、或占地为王、或争权夺利……无一人站出拯救社稷,吾等本失望透顶,不想将军及孙将军迎难而上,大破董贼,有识之士,莫不欢欣鼓舞……”
袁术笑着道:“伯洽此来不单单是为了这些吧?”
“将军英明。”刘和抱拳道。“家父常感汉室多难,有讨董之志,今岁遣使来长安,与诸公共商奉迎天子事。我此行正是要回幽州领兵。今闻将军胜利,恰当其时,届时我将幽州突骑在北,将军在南,长安诸公奋起,三方发难,董卓必亡”
袁术轻轻敲击着几案,沉默半晌,说道:“雒阳以北河东、河内二郡皆盖骠骑所属也,观盖骠骑近年种种行为,其讨董之志不坚,恐不会让伯洽入据。雒阳其东为兖州刺史刘鲁国,袁遗的(兖州)山阳郡、鲍信的(兖州)济北国,豫州刺史周昂、奋武将军曹操就有了五郡之力支持,拿下豫州的把握无疑会大很多。
逢纪继续道:“九江这个位置敏感,最好是用扬州本地人。”
袁绍想了想道:“让周(昂)仲仁去吧。”豫州刺史看似执掌一州之地,确仅只六百石,而太守则是两千石,由刺史转太守是正常的升迁。
“那豫州……”
“孟德军中不是还有个老三周(喁)仁明吗……”
……………………………………………………………………………
盖俊率军南下,两万余大军由西北入河内郡,向治所怀县集结,他则带着千余骑往东南而行,进抵黄河北岸黎阳县,日日站在黄河沿岸眺望南方。他从邺城离开时听说荀彧已经将宗族进入兖州陈留郡,不出意外,这几日就会到达黄河。
盖俊前世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不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是百折不挠的刘备,亦非千古良相诸葛亮,更不是人气超高的郭嘉、赵云,而是荀令君荀彧。
盖俊来到汉代足足十七载,已经记不清三国志、后汉书荀彧传记的具体内容,但他战略思想所散发出来那种的磅礴气势,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脑海。
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以谋士论,贾诩聪明绝顶,洞悉人心,却过于世故,不能尽显其能。荀攸深通兵法,战术奇佳,斩颜诛文皆其手笔,战略则稍逊。鲁肃高瞻远瞩、见解独到,献榻上策,后促成孙刘联盟,乃有赤壁,但孙吴势弱,不得施展。沮授一手规划袁绍霸业蓝图,战略战术俱佳,可惜他才高权重,遭人嫉恨,受到排挤,官渡之战时更被打入冷宫,纵有满腹韬略,无用武之地又能若何?
余者似郭嘉、程昱、董昭、刘晔、法正、庞统、田丰、陈宫等,或壮年而亡、或私德有亏、或身份所累、或性格刚傲,逊色一筹。
曹操之除吕布、灭袁术、击刘备,按部就班,思路明确,一一扫平中原诸雄,而后与袁绍一战,平定北方,最终十分天下有其七,期间谋划无不出自荀彧之手。曹操称荀彧为“吾之子房”,此言不假,荀彧不仅是张良,还是萧何……
盖俊一定要得到荀彧,哪怕绑也要把他绑走。
“将军,船到了……”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荀彧献策
第二百八十二章荀彧献策
东风拂面,大河滔滔,奔流向东,气势磅礴,荀彧将宗族数百口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黄河岸边。
起程前,同郡韩融将宗亲千余家躲在密西山中,曾邀他入山躲藏,此韩融即党人领袖陈寔的学生,故冀州牧韩馥族叔,前九卿之大鸿胪。去年其为董卓所遣,招降关东州郡,同行者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皆死,惟有他因为名气太大幸免于难。韩融本就没有为董卓卖命的想法,趁机回到颍川老家。年初袁术、孙坚同董卓全面开战,颍川诸士皆不看好此战,兼且厌恶袁术为人,纷纷躲进山中。
对于韩融的邀请,荀彧想也没想拒绝了,去年冬开始兄荀谌屡次给他来信,邀他来冀,同时隐约透露豫州将有变动。荀彧目光敏锐,断定颍川四战之地,必有兵祸,乃反邀韩融去冀,后者就如同颍川荀氏其他宗姓那般,顾恋乡土,不愿离开。
荀彧唯有遗憾告辞,当他走到陈留的时候,突然接到孙坚大胜董卓的消息,顿时为之一惊。在关东人眼中,董卓可是强悍得可怕,手下拥有凉、并十数万善战虎狼之士,非集天下之力讨伐不可。然而事实证明,董卓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颇有外强中干的意思。
袁术声望如日中天,又离颍川很近,但荀彧却从来没想过投靠袁术,一是袁术固然得势,但荀彧认为他才干不足,仍然不看好他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袁术杀死了他的故主,九卿少府、前颖川太守阴修。
荀彧尚幼时,中常侍唐衡慕颍川荀氏书香门第,人杰频出,欲与之联姻,荀彧父亲、荀氏八龙荀绲畏惧其势,不敢拒绝,遂以幼子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