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子郎,顾名思义,即二十岁以下为郎者,相当于预备官员。
出乎他意料的是父亲盖勋并未升官,但增二百石秩俸而已。
以父亲之功,怎么着也该给个二千石官当当吧?他不由暗中替父亲抱不平。
不管怎么说,既然拜了童子郎就得进京入太学读书。其实按父亲盖勋目前秩俸即使没有童子郎头衔他不久以后也会入太学,只是早一些晚一些罢了。
听闻他要离开,盖缭几日来愀然不乐,每天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生怕一不留神阿兄就不见了踪影。兄妹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要好极了,别说小人不愿分离,连他也是心中不舍,临走前整日伴着她,陪她骑马,陪她玩耍各种平日不愿去碰的玩物,比如……投壶。
他的投壶技巧还是没有多大长进,十投九不中,只是阿妹今日为何也是大失水准,心里不由生了怀疑,忽见阿妹转过身来哽咽道:“阿兄,我让你赢,你别走了好不好?”
瞧着这张精致清秀的小脸布满泪水,盖俊心痛万分,不忍拒绝。
盖缭已经十一岁了,自然知道这个要求不切实际,遂扑入他怀中放声大哭,哭累了就在他臂弯中沉沉睡去。
盖俊就这么静静地拥着她,确定她睡熟了才一把抱起置于床上。
“阿兄。”盖缭刚躺下便呢喃着翻身,却是在说梦话。
盖俊静坐良久,满目怜爱,喃喃自语道:
“再相见也许你就成待嫁姑娘了……”
“不知哪个幸运的家伙会娶到你呢?”
“哼,要想娶你得过阿兄这一关才行,咱非英雄不嫁……”
“他一生只能爱你一个人……”
“敢娶妾阿兄就把他阉了……”
“如若他命短,咱就再嫁个英雄……”
“嗨,我再想什么呢?”盖俊摇摇头,接着柔声道:“阿兄向你保证,只要阿妹喜欢,无论他英俊、丑陋、富贵还是贫穷阿兄都会支持你,咱不讲那门当户对,可好?”
“阿兄。”盖缭又呢喃一声,露出甜甜的笑容。梦中……阿兄答应她不再走了。
离开阿妹房间,盖俊步下台阶仰首望天,群星灿烂,照亮了静而无风的黑夜。他前世身处钢筋森林中,很少能够看到星星,即便见着了也是暗淡无光,哪有这般动人心魄。
“三年多了,凉州的天、凉州的夜怎么也看不够,京师……会否相同呢?”
“小族叔。”
一声呼唤使他散发的心思回到体内,顺声望去,盖胤恭谨立于身侧。
盖俊苦笑道:“你不会又要随我入京吧?”
“正有此意。”
“留下吧!汉阳不比敦煌,境内羌胡桀骜,时有叛乱,只有你在阿父身边我才安心。”说罢,盖俊笑着举起右臂,轻攥拳头。
“……”
两人的拳空中轻轻一碰。
“我明日寅时末出发,不必相送。”盖俊潇洒的别了盖胤,来到父母居所,房门掩着,昏黄柔和的灯光沿着门隙透出来,窄窄如一道金边,就像一轴帛书。
深呼吸,轻叩门扉。
“进来。”
一入内,便看到阿母红着眼睛望向他,手里抓着一件新制红色衣袍,他历来偏爱赤色,不是为他所做又是为谁?本来制衣活计交给婢女就行了,然而这一次不同以往,衣裳的一针一线都是马昭亲手缝制。
盖俊不由动情喊道:“阿母。”
“手艺荒了十几年,也不晓得尺寸是否合身,快试试。”盖母马昭强笑着说道。才和分离一年的丈夫会合,如今儿子又要离开,一去至少数年之久,她怎能不暗暗伤心。
盖俊道:“儿子不去了。”
“竟说傻话,我儿小小年纪便封侯拜郎,羡煞旁人,母亲心里不知有多欢喜呢。只是你少有所成,切切不可刚傲于人。”
“儿子记下了。”
盖母马昭起身拿着衣服在盖俊身前比着。
盖勋走进来,瞧见母子温馨场面,露出笑意。妻贤子孝,夫复何求?
“阿父。”
“嗯。锦奴,你已不患出仕,但经学也不可丢下,与我同师之人不少在京为官,其中最著名者莫过于马翁叔,我打算让你拜他为师。”
“诺。”盖俊恭敬道。郑玄、马日磾、卢植乃马融三大高徒,除第一人遭到党锢外其余二人皆已出仕。与大儒马日磾相比,他更想拜“好钻研精义而不拘守章句”的卢植为师,毕竟他的目标是学以致用而非经学博士,可惜后者目下不在京师,甚憾甚憾。
盖勋从袖口掏出早已写好的信件交给他后,又道:“另外你虽未立冠犹若成年,此去京师独处一方,与人相交必有字。字为父早为你想好了,所谓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贤、杰、圣皆不可取,我便为你取字子英,盖俊盖子英。”
得了表字的盖俊漫步回到小院书房,触及衣袍,心中感动,竟是一夜无眠。
天将亮不亮之际,他指挥着仆从收拾行囊,出了门赫然望见盖胤夫妇携带包裹立于庭院外。
“我就知道……”盖俊苦笑着摇摇头。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整整一夜,还是决定随你前往京都。”盖胤目光坚毅如铁。
盖俊转向阿白道:“你怎么也和他一起胡闹。”
阿白抿嘴笑道:“我照顾少主数年之久,对少主习性最是了解,旁人哪及得上我。”
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没有必要再做纠缠。
盖俊打发了原本准备带走的仆婢,带着二人静悄悄的走了。
没有拜神,没有道别。
人间最是离别苦。
与其一家人伤感惆怅,不如不见。
这一天,为熹平六年,六月十一日。
&;amp;lt;ahref=http://。&;am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骑射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马昭躲于回廊处,看着儿子渐行渐远,再也忍耐不住,伏于夫君怀中泣不成声,声音时断时续的吟着: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描写母亲对远行在外的儿子的忧思。
盖勋轻抚妻子肩背,安慰道:“卿莫哭,也许为夫不久便会调入京师,到时不是又能一家团圆了?”
马昭良久哭声渐止,在盖勋的陪伴下进入儿子房间,看看他是否忘带什么没有。
托灯照耀,屋内空空如也,惟有案上有一方帛纸,马昭走近细细一瞧,渐止泪水再次溃崩而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篇草书、笔走游龙、孺慕之情,跃然纸上。
汉阳郡沿着渭水河一段的路况还好,不过才出凉州地界三人就傻眼了,南边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北面是陇山山脉,渭河旁的路段在两大山脉的挤压下变得非常险峻、曲折。
如非风景秀丽,盖俊实在无法想象怎么走出去,同时暗暗佩服华夏祖先伏羲、女娲、轩辕和先秦人,他们当年是怎么带领族人征服高山峻岭,重重困难进入关中的。
说道风景,确实很美。
上苍显然很公平,这里崎岖难行,同时也赋予了它一种奇旷的美。
右扶风属司隶管辖,按说该是大汉中心,可是一路行来却很少看到汉人村落,倒是羌、氐为数不少,这些人多半都是凉州叛乱被俘、降者的后代,自然不会对汉人有什么好感,时不时向他们投来阴冷的目光,仿佛看着死人一般。
这天三人又路过一个对他们充满敌视的羌人村子,盖胤停住马车,对骑在马上的盖俊道:“小族叔,我感觉对方眼神有异,多半是看上我们的车马财货了,你和阿白先行,我殿后。”
盖俊也有这种感觉,摇头道:“阿白会驾马车,让她先走,我留下帮你。”言讫,取下背上之弓。
盖胤紧抿厚唇,两人朝夕相处,他太清楚小族叔的个性了,知道劝他不动,也没时间再劝,跳下马车绕到后面解开栓于车尾的黑色骏马,牵引过来,又钻入马车唤出阿白,同时从里面取出一张弓、两壶箭,一把刀,将两壶箭尽皆背到身后,又将钢刀系紧腰间,最后把马鞭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