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倏地响起一阵踏梯声,回头望向漆黑的房檐,一张略显敦厚平凡的脸出现在眼前,其后展露出其满是棱角的八尺身躯,正是族侄盖胤。
盖俊为他倒了一杯酒,出言调侃道:“伯嗣,新婚燕尔,你不在房中与阿白厮守,跑到房顶作甚么?”当今有“婚而无字非礼也”的传统,是以盖胤以十九之龄取字。伯者长也,指其是家中长子,嗣者,正对应名胤,胤有子孙相承续之意。汉代男子取字并非一定要满二十,比如少结婚、少游学、少出仕,都可以先行取字。
盖胤脸“唰”地一下红了,他已是成人,还是抵挡不了盖俊直白话语,如果让他在与猛虎厮杀和小族叔的挖苦间二者选一,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半晌道:“我打算明日随小族叔去汉阳。”
盖俊看了他一眼,皱眉道:“这样不好吧?你刚刚结婚,我看还是等几年再说。”
盖胤没有说话,但目光炯炯,显示决心甚坚。
“好吧,不过你得先说服你阿母才行。”盖俊没再坚持,盖胤朴讷少言,这种人一旦下定决心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且他亦希望盖胤随他去汉阳,以他的才能不该埋没在敦煌、盖家堡里,与大汉国相比这里实在太小了,父亲信中也是这个意思。
“阿母同意了。我弟年岁渐长,忠厚孝顺,将阿母交给他照料我也走得放心。”
“你安排妥当就好。”盖俊举起酒杯,“来,干一杯。”
叮……
“终于要走出去了,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呢?我能……改变历史吗?”
盖俊借着仰脖干酒凝望皓彩月华,一时想的痴了。
次日清晨盖母马昭领着他和阿妹去祖母处道别,三人一进门,一个披发亮眸童子迎上前,小大人似的见礼,一本正经的模样极为惹人怜爱,盖缭忍不住伸手捏红了童子白皙细嫩的小脸。他便是当年盖俊所救弃婴,小名白水,古时落地即算一岁,如今四岁大了。
盖母马昭一把拍掉女儿的手,白水可是老人的心头肉,这孩子固然懂事,从不吵闹,可万一掐哭了怎办?到时还不把偌大盖家坞闹得鸡飞狗跳。
果然,老人心疼地招回白水,直到拥于怀中才道:“佳妇来了,不必见礼了。”
离别之语,满怀伤感,不过老人一把年纪,早就什么事都看开了,只是嘱咐多多来信,三人应诺告别,之后依次拜别族中长辈,快到午时方才起行。
再次望见祁连山,依旧气势惊人。
再次来到酒泉平原,依旧繁华无比。
只是田间时有飞蝗掠过,糟蹋庄稼,百姓不仅不加以捕杀,反而祈求神灵护佑。
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
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域”
经典诗经、皇帝诏书皆道螟蝗可杀,为何百姓不捕?
迷信……即使科技时代也无法消除它,何况当今。
盖俊转而嘴角泛起苦笑。
迷信呵……最没有资格质疑你的就是我了吧?
一入张掖郡,蝗虫更多,渐有泛滥成灾之险。且蝗虫糟蹋庄稼不算,还祸害草原,罗侯、沮渠元安所在部落已经举行了几场祭祀,丝毫不见成效,正急得跳脚骂娘,冲淡了不少故友重逢的喜悦,盖俊、盖胤和他俩匆匆喝了一顿叙旧酒就离开了。
一行人进了武威郡直向南行,经金城渡口进入汉阳郡。
几日后,于一个傍晚时分抵达渭水河上游一县,这里距郡治所冀县已是极近,过了渭水河再行一、两个时辰便是,但盖俊最终还是选择在此留宿一晚,因为他听闻渭水南岸,陇西、汉阳两郡边界一带有羌人作乱,虽说规模不大,相距又远,可摸黑赶路终究不妥。
包下一间馆舍,安顿好一切,盖俊悠闲地漫步街道上。
作为凉州第一郡汉阳治下县城,这里人口明显比他郡县城多了不少,尤其南市商肆颇为喧闹。肆,贩货之处,又称市井。古人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肆内商品无所不有,如酿酒、酿酱、粮食、熟食、竹木、漆器、细布、染料、皮革、药材、铜铁用具、牛马猪羊、筋角丹砂,乃至最为珍贵的书籍,只要你出得起价钱。
本来像他这样身份的人一般不会来此,想要何物只会派遣厮役出入其中,盖因商贩在这个时代地位低下。他灵魂来自现代,自无轻商心理,逛得心安理得。
转了一圈,几乎是踩着收市鼓声离开商肆,手中已添两、三玩物,这是送给阿妹的。
游兴已尽,又有收获,盖俊加快了回程脚步,走出不远忽见一群小儿跨着竹马,手持小弓于一株大槐树下吵闹起来,他本未留意,只是猛然听见有童子唤他名字,心中惊奇,不由缓了缓步子。
一个七八岁的童子脸都气红了,又重复道:“大石,明明是我赢了,当为盖俊,你怎地反悔?”
被指责的小儿比对面那些同伴高上一个头,仗着自己身高体壮蛮横地道:“只有我能当盖俊。”
“你无耻,以后绝不再……”先前童子话还未说完,左脸便挨了一拳,直把他打得眼冒金星,往后跌去。
周围同伴一齐起哄,声讨打人的童子不讲道理,不想这家伙还挺横,扑将上去连揍数人,诸童子怕极一哄而散,先前被打的那孩子也跌跌撞撞跑了。
“你怎么不愿他扮盖俊?”
打人童子坐在树底青石之上,疑惑地看着向他走来的盖俊,犹豫片刻,回道:“盖俊是英雄,他不配。”
盖俊觉得这小儿挺有意思的,逗他道:“他不配,你配?”
“我长大了一定会成为像盖俊一样的英雄。”大石昂着头,活像只骄傲的小公鸡。
盖俊失笑,两人也算有缘,遂从怀中取出一枚虎骨韘递过去:“好小子,有志气。这枚韘送你了。”见这小儿似无意来拿,便故意激他道:“这东西可不是白给你,若你长大了没有成为英雄,我便收回来。”
“好。”小儿果然受不得激,一把抢过骨韘。
盖俊笑笑走了。
小儿自信满满喊道:“这是我的了,绝不叫你索回。”
回应他的,是一个摆摆手的高大背影。
郡治所:郡衙门所在。
竹马:跨竹竿以为马,古代男童玩物。
&;lt;ahref=htt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正文 第十八章 献策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阿父。”
“锦奴。”
盖勋双手狠狠抓住独子肩头,细细打量,分别近一年,儿子长高了许多,已经超过七尺,遂大笑道:“我儿可称堂堂丈夫了。”
盖俊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心道:“看来蝗灾害人不浅哪,连一家人重逢之喜也冲刷不掉父亲脸上的疲惫之色。”一路行来,野外到处是一团团压在低空的虫云,它们时聚时散,伴随着嗡嗡声迅猛扫荡绿油油的田野,场面惨不忍睹,令人揪心。
“阿父。”盖缭乖巧地上前行礼。
盖勋含笑摸了摸女儿柔顺的秀发,拉起她的手。
马昭近到丈夫身前,忧道:“夫君,你面色憔悴许多,要多多注意身体啊。”
盖勋无奈地道:“郡里蝗灾肆虐,我怎么睡得下。”
马昭问道:“情况如何?”
“唉……百姓今岁惨了,天灾面前,无分汉胡。”盖勋脸色愁苦,领着妻子女儿入城,边走边道:“不仅凉州,大汉半壁江山皆有泛滥成灾之危。”
马昭又问道:“朝廷有何对策?”
“有人说蝗灾乃上苍警示,陛下准备惩处一批苛酷贪污的官吏。”说到这里,盖勋摇摇头,显然在他看来这并非当务之急。
盖俊一旁插话道:“我有一法,可消蝗灾。”
“哦?当真?”盖勋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生怕他只是儿戏之言。
别说,他还真有法子,他前世姓什么?姚啊,家中一直以唐之宰相姚崇的后代自居,姚崇治蝗之名流传千古,其治蝗之法被后世奉为经典。他小时听姚崇灭蝗的故事没有一百遍也有八十遍,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阿父是否见过飞蛾扑火?”
盖勋不解其意:“徒惹焚身之祸罢了,为何有此问?”
“飞蛾、飞蝗份属同类,阿父焉知蝗虫不会效法?”
盖勋一拍额头,同时“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