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万亩种了薯药和芋头,另外还有一百万亩种了占城稻,剩下的是小麦和粟。薯药和芋头还得等到秋季收获。算起来,夏收的全部收获也就六百万石粮食左右,镇'***'二十七县有军民三百万人,这些粮食全部留着自己吃都不够,还得等秋收的那一季,再加上种菜打鱼以及养殖,加起来才能勉强自给。镇'***'现在储备粮食,都得靠高价从外面购粮。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不过,各方都来借粮,而且都来头不小啊。大唐天子,杜慆、崔芸卿,甚至是康承诲、崔芸卿,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李璟不能轻易拒绝的。
想到这,李璟不由的一阵头痛!
第585章蔡州贼
(第四更到,一万三千字奉上,求保底月票!)
离亲迎还有一天,各方的贺礼宾客都已经基本到达。
整个登州城所有的邸店客栈,几乎全部住满了客人。甚至连新登州城、大谢城、沙门镇等几个大岛,也都住满了人。无数的人涌入登州,都只为了前来祝贺李璟与兰陵萧家的联姻。
凭着李璟与兰陵萧氏的影响力,不但诸多商人前来,就是大唐最顶级的那些世家也都派出了重要的族中掌事者带队前来。而天下五十余藩镇,也几乎全都派了使者带队前来。
对于世家来说,李璟已经隐然成为大唐最强的藩镇之一,特别是镇'***'不但兵强马壮,而且李璟经营有方,理财有术。且如今的镇'***'更吸引着大量的士人前来投奔,极有人望。这些世族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愿意锦上添花,与李璟增进点关系。更何况,如此盛况,也正是各家子弟结识其它家族优秀子弟的机会,各家与各家也能借此机会交流甚至是达成些协议。
各藩镇自然也是不想失礼得罪李璟,更何况,多数的藩镇还打着诸多其它的想法,比如从李璟这里购买军械、战马,甚至是耕牛、布匹、粮食、种子等等。
“长安天子使臣到了城外二十里驿站!”一头白发的李纯脸色红润的说道。
做为李璟本族中眼下老一辈最有威望者,李纯虽然不是族长可却担任着族长的角色。李氏宗族如今随着李璟的步步高升,也是鸡犬升天。李氏从当初那个小族,到如今成为淄青一等大族,他自然知道这一切全靠李璟。虽然李璟手握大权身居高位之后,并没有对李氏一族太过放纵,而且反而有诸多规矩约束,用人方面,家族子弟担任高职的也少,年青子弟更是被送去各个学校中。可李纯也清楚,这样做其实是对的。
现在李璟与萧氏联姻,那以后李氏的地位就更将稳固了。
眼下,连皇**派了使者前来,这让李纯更加感到激动万分。
不过李璟却没什么激动之情,他不过是纳个八夫人,哪怕天子再宠信,也不会因此就派出使者前来了。说到底,恭贺他纳妾是假,来要粮才是真的。
李璟亲自率镇'***'文武等出城十里迎接天子使者。
远远的,一支队伍缓缓行来。看车驾,居然有数百骑之多。
队伍近前停下,居然是足足五百禁军甲骑。
“齐国公,上次一别,久违了!”
一身紫袍的北宣徽院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张泰一脸笑意的从马车中出来。
“张公怎么来了。”李璟一副惊喜的模样,上前几步。
“齐国公大喜,老夫自当前来。”张泰笑着道,不过靠近了后又低头在李璟耳边道:“若不是田令孜那贼逼迫,咱其实还是喜欢呆在长安宫中的。”
李璟立即明白,这是他在向自己表示他的难处了。张泰奉命前来,自然是为了借粮之事。如果借不到粮,估计回去之后,会被田令孜借机责难了。
在张泰的身后,还跟着几人,其中一人才三十出头,同样的面白无须,却身着紫袍。另外几个,则是武将装束,极为雄壮,气势不凡。
那年青的中官见李璟望来,便朝着李璟微微一笑。上前拱手行礼:“在下宣微南院使杨复光,暂出任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久闻大帅年少英武,常胜不败,仰慕不已,特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话语中,杨复光的态度很是恭敬。
李璟很清楚杨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比杨复光自己还清楚。杨复光和宫中四贵之一的杨复恭是从兄弟。他们的养父都是宫中权宦世家杨氏一族。眼下的杨复光声名还不太显,先前也曾几度出任地方监军,前一个官职是沙陀军监军使。如今已经借着杨氏和杨复恭的助力,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成为宫中几大宦官首领之一,担任了自左右神策军中尉、左右枢密使之外同样极有权势的南北宣微院使中的南院使,比起张泰的北院使,也仅低了一头,在宫中,现在是第五号太监。
眼下,更接任西门思恭和杨复恭二人的天下诸道行营招讨草贼都监军使和供军使的职位,监察诸道大军。甚至从名义上来说,李璟和他所率的镇'***'眼下依然是诸道行营中的一镇兵马,因此李璟其实也算是他的麾下从属。
不过杨复光却没有半点骄横,态度还如此的尊敬,让李璟对他好感提升了不少。
李璟很清楚的记得,杨复光可谓是晚唐最忠义的两名太监之一了,和他的监军使张承业都极为忠于李唐。
史载,复光有谋略,累监诸镇军。史上,他积极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在剿灭黄巢之乱中,占据重要地位。黄巢攻占长安后,他任唐朝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他曾先后分别争取了节度使周岌、招讨使王重荣等的支持,围攻草军,屡立战功。又诱使黄巢部大将朱温投降,引用李克用率沙陀兵攻入长安。以功加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
杨复光死后赠观军容使,溢号忠肃。他虽是黄门近幸出身,但胸有大志,善抚士卒;病逝之时,军中恸哭数曰。并且有义子数十人,分别担任各地节度使、防御使等职。而平定黄巢之乱者,大多数也是他的门人故将。
可以说,杨复光这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也不是一个普通只会争权夺势的太监,而是一个极其厉害能打仗的太监。就连现在位在他之上的兄弟杨复恭后来也是借他之势,最后成为大唐最后一个极为嚣张的大太监。
杨复恭在昭宗时,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上胁天子,下凌大臣,他不仅恃宠广收养子,广植党羽,而且安插亲信,让他的心腹义子担任节度使、刺史要职,杨守立为天威军使,杨守信为玉山军使,杨守贞为龙剑节度使,杨守忠为武定节度使,杨守厚为绵州刺史等等。这些人,被人们称之为“外宅郎君”。他还将所收养子六百人,派往各地担任监军,从而把地方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与杨复恭比起来,杨复光倒像是一个为大唐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难得忠臣。
对于这样的太监,李璟表示了自己的尊重,李璟的态度转变,在场几人都感觉到了,杨复光不由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然他出身于宫中权宦世家杨氏,还有个兄弟是宫中四贵之一,他自己现在也出任了宣微南院使,诸道行营都监这样的高职。可他不会得意忘形的轻视比他还年青差不多十岁的李璟。
与李璟比起来,他还差的太远,可李璟对他如此姿态,让他惊讶然后惊喜。能得到李璟这样人物的尊重,足以让他兴奋了。虽然大唐的太监们权力极大,但那些官员们敬畏他们却决不会真正的尊重他们。如李璟这样的人物当然不用敬畏他,这份尊重就更显难得。
心情愉快激动之下,杨复光笑着向李璟介绍身后的几人。
“齐国公,咱家为你介绍几位将军。”
杨复光亲切的拉着李璟的手走到几名着将领面前,对着当先第一位道:“这位是忠武军陈州牙将赵犨,陈州宛丘人,家中世代担任陈州牙将之职,自幼博学多识,精于弓马。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将军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斩获甚众,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如今担任忠武军前厢都知兵马使之职。”杨复光对于赵犨极为推崇,“赵将军有勇有谋,别看头发花白,可却正是勇猛之时。另外赵家一门,可称将门。来,我再给你介绍几位,说着走到后面一点,对着几位站在后面的将领道,这两位是赵犨将军的二弟赵昶和三弟赵翊,后面的这两员年青的小将军,则是赵犨将军的长子赵麓和次子赵霖,都是骑射弓马精通的猛将。”
听到陈州赵犨之名,李璟确实惊讶了一下。
唐朝末年的忠武军虽然只是一个小藩镇,但从这里却走出了无数的牛人。如崔安潜、秦宗权、王建